如何老有所养?居家式养护受社区居民推崇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李孟)养老,一直触动着人们的神经。随着递延型养老保险展开试点、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破冰前行、“独生子女护理假”在多地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如何养老、选择何种养老方式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日前,中国商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的一个社区和一家养老院,来了解这里的老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

社区里的养老护理

据了解,社区里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还会经常请专家来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或者免费为老人测眼底、测血糖等。

一直以来,63岁的吕梅(化名)都有早晨5点起床、6点出门逛早市的习惯。近半年来,她逛完早市又多了一个去处——社区养老驿站。“我现在习惯从早市买完菜回家做饭,吃完饭之后休息会儿,8点半准时出门。”北京朝阳区华威西里社区的吕梅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的老伴几年前去世,儿女也各有各的家庭,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自己一个人生活难免寂寞。“过来聊聊天、做做理疗,还能活动活动,挺好的。”吕梅说道。

在记者来采访时,位于北京朝阳区华威西里社区的养老驿站十分热闹,近20位老人在这里看电影、做理疗。吕梅一边做着足底艾灸,一边跟身边的朋友聊着天。

“社区为我们提供场地,经民政局批准,由公司来运营。”华威西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养老服务驿站由社区提供场地,经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批准,由九龄丽湾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主要面向的是华威西里社区60岁以上的活力老人,收费标准为一年365元。

据记者了解,华威西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厅、惠老生日房、日间照料间、多功能文体活动室等,为老人提供饮食、家政、中医调养、助医、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

记者观察到,进门处的柜架上摆着感冒药、肠炎宁、烧烫伤膏等常用药物,除了在大厅配有理疗设备外,该养老服务驿站还设有输液室、康复治疗室、处置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驿站可为社区内有需求的老年人群提供打针输液、静脉采血、拆线换药及心理咨询等基础护理服务。老人们除了在聊天、看电影外,还有十多位老人坐在桌子前,面前的超声雾化负离子仪器喷出了细密的雾气,“这是负离子,有镇静的功效,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有帮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驿站还配有足底艾灸、空气波等医疗理疗器械,为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

“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例如每个周五下午我们都会放电影。还经常请专家来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或者免费为老人测眼底、测血糖、口腔检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每周固定的活动外,驿站还会不定期举行多种特色活动,为老人过生日,每个月的会员日还会免费为老人理发。

“在这儿住这么多年了,有一个地方让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活动活动真的不错,也能让我们这些老街坊聚在一起聊天,而且做理疗对身体也有好处,希望这里能够越来越好。但我也有一个小建议,虽然平均一天一块钱价格不高,但希望这个费用能够纳入医保,毕竟主要还是来做理疗的。”吕梅说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规模也不断扩大。根据《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全国高龄老人已达3000多万,失能老人为4000多万。分年龄段来看,全国高龄老年人对照护服务的需求最为强烈,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从2000年的21.5%上升到2015年的41.0%,上升了将近20个百分点。

居家式养护受欢迎

受访老人表示,当他们最开始提出要去养老院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儿女的支持。

上午10点半,李淑云上完舞蹈课后,与几位老姐妹回去稍作休息,吃完午餐,下午还有合唱团要排练。“今天有舞蹈队,下午还有二队的合唱团,还有交谊舞会,娱乐生活挺丰富。”李淑云说道。

在李淑云住处的客厅茶几上,贴了一张用荧光笔标记的老年大学课程表,“这是我要参加的活动,几乎每天都有课程,周末还要去看电影。”记者观察到,从周一到周五,李淑云的时间被各种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

78岁的李淑云是养老院里的文艺骨干,除了担任银燕舞蹈队的队长外,她还参加了养老院组建的老年合唱团、模特队,“咱们跟专业的没法比,就是一个爱好。舞蹈队和模特队都是腿脚比较好的老人,每天也都活动,我们的身体都还不错。”李淑云说道。

“我退休后就想去养老院住,考虑了很久,也考察了很久,在北京周边考察了二三十家养老院后才选择了这里。毕竟养老院也算自己家了,要住得舒服一点。”经过多方考察,李淑云最终选择了一家名为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养老机构。

如何老有所养?居家式养护受社区居民推崇

北京一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能够为老人提供吸氧、注射、输液、测量血压等护理服务 李孟 摄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企划部经理毕立伟告诉记者,养护中心全程接收自理、半自理、非自理老人,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和身体健康情况、实行分区居住,分级管理的有针对性服务。整体规划设置床位10000张,分两期建设,一期设置床位2300张,现已全部住满;二期设置床位近8000张,将于今年10月陆续开放入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6000余人有入住意向。

然而,当李淑云最开始提出要去养老院住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儿女的支持。“开始我儿子有点想不通,还是老观念,就跟我说,‘妈,你有儿有女的为什么去住养老院,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会怎么看我们’。我就说有儿有女也可以住养老院啊,后来又做儿子的工作,他也就同意了。”李淑云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儿一女,都十分孝顺,两个人都在北京生活,周末会轮流过来看自己。“周末就接待儿女,然后看电影,挺开心的。到这里两年来认识了特别多的朋友,经常会聚餐、出去玩。”李淑云笑道。

养护方式愈加个性化

对老人的照护工作主要由护士和护理员来完成。

李淑云选择的是居家式养护区,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则可入住宾馆式养护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家式养护区与宾馆式养护区的区别主要在于医护服务的级别不同,家居式养护区每两栋楼之间设有一个护士站,而宾馆式养护区每层楼都设有一个护士站,都为老人提供24小时服务。记者注意到,宾馆式养护区的房间还设有天轨移位系统,可以协助失能老人站立、行走、如厕、洗浴、进行康复训练等。护理站还配有生命体征遥感监测设备,可对高危老人的身体指标进行24小时监测,老人身体指标出现异常时设备可自动报警,保证高危老人得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

记者观察到,每个房间都配有对讲呼叫系统,如果老人有需求,通过呼叫系统可以与护理站及时联系,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老人发生重大、突发性疾病时可第一时间对接医院,为老人赢取黄金救治时间。“我们之前有一位老人突发脑溢血,及时发现后,10分钟内就送到了与养护中心一河之隔的燕达医院,最后及时得到救治,保障了生命安全。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毕立伟告诉记者。

对老人的照护工作主要由护士和护理员来完成。护理员主要负责老人生活方面的照料,如饮食、穿衣、洗脚沐浴等。由于半非自理老人行动不方便,护理员也会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如翻身、移动坐姿等。另一方面,护士会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服务,如吸氧、注射、输液、上门测量血压等生命指标,对于老人的日常用药实行药品统一管理,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避免错服漏服等情况的发生。“可以说健康情况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照护方案,由医生、护士、护理员、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每天晚上7点半,护理人员就会通过对讲呼叫系统呼叫,问我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如果恰好出去遛弯不在房间,他们8点钟会再呼叫一次。如果还没有接听,医护人员就会上门看有没有出现什么情况。”李淑云说道。

“医养结合是我们最大的特色。除了与燕达医院紧密联系外,养护中心还设有医疗站,可以对老人的慢性病、常见病、一般性疾病等进行诊治。除了定期为老人检测体温、血压、脉搏等外,还会为老人定期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合理的医疗康复方案。”毕立伟告诉记者,“平常一些小的问题,例如感冒发烧等都可以在医疗站解决,我们的医疗服务可以做到小病不出养护中心,大病到燕达医院得到及时救治。”

“这边生活挺好的,活动非常丰富,生活也比较便利,回北京也挺方便,养护中心有直接回北京市区的班车。”李淑云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