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餘名學生因網貸受騙!邯鄲警方破獲大型網絡詐騙案

12月25日,記者從邯鄲市公安局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近日,邯鄲市公安局邯山區分局歷時10個月,行程2萬餘里,破獲一系列利用網絡貸款詐騙學生錢財的大型網絡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價值數百萬元,摧毀了一個專門針對校園學生網絡電信詐騙的團伙,淨化了校園網絡環境。

300餘名學生因網貸受騙!邯鄲警方破獲大型網絡詐騙案

“愛又米”平臺的來電

2017年12月1日以來,邯山區公安分局先後接到多名來自邯鄲學院、河北工程大學學生報案稱被網絡詐騙。接案後,該局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

經過調查,受騙大學生均為在手機上下載註冊“愛又米”借款軟件後,接到自稱“愛又米”客服的來電,該客服電話能夠詳細的說出註冊人的詳細信息,聲稱學生如果長期不使用軟件進行貸款業務,會影響學生個人徵信,進而影響學生就業,併產生禁止乘坐高鐵和飛機等嚴重後果。在取得學生信任後,該客服電話又稱,只要學生在平臺上進行了貸款,隨後進行還款,既不會產生額外費用,也不會影響徵信,有過交易記錄後註銷賬號即可。

按照該客服電話的引導,部分學生在“愛又米”平臺進行了數額不等的貸款業務,又按照該客服電話提供的“二維碼”進行了還款。隨後,有學生接到“愛又米”平臺業務提醒還款的電話,査詢後發現貸款賬戶並未收到還款,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遂立即報案。

組織嚴密的詐騙團伙

接案後,辦案民警通過對被騙學生的資金去向進行查詢,分析該系列案應為同一夥人作案,被騙資金都是通過第三方支付轉走。

在邯鄲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的協助下,辦案民警發現,資金流向分別為北京某東公司、廣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運城某信息服務部。

經過核實,廣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網上支付,共收到7筆資金用於購買遊戲“一卡通"。但犯罪嫌疑人均通過未經實名認證的網絡聊天平臺進行交易,給案件調查帶了較大的難度。專案組隨即轉變工作思路,由查人轉為查物,幾經周折,查明該批次遊戲卡由南京市某網絡科技公司購買,經揚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銷售。

同時,經到山西運城某信息服務部調查,涉案資金用於購買“卡密”,後現金轉賬到張某某(女,邯鄲市魏縣人),張某(男,湖北英山縣人)的賬戶,但兩個銀行賬戶均無取現,都通過某東快捷支付轉走,經查,涉案人員為簡某某(男,福建龍巖人),此人名下有20多張各銀行銀行卡,其中有十餘張被公安機關止付凍結過,有重大作案嫌疑。

之後,通過到北京某東公司查詢,辦案民警又發現涉案資金均從其旗下電商武漢市某網絡公司購買移動、電信充值卡,經該公司查詢,涉案資金在網上購買了價值一百五十餘萬元充值卡,最終經湖北某信息科技公司、福建龍巖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

隨後,辦案民警查明簡某某、張某某共同預謀,利用黑客軟件盜取個人信息,並尋找話務員,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對特定群體進行詐騙的犯罪事實。

該團伙組織嚴密,反偵察意識極強,由簡某某總指揮,下設組長、小組長等職務,相互之間均為單線聯繫,實施詐騙時由組長統一安排話務人員上繳個人手機,集中乘車拉至作案地點,分設崗哨和監督員後發放詐騙用手機實施詐騙,完成後再集中乘車送回,返還個人手機。

展開收網行動

經過長期的偵查,辦案民警在當地警方的大力協助下,於2018年5月展開收網行動。5月,在福建省龍巖市相繼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9月在山西省運城市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

經過對犯罪嫌疑人的審訊,該團伙成員供述出冒充“愛又米”客服實施詐騙的犯罪經過,涉及杭州、太原、石家莊、武漢、福建、四川、山東、江西等全國十幾個城市、地區。目前我市警方已抓獲該系列詐騙案骨幹成員共7名,另外3名正在追捕中,涉案金額200餘萬元,受害人300餘人(其中我市有6名在校大學生受騙),均為全國各地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在此,民警提醒:不要輕易洩露個人信息,如果確實需要發生借款、存款等業務,要到正規的服務平臺,針對一些網絡平臺的服務電話,涉及到打款的要核實電話來源,例如二維碼等虛擬信息,要核實其真實性,防止犯罪分子有機可乘。一旦被騙,不要慌張,保留好相關證據,迅速到公安機關報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