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這首詩很經典,意境深遠,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南京,古代叫做金陵,自古以來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城市。那裡風景秀麗,文化氛圍濃厚。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成為古代文人喜歡居住的地方。像李白、杜牧、李商隱、劉禹錫等詩人,都先後在那裡生活遊覽過。

李白的這首詩很經典,意境深遠,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為什麼李白會特別喜歡南京這個地方呢?他竟在那裡住了有大半年之久。也許這和那裡美麗的風景,以及人的淳樸好客是分不開的。南京人有著特別的文化素養,自古以來是盛產狀元的地方,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下,李白也許更能夠結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在南京這個地方,更加有一種認同感,所以他生活在這裡,也覺得特別的舒適。但是在生活了大半年之後,他還是要離開南京,前往揚州去了。

此時他的心情非常的複雜,他對南京有著一種深厚的留戀,但是,又不得不離開南京前往揚州,正是在這種心情之下,他寫下了這一首《金陵酒肆留別》作為紀念。李白曾寫了幾千首的詩歌。當中寫到對一座城市的告別,也許就只有這一首吧,可見,他對南京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李白的這首詩很經典,意境深遠,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風吹動著柳花,整個店裡面都瀰漫著柳花的香氣。正是春末夏初的時候,一片生機盎然,整個酒店當中都聞到了柳花的香味。“吳姬壓酒勸客嘗。”吳姬是指當地的酒店裡的女招待員,一個“壓”字表現出了這個酒的新鮮,因為是剛剛從酒糟當中壓出來的;“勸客嘗",一個“勸"字,表現了當地人民的一種淳樸、好客的這種民風,讓李白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種賓至如歸的親切感。

李白的這首詩很經典,意境深遠,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正在這時候,有一大群年輕人湧進來,來給他送別。李白當時自己也是非常的年輕,才是二十幾歲的少年。這時候,李白的心情就更加的複雜了,看到朋友們來送他,一方面感到非常的高興,另外一方面又為自己即將離去感到一種莫名的悲傷。

想走又想留啊,大家都有一種惆悵的離情別緒在心頭,各自都把自己的酒喝完了,喝了一杯又一杯,停也停不下來。大家都悶頭喝酒,都不敢把這種心裡的難受的滋味說出來,大家都希望挽留他,又不便挽留他,李白想走又不忍心走,他們的心情,都在酒裡了。

李白的這首詩很經典,意境深遠,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朋友們啊,你們就問問這東流去的水吧,我與你們相別的離情別意,與這水流相比,到底誰更長呢?這一句是作者內心在壓抑了很久以後所吐露的心聲。本來他不想過分的渲染這種離情別緒,但是吳姬熱情好客的勸酒,當地青年朋友熱情滿懷的挽留他,這種層層鋪墊之下,他對於當地的朋友們產生的那種深深的眷戀、不忍離去的感情,這時就得到了昇華,得到了放大,於是就寫出了這一千百年來受到高度讚譽的詩句:“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裡用很多種的修辭手法,東流水,本身它不是人,它沒有人的感情,但是這裡賦予了它人格,讓朋友們去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用一個問號作結,意猶未盡。到底是誰短誰長呢。大家可以想象,他的這個離情別緒,就如同這綿綿不絕的東流水一樣,無休無止。他對朋友的深厚的離別之情,就這樣永遠被定格在了那一刻,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李白的這首詩很經典,意境深遠,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詩人離開南京後,前往揚州,不久就病倒了。而此後,他的人生也不像之前那麼順暢了。李白在他的一生當中,看到了太多的人間冷暖,遭受了太多的命運嘲弄。他富有才華,但是卻不得施展;最後還遭遇被流放的命運。

而在南京,他卻受到了人們如此的喜愛、尊重,收穫了深情厚誼。他的心情也格外的受到觸動,於是才有了“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樣的名句。

李白的這首詩很經典,意境深遠,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

在李白晚年的時候,想起南京,想起年輕時的朋友,不覺溼潤了雙眼;那種美好的情感,雖然一去不復返了,但是當時確實真切地存在過,並深深地觸動,感染了李白,並讓他一生中常常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