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智雙管齊下,恆大扶貧授人以漁

“她穿著髒兮兮的衣服,頂著蓬亂的頭髮站在一個破舊的泥屋前。回應大人們的詢問時她雙手插腰,擺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姿態。”回憶起起三年前的劉起敏,恆大扶貧隊員這樣告訴記者。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貴州省烏蒙山區貧困群眾多年來有著同樣的夢想與追求。發展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種好教育苗,剷除貧困根。教育是解決貧困的長久之計,也是一條需要時間的道路,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夯實基礎。


扶貧扶智雙管齊下,恆大扶貧授人以漁


恆大二小

扶貧攻堅,教育先行

貴州省大方縣是個教育大縣。據統計,全縣共有學生18萬人左右,與該縣2015年貧困人口規模相當。恆大集團從2015年12月結對幫扶畢節市大方縣開始,三年來一直堅持發展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這一奮鬥方向。

恆大人希望,通過對當地教育的一次性投入,從根本上補齊大方的教育短板,為大方未來培養一批批優秀人才奠定基礎,從而助力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在脫貧路上走得更快更好,為脫貧後的升級發展藏智於民。


扶貧扶智雙管齊下,恆大扶貧授人以漁


恆大五幼

新學校,新生活,新希望

——恆大民族中學托起孩子們的上學夢

正在上初一的王豪是來自三元鄉的貧困學生,14歲,父親前兩年去世,母親改嫁,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2017年9月的新學年,恆大民族中學為王豪和他的小夥伴們敞開了校門,迎接他們的是嶄新的教室、寬敞的操場、標準的宿舍。

校長李世俊感嘆:“這是大方設施最棒的校園了!” “恆大民族中學條件非常好,和電視中城裡的學校一樣。”王豪說,學校老師也非常照顧自己。雖然才上初一,但王豪的目標是考上清華。現在,他日常上課的內容,很多都是原汁原味的清華附中課程。

從2015年12月起,恆大建學校、強師資、設基金,政府相關部門全力配合,雙方努力全方位補足當地教育資源缺口,已建成11所小學、13所幼兒園、1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技術學院,並全部投入使用。

政府牽頭 恆大引線

——山裡娃念上清華附中課程

王豪從來都沒想過,在自己家鄉這個貧困山區,竟然可以跟小夥伴們一起讀上清華附中課程。

王豪班主任吳冬利介紹,老師們利用清華大學的遠程教育平臺學到了很多教學新理念,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十分有益。“上個月清華附小的語文、數學、英語名師還到大方縣為我們做教學展示。”

清華的老師在投影儀上講,民族中學的老師在教室內輔導——恆大牽線的“雙師課堂”讓大方教育與高水平教育資源快速對接、產生“1+1>2”的效果。

這些全部得益於政府部門牽頭,恆大引線,清華大學與當地黨委政府以及教育部門達成合作,建立新的教育平臺,讓王豪一樣的山裡孩子,能接受最前沿的教育。


扶貧扶智雙管齊下,恆大扶貧授人以漁


恆大民族中學雙師課堂

依靠當地政府發動當地百萬群眾

用教育托起致富新希望

在大方,恆大一共援建了11所小學,在讀學生近6000名。此外,恆大還援建了13所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分佈在大方的10個村和一個辦事處。

大方縣教育局副局長孟光富告訴記者:“縣城有10多萬常住人口,但是隻有1所公辦幼兒園。恆大為大方援建了幼兒園之後,在園人數達到了兩萬八千多人,不僅緩解了大方縣幼兒園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還讓孩子們接受到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不會再輸在起跑線上了。”

操場上180名兒童站立於國旗前,旗杆旁兩名小護旗手已經準備就緒,國歌的響起,他們稚嫩的臉龐充滿肅穆與堅定的目光,右手五指併攏、手掌伸平,舉至右眉邊,大國崛起,唯有少年強。


扶貧扶智雙管齊下,恆大扶貧授人以漁


恆大民族中學的操場上青春飛揚

冬日的暖陽灑在大方縣的大地上,王豪和小夥伴們的笑聲迴盪在新學校的操場。大方縣的老百姓已經好久沒有聽到孩子們如此爽朗的歡笑,孩子們的身上許久沒有散發出如此奪目的光彩。扶貧扶智,恆大在教育致富的路上一直堅定的走下去,助力大方縣的教育體系完成脫貧攻堅最重要的一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