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出發前自願掛狗牌,生命最後一刻含在嘴裡,是回家的唯一辦法

大家在看戰爭片時,應該有滿多人注意到,很多士兵身上會掛著一個小鐵牌。這個鐵牌在戰場上可能是認出這些戰死的英雄們,最後的一個線索,而對於活的士兵們也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沒有「它」活下去的機率就少了一半。

士兵出發前自願掛狗牌,生命最後一刻含在嘴裡,是回家的唯一辦法

這個小鐵牌其實在軍方有一個別名,叫做狗牌(Military Dog-Tag)。目前依然是美國軍方必備的識別牌,每一個軍人都會配置這個裝備。而要考古狗牌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的時間點,在南北戰爭的時期就曾有這個東西的記錄。

在當時林肯所帶領的北方軍隊中,有士兵們為了可以讓自己處於危機,甚至是戰死時,同伴能夠快一點認出他的身分,而是在私下製作了約5mm大小的小紙牌,在上面寫上自己的部隊號碼以及姓名,並用繩子穿起來後隨身攜帶。

士兵出發前自願掛狗牌,生命最後一刻含在嘴裡,是回家的唯一辦法

由於在戰場上,如果身重重傷不能做反應時,藉由狗牌上面的資訊就可以讓救護兵快速知道士兵的身分,包括姓名、血型、所屬軍隊等等,得到這些資訊救護兵就可以更快速的做出正確的治療。而相對的如果是已經不能說話的戰亡的士兵,身上如果有配戴狗牌,也才可以有機會將大體送回家人身邊。

而到了一戰時期,由紙跟皮革做成的狗牌,因應坦克、戰鬥機等先進的武器發明,所以進化成用金屬材質。

士兵出發前自願掛狗牌,生命最後一刻含在嘴裡,是回家的唯一辦法

基本上幾乎每一個國家的軍隊,都會發放金屬製的狗牌,而到了戰爭末期的時候,甚至將狗牌加量到1人2張。大部分的狗牌都是圓形鋁製,上面印有軍隊的番號、血型、姓名。

而當士兵們知道自己即將戰死時,會將狗牌取下含在自己的嘴巴內。因為人的下顎骨是人體最堅固的一個部位,在肉體可能被破壞的狀況下,下顎骨成了最能保護好狗牌的地方。而在戰後隊友們才能有機會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並藉由狗牌的資訊將他們送回家安眠。

士兵出發前自願掛狗牌,生命最後一刻含在嘴裡,是回家的唯一辦法

而隨著時間到了二戰時期,狗牌的材質也從鋁製變成不鏽鋼,在使用上更為堅固,上面所刻的資訊也會更充足。但是其中一個曾讓長官們煩惱的問題就是,在越戰時期由於專打熱帶的叢林戰,許多士兵都只會穿著背心上陣。

而不鏽鋼的鐵牌常會劃傷士兵的皮膚,也會因為兩個狗牌互相撞擊發出聲響,讓自己的行蹤暴露。所以在當時許多士兵乾脆都放棄配戴狗牌,甚至十分嫌棄它們。

士兵出發前自願掛狗牌,生命最後一刻含在嘴裡,是回家的唯一辦法

於是軍方迅速改良了狗牌,在它的周圍加上一圈橡膠圈,這樣子不僅美觀又不會造成士兵們的困擾,於是士兵們又願意重新把狗牌掛回自己的脖子上。

而目前的狗牌上面,不僅會刻上兵種、番號、姓名、血型,還會多加上士兵的宗教信仰。而當戰死的士兵遺體沒辦法被同袍帶走時,他們便會取下他脖子上的其中一塊狗牌帶回祖國,另一枚則是留給死者。而許多士兵們也會在退役後,將一塊狗牌還給軍隊,一枚則帶走作為紀念。

士兵出發前自願掛狗牌,生命最後一刻含在嘴裡,是回家的唯一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