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诗词赏析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注释:

1. 红笺(jiān):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或作名片等。

2. 平生意:平生相爱之意。

3. “鸿雁”句:古人认为,鸿雁、鲤鱼可以替人传递书信。鸿雁在云,说明鸿雁隐藏在云中;鱼在水,即锦鲤潜在水底。表明二者都不能为人传书。

4. 帘钩:卷帘所用的钩子。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相思怀远的爱情词。上阕写修书寄情而又不得寄的情景,下阕主要刻画景物,表达爱情失意的惆怅。最后二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化用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句意,词人将“桃花”替换为“绿波”,给人以悠悠不尽的余味。比起崔护的“桃花笑春风”,晏殊的“绿波依旧东流”更加写实,看似纯景物描写,实则蕴含了无限失落惆怅之情。那悠悠东去的绿水,曾经照见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已不知何处,于是,那种怅惘遗恨就如同眼前悠悠不尽的流水一样,“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结合全词可以看出,此情不易,备受人世间的阻隔。词人那“说尽平生意”的“红笺小字”,本以为可以寄给她,谁知“鸿雁在云鱼在水”,无人为他们传递音讯。既然这样,不如登高眺望吧,或许能望见她的身影,奈何“远山恰对帘钩”,明明两情相对,却遥相阻隔。青山长在,绿水长流,人面却不知所踪。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意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