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祖师(13),骗术故事:出乎意料,明代就有“卖猪仔”了?

上方关注大来,更多神奇故事

生活中你我总有上当受骗的经历,明代张应俞写了一本好玩的书《骗经》,收录了很多骗术故事,读完会发现,这些骗术套路至今仍在上演。这不,卖猪仔都来了。

骗子祖师(13),骗术故事:出乎意料,明代就有“卖猪仔”了?

篇名:诈以帚柄耍轿夫

城西驿站到建溪有一百二十里路,通常坐轿只要1钱6分(古代出租车),或者有时客人比较少,就减一点,1钱4分到1钱2分,也抬。但是,要先给钱,拿了钱后,大概5里路,就放下来要加钱。稍微有点小坡,又放下不抬,要加钱,坐轿加两分,下来走路加一分。但凡在这里往来过的商客、旅人,没有不被坑过的。

当到了科举考试的期间,应试的士子们回家的时候,轿价便加到二钱四分,至少二钱,不先给银子不抬。把银子拿到手后,走上二十里,就转手给路边的路夫,谈好价钱,只用一分多点银子就转雇佣,让别人抬。这些接手的人抬了,还是走了约莫五里路,就放下来不抬,动不动就说:“我没有得到时价,要加钱。”士子没办法,又加钱给他。不过士子往来比较少,没有什么人和他们计较。

骗子祖师(13),骗术故事:出乎意料,明代就有“卖猪仔”了?

有一个官员小头目,时不时在这条路上往来,经常被轿夫刁难。一日,他又要上县城,先拿了两张纸,题了四句讽刺轿夫的诗,用方纸包好,找两条扫把柄截齐,用绵纸封之好,装成两匹绸缎一样,第二日,背着上路。

轿夫争着来抬,小头目就说了:“我有急事回家,但是身上没有现银,有能把我直接送到家的,我给轿价二钱,再报销你今晚和明天早上的饭钱。如果要现银,或者转手卖猪仔的话就不坐。”里边有两个轿夫愿意抬,于是呢,将两封“绸缎”绑在轿子上,叮嘱说:“好好看着,不要损坏。”

骗子祖师(13),骗术故事:出乎意料,明代就有“卖猪仔”了?

才抬起轿,又说:“我到回窑街,要寄一封急信给人,你到了以后,不要忘了!”未到中午,就已经回到了回窑街,小头目说,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寄完信就回来。其实他已经从小路偷偷回家了。

轿夫等了大概一顿饭的时间,不见回来,就说:“他在那里聊天,不觉得我们等得久。有两匹绸缎在这里,我和你一起跑回去,何必还等他。”两个人连走带跑,傍晚到家,其中一个说:“我们各拿一匹绸缎。”另外一个讲:“如果有什么意外,大家互相帮衬。”

两个人扯开绵纸,只看到两截扫把柄,还重重包裹起来,又看到一个方包,怀疑是书信。打开一看,见有纸题大字说:“轿夫常骗人,今也被我骗。若非两帚柄,险失两匹缎。”两个人在那里大骂:“死骗子,大骗子。”

骗子祖师(13),骗术故事:出乎意料,明代就有“卖猪仔”了?

隔壁的轿夫听到了,走过来问,为什么都在骂骗子?这两个被骗的轿夫将缘由说了出来,隔壁的轿夫听完,大笑着走了出去,将两个扫把柄半封半露挂在排栅边,又将张写着诗的纸贴在旁边。

看见的人读那两首诗,又看看扫把柄,个个都大笑说:“这个小官员挺擅长骗道,但是你们两个轿夫也起了坏心思,只因是扫把柄,才敢大声骂人;如果是绸缎,你还怕被人知道了,那位相公能问你拿回来吗?这是你不对,为什么骂别人呢?”

过了三日,小头目回到,看到这两句诗还贴在排栅上,故意问旁边的人说:“前日别人给我两匹绸缎,被两个轿夫拿走了,你们都听说了吧?”旁人知道是这个小头目戏弄轿夫,说:“你也不要找绸缎了,轿夫也不敢出来要轿钱”小头目听了大笑而去。

骗子祖师(13),骗术故事:出乎意料,明代就有“卖猪仔”了?

原作者评:小头目骗轿坐,但他不坏人,这两个轿夫才是坏蛋。不然,为什么小头目回来再问的时候,这两个轿夫不敢出来?此谓借骗术,施还给骗子们,也十分巧妙了。但凡出门在外,如果要雇佣轿夫、挑夫,必须在店主那里雇佣,店主知道他们的底细,才没有被骗被抢的风险。

在20世纪90年代的广东,去广州的路上,有一些长途客车,先把你载上车,然后走到一半,就用一个更低的价格,转手给别的车辆,这种手法被称为“卖猪仔”。转手后的车辆要么再跟乘客收点钱,要么不收钱,但是车子更破,更离谱的是,有些时候,离目的地还很远就把人放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