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热烈祝贺“李文会府宅旧址”被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府宅(李文会故居)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府宅旧址】

年代:宋-现代

地点:小岞镇后内村

简介:

始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清初重修,1997年重建。坐东北朝西南,两进三开间带护厝,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硬山式燕尾翘脊,双披向屋檐。府宅东侧现存千年古井一口。

李文会,小岞后内村人,宋建炎二年进士,绍兴十四年(1144)官拜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副宰相)。

保护范围:

东、西至巷,南侧至埕沿,北至民宅外墙。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岞旅游

据了解,小岞镇目前拥有东山城遗址(1987年)、李文会府宅古井(1999年)、南赛三山宫(2002年)、正顺王宫(2006年)等四处县级文保单位,李文会府宅旧址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县级文保单位后,小岞镇县级文保单位数量增至5处。

李文会府宅旧址的成功入选,配合小岞生活艺术岛【大美小岞 宰相故里】规划建设蓝图;以“李文会历史文化”为主题,结合惠女风情民俗文化,打造集李文会故居、千年古井、后里社学遗址、闽南宗祠文化为一体的名人故居旅游景点,共同推动惠安(小岞)旅游文化发展,进一步打响小岞旅游(名人故居旅游景点)品牌,让美丽的小岞生活艺术岛更加富有内涵。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安县李文会历史文化研究会

2018年11月26日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故居【又名:李文会府宅】位于惠安县小岞镇后内螺山之南坡(古为泉郡惠邑三十都黄坑铺小岞后里)为南宋高宗时期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左丞相)李文会的府第。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雕像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75年左右),后在绍兴十二年至十四年(1142年至1144年)扩建为府第,落成于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原为七进门大院(七落、七天井)七开间 (七间张)的古代建筑群。府前金鱼池(尚存),府后后花园(现还称此地名), 府东南有千年古井,府西下马碑,府宅前东西两侧竖立一对石旗杆。故居雕梁画栋,规模壮观,布局精巧,设计别致,“龙楼凤阁”。肇基螺山,地型独特,坐向为“丑未艮坤”,时堪舆家称“金螺脱胚”、“蜗牛上水”。东甲卯有“七星坠地”等天然美景。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地处沿海地区,历年来遭受台风、地震等严重破坏,七落府第惜乎坍圮无存(七落地基现存)。据传,后裔在清康熙年间尽力修建一座二落府第,大厅中央设立神主灵龛供族人奉祭先祖,春冬谕祭及仙逝名望贤士晋主之奉祀。

又数次遭到损毁,1992年开始清理旧址,进行筹建工作,1997年春动工兴建,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60平方米,于2003年冬竣工。顶落面阔进深各三间,下落由天井和回廊组成,重檐歇山式燕尾厝顶。整座府第结构独特,古朴典雅,改换梁柱,修缺补遗,甚为壮观。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座建筑体现了闽南典型的传统技艺和雕刻艺术水平,厅中文物陈列整齐、壮观,正殿中央高悬高宗亲题“龙图贤相”镌刻金匾,灵龛位前敬祀李文会端坐塑像。大厅东西两侧匾额高悬有道光元年(1821年)立“明经进士”匾,清朝立的“齿德流芳”、“选魁”、“海嵩明臣”等匾,还有“宰辅家声”、“簪缨世胄”、“诗礼传家”、“靖节遗徽”等匾。厅中大柱楹联为:“念先人宰辅垂勋光昭世德;愿后嗣诗书齐美披振家声。”长幅楹联:“唐代伦宗支一派本源追世胄;宋家怀贤相千秋俎豆衍沙堤。”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内有李文会历史简介,以及家训、格言诗词等匾额资料。

故居堂前祠额镌刻“李氏宗祠”,门额顶显“沙堤始祖”。“沙堤”,源自南宋绍兴十四年,李文会以参知政事还乡省亲,时小岞半岛与大陆连接的一段海滩叫“七里湖”,湖水经常淹没海滩,行人无法通行;为了迎接李文会回乡,沿海的官员就发动乡民挖掘半个凤山的沙土,填了“七里湖”,筑起了一条沙堤通车马,故名。其时,李氏宗祠亦修建起来,其父因子贵而被封赠光禄大夫员外郎。李文会拜谒了祖宗并视察了宗祠,非常满意,当即口占一绝:“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二十年前一书生。“沙堤传芳”从此作为李文会后裔的堂(丁)号,世代相袭。

大门有金字楹联:“自周以来仙道祖;从唐开始帝王家。”

李文会府宅旧址|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府宅东南侧的千年古井,外径1米,内经0.8米,深7米,六角形石砌筑。该井泉水源自螺山地下矿泉渗透,古井口最顶部有一整块花岗岩雕刻为圆形井坛,原高大约40公分。历经千年,乡民世世代代用麻绳吊桶提水,整个井坛已被麻绳摩擦得残缺不全,现存最高不足20公分,最低仅10公分。

“李文会府宅” 2009年编入海峡祠堂大全;

“李文会府宅”被列入《福建省通志--古迹卷》;

“李文会府宅”入编福建省文化厅《八闽祠堂大全》卷;

“李文会府宅”入刊国际炎黄文化中国之粹《中国祠堂》卷;

“李文会府宅”古井被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李文会府宅”旧址被惠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