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怪象

“校园”一词本身可以给人以极佳的联想:单纯、无忧、阳光,学生结伴而行,校园书声朗朗。就连很多电影也眷顾留恋于此,以此为卖点,借着这个美好的意象来进行极具商业性的宣传。人们所关注的表面现象始终遮蔽了真实的情况。从学生方面到教学方面,百孔千疮,问题亟待解决。

高校常常举办学风建设,讲校园文化建设。而真正将这些建设弄出成效来的学校却不多,更多的情况则是学校党委办公室下达一个命令,架设几块展板,开展几场会议,当作完成了指标,应付差事罢了。高中生所畅想的大学校园生活或许是自由的,开放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享受丰富的异乡生活。可实际恰恰相反,他们步入大学会发现,大学总有填写不完的表格,无意义的会议,没完没了的社团活动,无穷无尽的扫码领饮料,接踵而至的聚餐。这些都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这与其说是社交,倒还不如说是无用的社交,低质量的社交。大学的确是一个社会,与初中高中不同,但其中的所谓社交已经远远超过人的基本需求,流于形式,意义全无。

读书无用论这一观点也流行于大学校园。总有一群学生对其专业课程和论文心不在焉,却整天在学生会和团学联开会搬凳子,寻思着怎么把电脑的配置弄得更高,想着今晚的聚餐又可以认识多少”大佬“,兼职、创业的时候有多少关系可以攀附。每逢双十一就想脱离单身,在宿舍阳台鬼哭狼嚎。还有一些人为了自身种种好处,把挣表现,勾心斗角的习气带入了大学校园,活生生污染了大学校园生活。

有的为了入党发展,讨好支部书记与辅导员,还有的为了奖学金想方设法增加评分,把同学关系弄得乌烟瘴气,利己之心昭然若揭。殊不知入党发展也好,评定奖学金也好,并不能代表其能力与优秀的品格,更不能说明其大学的生活有多么斑斓多姿。入党并不代表出类拔萃,百里挑一,评到了奖学金也不能说明学科综合素养很高,可能只是平时每次按时交作业,座位靠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罢了。大学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环境,大学也需要自由的言论、行为环境,但这种自由环境恰恰放大了人的私利,让每个人都争取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上,这些处世的基本品格在未成年时期如有欠缺,本应该是大学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弥补给学生的,可总有人会说成年人本应该懂得这些,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学校不管这些事。

大学里贫富悬殊。虽然有贫富差距,但内需旺盛,难道只靠父母给的那点生活费和学校那几千元的奖学金就足够吗?大学生的确是高消费人群,需求力量强劲、旺盛,他们喜欢苹果产品,喜欢吃西餐和日料,喜欢旅游,喜欢电子游戏,喜欢化妆品,喜欢耐克和阿迪达斯,喜欢一切时尚的东西。当消费理性的思想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为了购买这些事物,除了花费家里的钱,这部分人会选择网络分期贷款,找男朋友索要,欺骗家里需要缴纳各种费用,甚至以职务之便骗取班费和社团的财务,更有在外寻找社会人员包养的现象存在。震惊全国的“裸条事件”就是给这种现象敲破了一道口子。每个人都有虚荣的需求,但这类人无论真实经济实力如何,无论家境如何,都要与周围的人在物质条件上一比高下,在身后背负沉重的负担,这着实让人无奈。

与此同时,在教学方面也存在怪现象,有的教学从业者不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崇高的工作,而是当成发财的工具,把大学当成了混工资,享清福的地方。可想而知其教学质量差到哪般。可以说,这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已经差到不发生教学事故这一底线了:上课读PPT,照本宣科,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学混时间,自己坐在讲台玩手机,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却完全不关心,上完课就离开学校享受自己的生活,学生在课后如有困难总是难觅其踪迹,其学术精神与优秀的教师更是判若云泥。学校的行政体制方面漏洞百出,对教师的评价与职称评定中,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无关紧要的,但在期刊上发表了多少文章则是举足轻重的,在行政体制运行过程中总是追求结果,苛求量化的指标,而忽略导致结果的无可量化的过程,这也造成了一些教师以结果为导向,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

这绝不是所谓“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而是行政体制设计与教学目的偏差所导致。理想的大学校园应该是有着思想碰撞,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恋爱自由的地方,是少了市侩习气,官僚习气的地方,管理越封闭越好,思想越自由越好。尽管高校有约炮现象,艾滋病现象,诈骗现象,但是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能以学业教学为重,我们仍可说校园风清气正。 校园文化无非是一种“本心”,学校不能失其本心,正道乃摆正本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