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這期正在說車給各位小夥伴評測帶來一款顏值超高的轎車全新長安逸動。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其實在當今各大主機廠紛紛在SUV領域不斷髮力甚至孤注一擲全力投入到SUV車型的生產當中,還能堅守在轎車領域發展的主機廠並不是太多,但根據我們對自主品牌這些主機廠的瞭解,能把一臺轎車做好,那旗下的SUV肯定也不會差,但反過來的話表現總是那麼的不讓小夥伴盡如其意了。感興趣的小夥伴記得關注我們正在說車,在以後我們會為大家帶來更為詳細的評測視頻。

回到長安逸動這款車,長安在第二代逸動車型上一共推出6款車型,售價區間在7.19萬到10.59萬,在我們剛剛來到拍攝場地上時,就有小夥伴圍上來說這是什麼車,設計外觀真的是太漂亮,價格一聽頂配也就十萬塊錢,都表示了濃厚興趣。那我們就先來說說這臺二代逸動外形設計方面吧!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當我們剛剛拿到這臺二代逸動的時候,編輯部的同學都在說我們要開始對長安睿騁CC做長期評測了嘛?咦,怎麼這臺睿騁CC看著有些小?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外觀:優雅 飄逸 靈動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長安第二代逸動在外形設計上沿用了睿騁CC又或者說是長安最新的家族式前臉設計,整體造型給人很驚豔的感覺。有小夥伴說,長安這最新家族式設計同雷克薩斯前臉設計一樣,但當你實地觀看長安實車之後,會感覺他們倆個之間並沒有重疊的設計。雷克薩斯前臉設計給人感覺是凌厲犀利的感覺,但對於長安來說,前臉設計會讓你感覺到如廠家所宣傳的蝴蝶翅膀展開那種靈動的感覺。猶如西方寫實,東方寫意的意境般在感官上兩者風格是明顯迥異的。

大燈方面全系車型採用的是鹵素加透鏡設計,也因為是成本方面的考慮沒有加裝LED光源,但好在搭配透鏡,在夜間行車時也相較只有鹵素大燈來說,在照明程度上有了很不錯的提升。當然肯定有小夥伴開始吐槽了,彆著急,長安為這臺全新二代逸動裝配了很多讓我們驚喜配置。在頂配車型甚至是9萬8千9的次頂配車型上長安為其裝備了0到150公里的ACC自適應巡航,這項功能在同級別車型中真的是很少見。給長安點個贊。

作為轎車設計上除了前臉方面讓人奪目設計外,在側面車身上的設計要比SUV車型要求更加苛刻些,要整個車身舒展,比例和諧起到吸睛的作用。雖然這臺長安逸動定位於A級轎車,但長安設計師通過線條的勾勒,讓整臺車看起來繼承了前臉那蝴蝶翅膀展開的靈動舒展。4米6的車身長度,2米7的車身軸距相較上一代逸動車型來說,長度增加了90mm,軸距增加了40mm。反饋到乘坐感受方面也是有了不錯進步,這一點我們等會到內飾環節再說。對於側面其實想給大家說的是,長安對逸動這款車在車架方面全身採用激光光焊工藝,提升了車輛整體結構剛性,不光是安全性方面提升,在駕駛起來的車身穩定性上也提高了不少。長安還為其裝備胎壓監測裝置,傳感器內置在輪胎內部實時監測胎壓變化,完全不同於我們在網上所淘來的胎壓監測,在長安配置厚道方面,各位小夥伴自行體會下還是不錯的。

車身尾部的設計並沒有前臉,側面設計的那麼舒展,相反的是尾燈設計及鍍鉻裝飾條的搭配都在將車身尾部向中央靠攏,提升了整車運動動感方面的直觀感受,給我的感覺有些過於緊湊,沒有延伸到前臉側面的設計風格,但我們又可以在另一方面理解或許是長安設計師想對整體舒展的設計做一個結尾。

在C柱車身採用了較為溜背的設計,這一處說實話快被各大廠商用膩了,但實際展示效果確實很能打動眼球。在整體車身外觀方面終究是個人見解,每個人的審美感受是不盡相同的,但就二代逸動整體來看,還是符合了當下眾多小夥伴審美習慣。

內飾:設計用料配置不遜色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一坐進內飾,首先會有種非常熟悉感覺,咦!這方向盤的設計跟寶馬最新設計真的很相似,這兩條鍍鉻裝飾條的設計還有多媒體操控按鍵的設計同跟寶馬設計有些撞車了。方向盤整體採用皮質包裹,在手感上屬於偏硬的風格,但質感感受方面還是不錯的。既然先說了方向盤,那就依次說下儀表盤,中控方面設計。儀表盤為兩個傳統機械式指針儀表搭配單色顯示屏,整體來看中規中矩,符合我們日常駕駛需要,不過全系沒有搭配像睿騁CC所搭載的全液晶儀表設計,這也意味著在這臺全新二代逸動身上我們沒有機會感受到長安飛屛這項黑科技了。在內飾整體風格上採用了環抱式設計,中控臺一次成型工藝從儀表臺這邊延伸到副駕駛,視覺感受給乘坐者營造出車身較為寬大的感覺。10.25英寸中控屏依舊搭載了睿騁CC那款車上的車機系統,支持導航,語音控制輸入,各種APP應用。平常我們駕駛狀態下,只要說句小安你好,打開天窗,播放音樂這些語音指向,它就會識別出來自動完成。但不支持模糊語音輸入,曾經我們試駕過一臺車時說一句我想看月亮,就會自動打開天窗這些對應功能。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這套車機系統自帶行車記錄儀及車身右側盲區視頻監控功能,也省了我們購車之後還要私自買回來,各種走線讓車裡看的亂亂的煩惱。頂配車型上在副駕駛面前長安的設計師別出心裁的增加了一個小的觸摸顯示屏,可以顯示副駕駛安全帶未系提醒,也可以通過觸摸按鍵調節音量大小,適用於女朋友坐在副駕駛想買包包時,先把音量調低,讓男朋友不用嫌音樂聲音大,沒有聽清。人性化方面確實考慮的不錯,但個人感覺還是稍微有那麼一點雞肋吧!我寧願不要這個配置換一個腰部支撐這種舒適性配置來提升乘坐感受,不過這也算是整車一個亮點。座椅支撐性做的不錯,在頂配車型搭載為電動調節,其他車型上均為手動調節,這也是十萬塊錢的售價在成本方面上的限制。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第二排在乘坐空間表現上確實要比上一代車型有了不錯的進步,但因為C柱採用了較為溜背的設計所以在頭部空間表現就沒有老款車型寬敞,但對於我這樣身材來說還是能完全滿足的,但換到一個一米八的男生體型上就略顯壓抑了不少。地板中央也有部分凸起,但腳還是能夠放的下,美中不足的是後排中央沒有添裝頭枕,只能說滿足一個成年人應急需求還是可以,但長時間乘坐會略顯疲憊了。扶手箱尾部取消了出風口的設計,替換成了一個USB充電口,在這點上,額,不是太喜歡。雖然滿足了第二排乘客充電需求,但就現在每天40度的熱浪來襲的話,第二排沒有空調出風口,乘坐感受上肯定沒有前排舒適了。

後備箱容積為500L,地板還算平整,不過第二排座椅不支持放倒,所以在拓展性上就有了一定不足。但好在經過我們實測之後,28寸,24存,20存三個大小不一的行李箱放進去還是綽綽有餘的。

動力中規中矩 平順可靠

在動力方面這代逸動配備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載GDI缸內直噴技術配合6AT愛信變速箱或者5MT的手動變速箱。最大功率為94KW,最大扭矩為168牛米。同老款逸動依舊維持著同樣的動力水平。不過據長安宣傳資料上來看,第二代逸動在油耗方面有了不少的提升,這是因為在二代逸動這款車上,除了風阻係數降低,輪胎用了低滾阻力輪胎,在變速箱的調教方面,使車輛在低速行駛時,儘量維持在二檔區間裡,減少一檔與二檔的切換,從而降低在一檔駕駛上大油耗現象的發生。

其實在動力參數的調校上,二代逸動開起來實際感受必須要是一種佛系的心態去駕駛,就像我們平常所說的有些車型的車速不是那種一腳油門下去,就給你強烈的推背感覺,對於這臺車速度更多是慢慢的悠上去的,當然所有小排量自吸車型都有這種現象。在後期長安估計要出一臺1.5T動力車型,在動力感受上應該會比這臺1.6自吸表現的更加直接。除了車速受到了發動機動力輸出的限制外,在底盤方面對於這臺逸動來說,尤其是剛才我有意識在過彎中提升下車速感受,動力方面相較於底盤懸架調教的紮實優秀的程度略有不搭,不得不承認在底盤懸掛的調教方面長安在自主品牌車型裡真的可以排在前列,整體底盤給人那種整的感覺讓你驚訝什麼時候自主品牌會有這麼好的調教水平。但是在車輛出彎那一刻,需要提升車速時,一腳油門下去真的會讓你乾著急。二檔進三檔那一刻,轉速會突然降低,猜測是因為齒比設計的問題,為了維持整車經濟油耗表現。所以這臺車長安對其的定位還是依舊維持在一個舒適性代步車的地位,並沒有把它調教成那種運動風格。不過說道舒適性的定位,這臺AT的變速箱與動力的匹配還是不錯的,平順性很不錯。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轉向系統方面,方向盤給駕駛者感覺來說有些過於Q彈,旋轉到一定角度,鬆開方向盤它會立馬積極回正,但車頭並沒有相應的對應調整。轉向力度也比較輕,這兩方面反饋到車上來說路感就沒有那麼清晰,開起來因為方向盤的調教讓車有種飄的錯覺。當然這也是長安對這代逸動還是定位在一個舒適的層面上,並不是拿它去走一些運動風。

過濾細小顛簸方面,整車處理也較為舒適,反饋到車裡乘坐者方面也較為舒緩。採用了減振器與彈簧兩段式搭配,細小顛簸方面處理舒緩,但經過比較大的坑窪溝壑時,車身也處理的比較乾淨利落,給乘坐者一種較為硬朗的風格。長安品牌在底盤懸掛調教方面有著其他自主品牌難以企及的優勢,底盤隔音方面也處理的不錯。但我把車開了一段時間綜合路況感受下來,雖然路噪,胎噪抑制不錯,但當發動機在2500轉以上的時候,發動機的噪音還是比較明顯地能傳入到駕駛室裡來。我這也算是雞蛋裡挑個骨頭,但確實長安在這一點上要是能再處理下那就更好了。

酷skr人 十萬以內經濟代步 試駕第二代長安逸動

總結

對於一款十萬元價格區間來說的話,長安還是為我們帶來了一款品質不錯的車型。沒有達到十全十美的地步,但從整車顏值方面,配置方面來看還是給了我們不少驚喜。作為一臺十萬元左右代步車型來說,長安全新二代逸動還是值得推薦,而且長安為這款車提供了6年12次的免費基礎保養,價格折算下來確實挺超值的。當然,如果小夥伴有購車需求的話,我們還是要建議一定要親自去試駕下,感受下...

最後有很多小夥伴在我們後臺留言說怎樣加入我們粉絲群?

大家可以關注【正在說車】,或者在微信公眾平臺下方直接輸入我要進群,就可以啦!群裡有很多老司機幫您解答選車疑惑哦,而且定期我們也會準備各種福利反饋給各位小夥伴。記得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