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小細節,成就大健康

過日子,離不開一日三餐。如何煮飯更有營養?如何煲湯更健康?今天小編從烹飪細節入手,將一些烹飪小知識分享給大家。

做飯小細節,成就大健康

開水煮飯營養更佳

很多人習慣用冷水煮飯,其實用開水煮飯營養價值更高。用開水煮飯,一方面可以縮短煮飯時間,使米飯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長時間高溫加熱過程中營養物質的流失。

此外,用冷水煮飯,冷水中的氮元素會破壞大米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能增進食慾、維持神經系統健康。人體如果缺乏該維生素,會引起腳氣病、多發性神經炎、四肢麻木、肌肉萎縮,甚至誘發心力衰竭。而用開水煮飯,水中的氮元素已基本蒸發,可減少對維生素B1的破壞。

煲一鍋好湯

想要煲一鍋好湯,先得選個好鍋,砂鍋或瓦罐就不錯。砂鍋化學性質穩定,密封性和保溫性好,水分蒸發量也相對較少。瓦罐可以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量傳遞給內部食材,使湯的滋味更加鮮美。

做飯小細節,成就大健康

要想湯好喝,煲湯時間也得把握好,以30-60分鐘為佳,先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煲,尤其是煲肉類食材時更應該如此。煲湯原料與水按照1:1.5比例最好,過程中切忌加水,如果非要加水,也要適量加熱水。蔥、姜、料酒等調料不要過多放,以免影響湯本身的滋味。

炒一次菜刷一次鍋

炒菜時,很多食物在熱解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花,而其常滯留在鍋底,尤其是烹調魚、肉、蛋。此外,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燒焦後會產生強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每當炒完一盤菜,就應該把鍋刷乾淨,避免致癌物滯留。

使用雞精要注意

雞精中含有約10%的鹽分,因此炒菜或煲湯時,如果使用了雞精,用鹽量一定要適當減少。此外,雞精中含有核苷酸類鮮味物質肌苷酸,鳥苷酸,其代謝產物是尿酸,因此痛風患者應儘量少吃。

做飯小細節,成就大健康

蔬菜務必先洗後切

蔬菜裡含有多種維生素,如果先切後洗,會使大量維生素溶解在洗菜的水裡而被倒掉。因此蔬菜應該先洗後切。

燒魚時不易早放姜

燒魚時,如果姜放的過早,魚體浸出液體中的蛋白質會阻礙生薑的去腥作用。因此,燒魚時最好先加熱,稍微住一會兒,等到魚的蛋白質凝固了,再放姜。

做飯小細節,成就大健康

烹調肉類易放點蒜

烹調肉類食物時,放適量的蒜,不僅能解除腥味異味,還能促進消化,更重要的是,大蒜素會和肉中的維生素B1結合,生成比較穩定的蒜硫胺素。其實不僅可以提高肉中維生素B1的析出量,還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維生素B1不穩定,容易隨尿液大量排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