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1

今年5月,第二屆阮義忠攝影人文獎入選名單公佈,國內的攝影人發現了一個陌生的名字——郭聽漁。

這個由國際著名攝影大師阮義忠發起的攝影人文獎,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國內外攝影師膜拜的攝影盛會,郭聽漁憑藉肖像系列《蝕》在全國一千多組職業攝影師作品中成功突圍,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作品。

郭聽漁是誰?很多讀者在阮義忠攝影人文獎專訪獲獎者中發現了端倪,

郭聽漁又名郭繼江,戶籍所在地是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

郭聽漁是他在廣州美術學院學習時的曾用名。

這次獲獎,是郭繼江從純粹的新聞攝影轉向人文紀實攝影的一次嘗試,國際著名攝影大師阮義忠對郭繼江的人文紀實攝影作品給了極高的評價。

郭繼江重新啟用郭聽漁這個名字,是想忘記曾經在新聞攝影領域取得的輝煌,重新尋找新的攝影攝影語言。

尋找什麼樣的攝影語言?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郭繼江說,正如四年前,知名作家馬拉在文化部主管的《中國攝影家》雜誌上對郭繼江的評價:

“郭繼江具有良好的藝術感受力,也是一個具有人文意識的人。他很少從大處著手,相反,他把他的視角放低,放到和攝影對象同等、甚至更低的位置,試圖去接近他們,理解他們。這讓他的作品充滿現實的趣味,不居高臨下,不自以為是。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

關注人文,關注身邊的故事,是郭繼江從南方都市報辭職後繼續從事攝影工作的方向。


2

攝影圈的人都知道,郭繼江是前南方都市報的首席攝影師,國內知名的新聞紀實報道記者。

郭繼江1985年就隨父母調動到佛山市高明區,2003年加入國內知名的南方都市報,同年開始常駐佛山,十多年堅持拍攝珠三角草根階層,作品“草莽珠三角”系列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力。

郭繼江的成名起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大地震第二天他就趕到地震現場,知名作家馬拉在回憶錄中寫到:

“我還記得汶川大地震期間,郭繼江去了什邡,回來之後,我以為他會拿出一堆司空見慣的救人搶險之類的作品。但他沒有,他給我看了一組照片,拍的是什邡鎣華羅漢堂,地震中損壞的佛像東倒西歪。沒有一個人,一個人也沒有,只有破損的佛像,他們躺在那裡,濃烈的黃、綠、紅就那樣打入你的眼睛,讓你無處可逃。”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郭繼江也正是憑藉這一組另闢蹊徑的汶川地震攝影作品《神殤》,獲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國區地方類金獎。

2011年,利比亞戰爭爆發,郭繼江毅然奔赴戰場,在槍林彈雨中拍攝,

回國後,郭繼江整理出作品《九月利比亞》,作品將鏡頭對準那些拿著槍的孩子、傷兵、甚至墓地中的年輕人,利比亞人民的日常生活。戰爭的殘酷,對人性的損傷由此展露無遺。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九月利比亞》系列選圖

《九月利比亞》在上萬幅全國新聞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2012年人民攝影“金鏡頭”唯一大獎——傑出圖片專題大獎,也是至今廣東攝影師在人民攝影“金鏡頭”評選中獲得的最高獎項。

2012年,郭繼江還獲得了另外一個含金量極高的獎項,騰訊當年唯一的年度最佳報道攝影師稱號,這是騰訊給報道攝影師最高的榮譽。

在南方都市報工作期間,郭繼江也獲獎無數,在南方都市報的15年,郭繼江共收穫了11項南都新聞攝影金、銀、銅獎。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更令人敬佩的是,郭繼江的文字作品也獲得南都新聞獎金獎,2015年,郭繼江憑藉文字作品《尋子20年》獲得南都新聞獎人物類金獎。

成為南都創刊以來,唯一一位獲得過南都攝影金獎與文字金獎的記者。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2015年,受美國洛杉磯藝術博覽會之邀,郭繼江帶著他的攝影作品遠赴美國展出,洛杉磯藝術博覽會 (LA Art Show)是美國西海岸最大,也是最成功的藝術博覽會。

在洛杉磯藝術博覽會上,郭繼江詮釋了自己的作品以及對攝影的理解、中美藝術家創作生態的比較,吸引了眾多中美藝術家和收藏家鑑賞與評價,作品被多家藝術館收藏。


3

郭繼江是攝影世家,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今年8月1日,國際知名的“視覺中國”給郭繼江做了一個專訪,在專訪中,他透露了自己學習攝影的經歷。

作為70後,郭繼江感覺自己還是挺幸運的,他母親年輕時就是一名職業攝影師,

在70年代初,相機是奢侈品。郭繼江還記得,他母親每次外出拍攝,都一定要帶上他們兄弟倆,這段經歷,讓攝影深深植入我們的內心,

就如攝影家安德烈•科特茲所說“我天生就有這種本能”,母親從孃胎就帶給了郭繼江攝影的本能。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郭繼江大畫幅風光攝影

這種本能在之後的日子助郭繼江考上廣州美術學院,讓他在色彩和構圖上有了提升,

在美院郭繼江也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臺海鷗相機。但他真正進入職業攝影師行業還經歷了無數的波折,

在此之前,郭繼江做過民間工藝設計師、酒吧設計師。後來的一個偶然機會進入了一家民辦的小報,開始了記者這個行業。

當時小報只有3名員工,郭繼江被作為美編招入,但之後他一人包攬了文字記者、評論員、攝影記者,至此就踏上了攝影這條路。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郭繼江“珠三角草根系列”選圖

2003年,郭繼江進入南方都市報不久就被分配到佛山市,負責突發新聞的拍攝。

當年的南方都市報在恰當的時間聚集了一群視覺拍攝和視覺整合的精英,在紙媒繁榮、政策寬鬆的大環境之下呈現了一段特殊的時代影像。

郭繼江也從中受益匪淺。

在南方都市報15年的工作經歷,首先給郭繼江帶來的是職業的工作習慣與舉一反三的思維,這在報道攝影中尤為重要,報道攝影的成敗並不完全在拍攝的過程中,而在於拍攝前的超前思維,那些決定性的瞬間只是為報道攝影添光增彩。


4

離開南方都市報這半年,郭繼江嘗試了多種攝影的可能性,作為一名持續拍攝了20多年的職業攝影師,他有紮實的攝影基本功,可以輕鬆駕馭紀實、風光、人像攝影。

但他最鍾情的還是紀實攝影,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郭繼江與阮義忠先生合影。

今年7月,郭繼江在長沙見到了攝影大師阮義忠先生,阮大師也表達了對長期堅持在一線攝影師的敬佩,並希望在第三屆阮義忠攝影人文獎設立攝影終身成就獎,表彰那些一直堅持拍攝的攝影師。

這次談話讓郭繼江很振奮,

郭繼江經常向人說起攝影家安德烈•科特茲,在他90歲那年,時任紐約市長亞伯拉罕•比姆表彰他,在致辭中市長說道

“安德烈•科特茲永遠不老,在90歲之際,他仍在繼續拍攝他鐘愛的這座城市的肖像”。


二十多年記錄佛山,這位攝影師想打造極致的地方人文影像館

◆郭繼江拍攝的廣州花城廣場

郭繼江希望能夠在這個思維最成熟、最活躍的年齡,全身心投入到紀實拍攝中,並把攝影技能傳授給更多的家鄉攝影愛好者。

2019年,他還有一個願望,要用自己積累20多年的佛山原創人文影像,打造一個屬於佛山、屬於他第二故鄉高明區的人文影像館,用專業的照片講好佛山故事,高明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