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可能是我們自小長大的環境充滿了主動關懷,在家有人噓寒問暖,在學校有老師帶節奏背書刷題,我們只需要被動接受,就可以活的稍微像點樣子...

看康石石公眾號的讀者都是藝術留學家庭的成員,有爸爸、有媽媽、有孩子。但無論是誰,康石石希望在您本篇文章閱讀完畢以後,能夠與康石石達成認知上的共識。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國內是宇宙中心,在國外不過像漫天流星中轉瞬即逝的某一顆...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請你自己珍惜自己的留學時間。


一、學校是不變的


在擺脫高考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會放飛自我,進入自己大學以前夢寐以求的舒適圈,每天逛街看網劇,上課找人幫忙點名,課後作業只要能完成最後老師也不會太為難你。但是到了國外上研究生就會產生水土不服的狀況,老師也不叫你來上課,作業交上去之後莫名其妙就給fail掉了,出勤時間不夠直接就被髮勸退通知書了,此類狀況比比皆是,只因為我們把在國內學習的態度帶到了外國去。

在好多人眼裡,總覺得外國學生讀書更輕鬆,只要會考試的中國學生去了,沒有什麼搞不定的。可真當你進入到國外頂級藝術殿堂學習後就會發現並不是這樣。國外實行的是素質教育,而國內實行的是應試教育。

在國內的時候,我們通常下意識崇洋媚外地認為國外的課程更加人性化,也不會強迫同學們去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可是真正出國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學生自己的自主選擇,課程在那擺著你愛來不來,而國外學生對自己所喜歡的事情的嚴謹和自制是不能國內學生一同比較的。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撇開國內教育不談,僅在作品集的輔導過程中,就有多個側面可以看出這種主動性與被動性的差異,比如:老師不催,不主動上課;作業不能按時按量完成;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過分依賴老師等等。

在大家的觀念裡,大學作業是可做可不做的,所以等價於作業是可做可不做的。亦或者,作業不會做就不做,反正老師也不收。亦或者,做不出來等上課問下老師再接著做。但是如果你去國外上學還這樣的話,那掛科的就一定是你。

學藝術、學設計並不像學理科,公式不會了就解答不出來,藝術設計的可能性非常多,而且每個人腦子裡的東西都不一樣,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一般老師只是起到對你進行一個引導的作用,但是這種引導的前提條件是你已經有一些東西了,導師才能根據你的東西對你進行下一步的引導。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情況下,你說你不會做這件事情就行不通了,做不好跟不做是兩碼事,你給出了一些方案也好,嘗試的sample也好,或者是創作也好,都能讓導師有跡可循地往下發展,但是如果你兩手空空跟導師說老師我不會做,那大寫的F一定在你這節課的成績單上。

國外老師才不care你真不會做還是假不會做,反正這節課你沒有給出一定的成果跟她進行有效的交流,那你這節課的成績就很低。而且同學們也知道,藝術設計是沒有最後考試的,可能最後的成品會佔一定的百分比,但肯定超不過50%。所以你的日常作業狀況以及出勤率就是你的最終成績,日常印象分不好,就別指望最後能憋出個大的拿個高分,更簡單來說你連平時的作業都不好好做,你最後的成品能好到哪去呢。

如果一個學期有多門課掛掉,學校就會發勸退信,更嚴重的簽證中心可能覺得你並不是在這裡認真學習而是從事不法行業想黑在國外,最嚴重的後果是直接取消簽證。

你看,國外不僅老師不care你,連制度都格外嚴明,不講中國的人情世故,大發善心...

二、社會是自由的


我們再談談不上課或者遲到的問題。國外的課程大致可以分為Lectures (講座)和Tutorials(一對一輔導)還有Seminars(討論會)幾種類型。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Lecture大課講知識點,換成在國內,我們能逃的基本都逃過。但很不幸,在國外如果你沒有好好聽講,那你後面的作業可能就不知道怎麼做。這種大課一般也不點名,因為有些科普性的課程可能是幾個專業一起上,人有點多點不過來,反正你愛聽不聽,老師只負責講明白他的課程,沒去沒聽懂,反正吃虧的是你。

Seminars這種課就是一小撥人一起探討,每個人把自己的意見提出來然後大家討論。如果你常常不去,那你和你小組的同學就會很生疏,不僅組員很生疏,導師對你的項目也會很生疏。

Tutorials是一對一的輔導時間,同學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是你私人和老師交流的時間,是對你項目推進最好的時間。如果你的時間是3點到4點,遲到了半個小時,對不起那你只能有半個小時。在國外上學一定是互相尊重的,老師把這一個小時留給你了,就是你的,浪費的也是你的,不會因為你遲到就往後延遲,因為其它人的時間也很寶貴,你的錯誤為什麼要拉別人給你買單。時間觀念很重要,其次還是前文所講到有效交流,什麼是有效交流?就是你完成了一些成果可以跟導師探討下一步的工作。國外的導師是不會告訴你這個你要怎麼做,那個你要怎麼做,做多大什麼顏色什麼材料的。他只會聽聽你做了什麼,對你所作的東西提出建議,但如果你什麼都不做,那其實就什麼建議也沒有,大眼瞪小眼等下課。

康石石今天寫了這麼多,可能寫的你都不想留學了,不過沒關係,不留學就不留學,因為這鍋不是留學的,是我們自己的。

留學的過程只是給你了一次適應社會的機會,而不是重歸家庭的機會,誰說社會里的甲方爸爸是親爸爸?

真正像家人一樣愛護你們的人,都在學校內假裝成社會中的魔鬼,用社會法則蹂躪你們。但有一點點的區別是:學校裡的老師看見你錯了,會告訴你怎麼改,並給你幾次機會改正;但在社會中,我們沒有什麼改正的機會,也不太會有人提醒你,因為你與他們沒有什麼關係,社會是利益的結合,學校裡才是赤裸裸的師生關係。

等你大了,才知道,罵你的人最疼你。他可能是你小時候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有可能是某個學校內的稱職教師,他們說話可能不太好聽,他們的要求可能很高我們不好達到,跟他們一起上學每天都很煎熬...

但我們看看國外院校的畢業展,也許就會知道:自己的大學四年,也許真的白唸了。

2018 中央聖馬丁(CSM)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2018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2018 武藏野美術大學(MAU)

國外老師根本不care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