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報道/前方智能 梟梟

AI+相機,最近的事有點多~從美圖推出繪畫機器人到谷歌發佈三款新App,加上之前谷歌與亞馬遜發佈的AI自動拍攝相機等等,AI技術加持相機,未來留給攝影師的空間越來越少了...

來自美圖的AI聖誕卡

今天是聖誕節,你收到來自美圖的AI聖誕卡了嗎?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這是美圖聯手微軟小冰推出的應節產品,可以DIY個人AI聖誕賀卡,還能發送給朋友~

那這樣的AI聖誕卡是如何做出來的呢?背後的功臣就是機器人小冰和美圖新推出的黑科技繪畫機器人Andy。小冰負責編寫祝福語,而Andy則負責把照片中的你重新“繪製”出另一風格的你。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與以前的美顏有所區別的是,繪畫機器人Andy並不是一款濾鏡,而是一款AI繪畫產品。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靠著眾多AI技術,如人臉檢測技術、圖像分割、影像合成技術等等,Andy繪畫機器人學習海量的插畫數據後,構建出圖畫模型,最終繪製出不同風格的插畫。

效果你看看: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從美圖方面公佈的信息來看,Andy實現的技術分別來自於Mtlab(美圖影像實驗室)的:

  • MTface(人臉技術)

  • MTsegmentation(圖像分割技術)

  • 以及最新的影像生成技術(MTgeneration)

其中特別要提到的是——影像生成技術(MTgeneration)核心是基於MTlab自主研發搭建的生成網絡Draw Net。通過大數據和深度學習Draw Net可以構建繪畫模型,這些模型包括大到構圖、小到筆觸的不同層面的藝術風格和繪製規則。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拆解一下Andy所用到的技術,簡單來說Andy是這樣製作插畫像的:

  • 首先,Andy最開始學習了大量的插畫作品,並在此基礎上自己創建出了通用的繪畫模型。

  • 然後,Andy在用戶輸入(input)的圖片後,通過MTface技術檢測出人臉的輪廓、五官位置和特徵。

  • 爾後,通過MTsegmentation技術的加成,Andy掌握了頭髮、衣服和背景區域。

  • 最後,利用繪畫模型將掌握的特徵表現出來,就得到一張成品的圖片。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很多人可能會想起來,Andy與去年那款一上線就風靡朋友圈的Prisma很相似,都是利用深度學習中的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重新繪製一張“新”的圖片。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但不同的是美圖的繪製只針對人臉,而Prisma則是繪製整一張圖。

比如Prisma通過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卷積神經網絡)算法,把圖像進行分割,然後層層提取出“風格圖片”(名畫)和“內容圖片”(你拍的照片)的特徵,最後疊加在一塊調節特徵權重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大概是下面這樣:

首先,把圖像進行分割。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然後通過CNN(卷積網絡),提取畫面特徵。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可以看到,“風格圖片”(名畫)和“內容圖片”(你拍的照片)的特徵被提取出來了,左邊是“風格圖片”,右邊是“內容圖片”。

它們分別被神經網絡一層一層提取特徵,每一個像素就是神經網絡的一個輸入(x),圖片輸入後,每一層卷積都會輸出對應的圖片特徵(風格和照片具體內容)L,最後分別取權重,把L(style)和L(content)相加就是最終圖片了(整個過程圖最上面有這個公式)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最後,內容和風格比例不斷調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 而美圖也是類似的,先是利用MTface(人臉技術)和MTsegmentation(圖像分割技術)來提取照片中人臉的特徵,這相當於Prisma的提取“內容圖片”特徵。

  • 然後疊加上插畫數據,這相當於Prisma的提取“風格圖片”特徵。

  • 最後通過Draw Net生成繪畫模型,這相當於Prisma的把兩種圖片特徵疊加在一塊調節特徵權重。

來自谷歌的驚喜:AI圖像處理 APP

無獨有偶,谷歌12月13日公佈了 3個神器--3個專門為拍照攝影而生的AI圖像處理 APP。

Storyboard:視頻一鍵轉漫畫

第一個,一鍵將視頻轉為多格漫畫。

該應用可以從視頻中自動選取有趣的幀,然後將每幀的照片轉換為漫畫風格。目前有六種漫畫風格可選,轉換的時間只需要幾秒。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谷歌能提供 1.6萬億種不同的漫畫內容、配色組合。而且,這個應用不需要現拍,以前拍過的視頻全都可以直接轉成漫畫風格。可以說是非常好玩,以前存下的視頻可以瞬間變成一本記錄過去的漫畫集。

Selfissimo:瘋狂自拍神器

第二個,瘋狂自拍神器。

這個應用會在你更換 POSE或者更換背景時,自動拍一張照片。

旋轉、跳躍、閉上眼~咔咔咔

完全停不下來的節奏...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Scrubbies:慢動作、倒放、鬼畜視頻製作器

第三個應用,大概就是手機做“鬼畜”視頻的工具。

Scrubbies可以讓你改變視頻播放的速度和方向來創建循環視頻。 “像 DJ 打碟一樣”,一根手指播放視頻,兩根手指回放,保存和共享自己的創意視頻。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配合AI技術開啟視頻轉換、自拍寫真以及視頻循環,谷歌給大眾帶來了一次驚喜。有了AI,我們對照片的處理變得越加精彩,可謂花樣百出。但AI不僅可以用在後期的照片處理上面,還可以應用在前端的相機上,讓相機更智能化。

相機+AI,攝影師+OUT

近兩年來,隨著AI技術的發展,智能相機更是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著,新推出的功能不斷地刷新我們對相機的認識。

我們最先感覺到的是被AI顛覆的是日常被大家使用的手機相機,業界更是有“有了AI,拍照逆天”來形容AI相機拍攝效果極好。

攝像效果的提升源於AI技術可以幫相機更加智能的甄別你的拍照場景,自動完成拍照參數設置等。

比如華為Mate 10 Pro通過神經處理單元實時和離線模式識別13種場景和物體,然後進行顏色,對比度,亮度,曝光的調整和後期處理,這些調整不是過濾器,而是自動設置更改和處理算法。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在AI相機、眾多圖片處理APP的加持下,現在在社交平臺,我們很少見到拍得很渣的照片了。

拍攝自動化是AI相機很大的一個優勢,除了華為,亞馬遜和谷歌等也正在努力通過AI改善處理自動模式攝影。

智能君曾寫過谷歌推出的萌小卻性能強大的AI相機Google Clips(戳此拍不拍照由相機自己決定,谷歌Clips就是這麼任性!)。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GoogleClips在今年10月份推出,可以說是世界上首款AI全自主控制的相機。其運用了Google的機器視覺以及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大量的數據訓練,能準確地識別出表情、光線以及取景等細節,可以自動對焦並拍下照片,因為有了機器學習,後續還會隨著使用時間的變長而變得越來越智能。

但不久之後,11月30日,亞馬遜推出了 AI 相機 DeepLens,有點與GoogleClips抗衡的意味在。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DeepLens類似於 Google Clips,內嵌 AI 功能。但跟針對消費者的 Google Clips 不同的是,DeepLens 的目標客戶是開發者,開發者可以藉助DeepLens 更快捷地開發產品。

DeepLens 附帶的 AI 工具包括光學特性識別和物體識別系統。對此,亞馬遜這樣宣傳其AI識別能力的強大:DeepLens 可以幫助開發者探測到各種日常事物,還有各種運動和行為——不管是狗還是熱狗都能準確識別!

從本質上講,AI+相機是一場“機器換人”的革命——人工智能正在做攝影師的工作。何時按快門?如何根據想要的效果來調整參數?後期的優化照片等,只要人類願意不動手,現在都可以一步步由計算機接管。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我們可以來回顧下相機的各大歷史重要時刻:

  • 1926年,法國涅普斯通過在針孔照相機內的一塊瀝青金屬板上曝光而拍攝出世界上第一張黑白照片。

  • 1861年,第一張彩色照片出現。

  • 1888年,柯達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膠捲相機,開始有了“按下快門”。

  • 1970年,則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CCD,這是數碼相機的雛形,隨後不久,1975年,柯達的賽尚研發出世界第一臺數碼相機。

  • 之後,數碼相機發展越加成熟,鏡頭越加強大清晰、內存容量增大、拍攝曝光速度加快等,直到現在,數碼相機開始嵌入AI技術,變得越加智能化。

不過,從最近CIPA公佈的數據來看,2017年1月到10月,相機的銷售額出現了持續的橫盤發展,即使價格調整、新品發佈等也刺激不了市場。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以前,在攝影專業領域,不管是普通的卡片機,還是專業單反相機,都是攝影的唯一產品。但是如今,手機攝影雖然仍不能撼動專業相機,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相機產品已經不是唯一的拍攝器材。現在手機相機有了AI技術的加持,實現了在攝影操作上的自動化及攝影效果上的多樣化、優質化,更是進一步衝擊傳統相機市場。

所以AI技術實現的相機自動化可能引發相機新的一場變革,從“請按下快門” 變成“都交給我吧”,從手動攝影發展到機器全自動攝影,攝影師似乎在“機器的威脅”下,面臨著退出職業舞臺的危險。

李開復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他的小女兒李德亭。李德亭很喜歡攝影,但當她告訴李開復她想當攝影師時,李開復這樣回應她:“現在到處都有畫素很高的攝影機,拍照未來會被AI取代。”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李開復上《魯豫有約》

因為,AI讓所有人都秒變“攝影大師”。

1.就目前而言,手機拍攝畫質已經可以完全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了。如今有了AI的加成,對前端攝像頭嵌入人工智能算法後或者是通過使用具有人工智能處理圖像功能的APP,手機的攝影效果更是進一步提升,而智能化的功能更是讓所有人都秒變“攝影大師”。

2.AI比人類更擅長捕捉精彩的瞬間,加之機器可以實現持續長時間的拍攝,相比之下,人在這點上肯定是不如機器的,因為會累。

拿Google Clips來說,它雖然是個小小的攝像頭,但內置AI引擎使它可以在偵測到某些特定畫面時自動按下快門,如寵物狗在追自己尾巴,或者小嬰兒露出微笑時自動拍攝。而且Google Clips也會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慢慢積攢經驗,實現更加智能的快門。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Google Clips內部搭載的鋰電池在smart capture模式下可提供長達3小時的拍攝,而其它用於長時間智能監控拍攝的相機,拍攝時間可以更長。

3.航拍無人機的出現也增強了個人的拍攝能力,通過無人機我們可以自拍出高空大片。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所以相機設備的智能化,正在壓縮著攝影師的職業市場。

結語

當然,有人會說攝像的樂趣在於自己對相機的操作,如何調整光、色彩等參數,何時按下快門來捕捉瞬間,還有構圖透視、攝影模式等。通過人為的控制,可以體驗攝影的魅力,而人工智能則是恰好“剝奪”這種樂趣。

AI美顏,AI修圖,AI相機,AI拍攝,下一步就是取代攝影師!

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攝影的最終目的還是拍出好看的影像。所以從娛樂上來說,攝影不會消失,但從職業上來看,攝影師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

更多人工智能產業的新鮮資訊,歡迎關注前方智能的頭條號,或者在微信關注前方智能(qianfangAI)~,也可以登陸我們的官方網站:http://www.qianfanga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