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10月30日,大约是这个星球上所有武侠迷最伤心的一天。这一天,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先生走过了他传奇一般的94年,安详地去世了。他去了一个他最向往的地方:一个他最理想的江湖世界。

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大侠们都爱酒,有豪饮千杯不醉的乔峰,有用六脉神剑偷酒的段誉,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韦小宝,有喝出自由喝出不羁的令狐冲,更有深谙酒文化的绿竹翁、祖千秋……在现实世界里,金庸先生也有一款他非常珍视的“爱酒”——华山论剑西凤酒。先生逝世当天,华山论剑西凤酒全体同仁即发去唁电,表达哀悼之情、安抚查氏家人,品牌官方网站、官方微信也全部改为黑白色一周致哀。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唁电

金庸先生之于华山论剑西凤酒,是领路者,是精神导师、是文化源泉。2018年11月18日,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小军先生一行,在香港新闻联执行主席刘伟忠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香港沙田的金庸馆进行吊唁。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先生一行,在门口庄重地献上花圈,在吊唁册上写下心中真挚的祝愿和追思。随后,细致地参观了金庸馆,并向馆方赠送两套十分珍贵的“2003金庸华山论剑”全版视频资料,这样的资料十五年来从未公开发行,只有华山论剑西凤酒保存下来了当年的盛况实录,并制作成少量光碟。馆方代表非常感激,她表示将馆藏一份,并第一时间向查家转交另外一份。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等代表华山论剑西凤酒献上花圈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在吊唁册上写下留言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张周平在吊唁册上写下留言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留言悼念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华山论剑煮酒论英雄》DVD套装

金庸馆位于香港文化博物馆一楼,掩映在浓密高大的绿荫当中,占地约280平米,分为三间。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实物、手稿展出,生动的再现了金庸先生创办明报、创作武侠小说期间的生命历程:丰富的手稿、书信、金庸先生的文具、用品,明报样张,各类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剧、交响乐以及它们衍生的海报,金庸先生作品的评论集,获得的奖章和奖杯……对于一个金庸迷而言,这个面积不大的展馆,确是另一番未曾接触的令人向往的“江湖”。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生前用过的钢笔、眼镜、相机、印章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创刊号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手稿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射雕英雄传》修改手稿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亲笔贺词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鹿鼎记》在《明报》上连载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射雕英雄传》在《香港商报》上连载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射雕英雄传》小说人物屏风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武侠小说作品展示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小说漫画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小说影视作品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生平所获荣誉

一对母女非常仔细地观看着每一个展出细节,母亲八十多岁了,女儿也已年近花甲,母亲的眼睛不好,女儿就戴着花镜一幅图片、一处展物的给母亲讲。母亲说,她不太识字,但是她能一下子说出十几个金庸小说里大侠的名字,她喜欢小龙女;女儿则几乎每一部金庸武侠的影视剧甚至交响乐音乐会都没错过,只是大陆版的甚少看过。一样的武侠世界、一样的侠义精神,传承两代人。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在金庸馆参观悼念的母女

一对二十多岁的年轻情侣形影不离,对每一处展物都非常感兴趣,不时的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大概是想不到还有这么全才的一位作家,也没想到最早一批的金庸影视剧明星竟然比他们的父母年龄还要大,他们看过最新版的射雕电视剧,玩过有金庸武侠元素的网络游戏,可是,小说没看过。“回去一定抽时间买来看看……”——他们在现场立马成了最新的一批“金迷”,他们来自深圳,趁着周末,专程到香港来参观金庸馆的。一部部金庸武侠作品陪伴无数80、90后度过了青春岁月,金庸笔下的大侠,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也提醒着他们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各地金庸迷参观金庸纪念馆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迷写给金庸先生的留言

刘伟忠先生,是2009年《金庸图录》的主要策划人和出品人,当年他正在紫荆杂志社社长任上。《金庸图录》是紫荆杂志出版的一套非常珍贵的反映金庸先生生平的影集,详细的记录着他80多岁来光彩辉煌的生命瞬间。当年,刘伟忠、董小军与金庸先生一起出席图录发布仪式,正是这次仪式,金庸先生对华山论剑西凤酒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对它文化名酒的定位以及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理念非常认可,他很欣慰华山论剑这个他创造的词汇,又成了一款当世名酒的名字。为此,他主动邀请董小军到书房深谈了半个小时,并亲笔题写了“华山论剑”四字,这也许是金庸先生一生中,唯一一次给一个商品题写品牌名,非常难得。而在金庸先生的朋友圈里,也多了一位他称为“陕西董”的后辈朋友,这位“陕西董”将这款以他作为品牌文化根脉之一的华山论剑西凤酒,做得全国闻名,成为“中国十大地域文化名酒”,也飘香一带一路,成为“丝路国礼”——他江湖里的“西域大漠”在数十年后,也成为了“华山论剑”忠实粉丝诞生地。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为华山论剑西凤酒题词

在参观完金庸馆后,刘伟忠先生非常郑重地向董小军赠送了2009年他们与金庸先生非常珍贵的一张合影。照片上,年龄级差20多岁的三个人都非常开心的微笑着,这组灿烂的微笑也许正是“忘年交”一词最好的注解之一吧。

董小军一行赴港吊唁金庸先生

金庸、刘伟忠、董小军三人合影

记忆犹在,可叹昔人已往矣,但其侠、其义从未走远,他日江湖相逢,再当华山论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