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堅強,是當你不再需要傾訴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要傾訴,跟親密的人,或者陌生人。我們想把折磨自己內心的“疾”說出來,讓自己好受一點。但是當多次傾訴,內心的痛感依然存在的時候,我們又應該把心聲置於何處呢?

不知道何時,我們才能夠做到“下定決心迎接忍辱的前程,並且絕不訴說”。儘管我們已經深深瞭解了“沒有必要向任何人講述過往,人心的體會是完全屬於私人的”這一道理。傾訴是可恥的,但是一個人,在決定緘口不言之前,一定歷經了生活的磨難、人生的艱苦、情感的沖刷。

更多時候,我們必須做些什麼,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平息內心錯綜複雜的想法。或許是因為聽見了一個人的心聲,或許是因為一個人與自己的心靈產生了共鳴,或許是其他人的太過強大,讓我們覺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如此地微不足道。而我們也知道,那內心的複雜來自於自身受到的一次次龐大的衝擊,在每一次前行的路上,我們備感渺小。

我們願意試著去做一個正直的人,並盡力秉承天性,堅守善良。我們也試圖去用自己的心感受生命裡的一切,一個人,一部作品,一首歌,一場電影,一件事情……

或許只是聽了一場講座,我們便開始尊重每一個作者,從此站在了理解和懂得的一方,與他們並肩前行。或許是因為一首歌、一部電影,從此開始愛這個世界,珍惜身邊每一個來過的走過的人。

我們為每一個人做出的選擇和決定感動不已,因為我們瞭解生而為人的艱辛。儘管他不那麼光彩奪目,儘管他也沒什麼權位與名譽。但我們切實看到過、瞭解過作為一個“人”的煎熬。當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偉大的戰士。從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他就跳進了情與愁、怨與恨、愛與傷、悲與痛的旋渦,且永無脫身之日。

活著,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熬煎呢?

就像當你抓緊一根繩索。開始的時候,你力大無比,走得艱辛但堅定,但是路上你疲憊了,雙手紅腫,雙腿發顫,你不再去抓緊繩索,而是以繩索保命,慢慢地鬆懈下來。在習慣了平淡的日子裡,怕的並不是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而僅僅是你當初下定決心握緊繩索去尋找光榮和勝利的心。

這顆心無法再被平常的歲月掩埋,儘管它穿著歲月的長襟。它從安靜的時光中,慢慢地爬行,從下到上,從外到內。它以各種方式、各種形式攀爬蔓延到你的靈魂深處:是否能夠這樣活著,是否能夠平淡無奇地去愛。

或許,我們應該原諒向生活妥協的人們。原諒他們的善變甚至不負責任。我們只看到了他們的傲氣與跋扈、刁鑽與自私,但我們並沒有看到他們的窮困與潦倒、折磨與煎熬、忍受與屈服。或許他們一直走在不斷尋找的路上,一切都緣由最初的那一次握緊繩索的雙手。

我們去體會他們的感動,瞭解和想象他們寫下這一行字的經歷和感受,為此,我們尊敬他們,不苛責、不狹隘。

當我們聽見聞所未聞的事情時,當我們見到沒見過的窮困、潦倒、折磨、忍辱、屈服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的一切都太過微小,包括那些煎熬的選擇。

新鮮的東西,總是讓我們在生命中獲得意想不到的震驚,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震驚,才讓我們充滿了血性。

這樣的一種血性,超越故鄉,超越城市,超越自我,把我們帶到了遙不可及的地方。那個時候,我們或許會稍稍明白,某一天某一刻那些難以答覆的困惑。

真正的選擇,並不是生活或工作,學習或墮落。不是脫穎而出,不是標新立異,不是鶴立雞群、木秀於林。而是要拋開這所有的一切,去做一個選擇。到底哪裡,是存放靈魂的天地。

渴望迎接平靜,渴望迎接忍辱的前程的決心。在未來的路上,等待著那個絕不訴說的自己。

真正的堅強,是當你不再需要傾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