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面對青春的彎路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將自己的痛苦放大,將自己的幸福縮小。我們總以為自己經歷了任何人都不曾經歷的傷痛,於是,我們墮落,抑鬱,悲傷,乃至一蹶不振。

我是一個缺乏溫情的人。四歲的時候,父母便離異了。七歲的時候,父親再娶。

這是我人生所無法彌補的缺憾,這早在我還不能選擇和主導命運之時,就已經成了定局。之所以說我缺乏溫情,是因為父親不愛我,當我滿懷希望地去找尋母親時,她比父親更甚。

母親重組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常將我跟父親劃為一派,我們經常爭吵。

而我在父親這裡,又捱了不少的打罵。一旦他們吵架或者不和,我便是他打罵的對象。

因此,一直到二十二歲前,我都是一個非常悲傷的人。我沉浸在命運的苦痛裡不能自拔。

我用自己悲傷的心靈,去愛著自己的親人和朋友。把悲傷當成一種性情,一種資本。我不僅接受來源於生活的傷害,還試圖將其放大。想要自我摧殘,自我放縱,自我逃離。

在經歷痛楚,且讀了幾本書之後,我就以為自己與他人不同了。寫了幾篇文章,我就覺得自己真的很厲害。因此,我沒有好好讀書,考一個好的學校,而是想著用我的悲傷,寫出一鳴驚人的作品。

在生活影響之外,青年人閱讀的書籍,也多少影響到我。它們好似給青年人畫了一個圈,無形之中定了一個準則。大都對深夜通宵寫作、生活黯淡無光、心態壓抑沉悶,心有所往。好似只有這樣才是一個作家,才能寫得出非凡的文章來。

在此影響下,我消極悲傷地度過了我青春歲月裡最好的時光。

如今,你讓我回想青春,我都不願去想。它不是明媚的,也不是簡單快樂的,而是沁滿淚水的,悲傷而絕望。

人生真的很諷刺,在你應該快樂的時候,沒有讓你快樂;而在你應該成熟的時候,也沒有讓你成熟起來。

我之所以說自己的一些事情,並不是為了求得憐憫,也不是為了釋放情緒。只是想說,我也曾黯淡無光地生活過,並且有很多緣由。但歲月終會教會我們應該走哪一條路,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大多數人的青春歲月裡都有一條彎路要走,或許是因為家庭,或許是因為愛情,或許是因為友誼,或許是因為金錢,又或者一個虛無縹緲的夢。

而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完成,如果你不經過一番折騰,可能你也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如果在青春裡,你的經歷不是那麼的大悲大喜,就不要悲傷地度過,青春本就是肆無忌憚、無憂無慮的時光。

如果你悲傷地度過了最美好的年華,也不要因此有絲毫的悔恨。很多時候,它只是一個過程,而未來,還在。

要相信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重生。

淡然面對青春的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