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兩年,我在生根,希望發芽

諮詢兩年,我在生根,希望發芽

2018年,只剩下幾天了。前幾日突然被一個來訪者提醒,才發現,我和他的第一次諮詢,到如今,整整已經有了兩年。

彼此驚歎時間過的如此之快,變化也如此之大的時候。

我也開始想到,我做諮詢居然已經有了兩年多了。

人數也早已突破了百人。

往前走的時候,總看不到自己,但當像一個陌生人一樣,停下觀察反思審視自己的時候,會清晰的看到時間的重量。成長的過程。

1.【面對諮詢這件事,我開始變得更加積極和樂觀】

早期諮詢時,其實我是十分焦慮的,或者說是恐懼,我害怕把人帶偏,害怕處理不好,害怕來訪者再也不來。

害怕被質疑能力,學歷,年齡。

但等到諮詢中,發現我的擔憂還是太少了,除了被質疑我想的那些,我還被質疑過,身高,體重,性別以及髮型,穿著…..

剛開始我還會,有些自我防禦,有些委屈。慢慢的都經歷過了,就開始修一顆平常心了。畢竟我的一生也不長,無法做到讓每個人滿意,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和幻想。

我開始把自己當一個人看,而不是去扮演各個人心中的所謂“理想的亦或是好的諮詢師”

我開始越來越放鬆,在諮詢的時候,可以慢慢做到,放開自己全部的感官,去關注來訪者,看到他看不清楚的自己,反饋於他。

也開始放下一味的“向好”的期望,只是去關注此時此刻的存在。

這樣的變化帶來的結果是,每次諮詢後,我都會很餓,但卻有一種異常清醒的快感,就像當年做完一道數學題般的暢快。

也會看到一些來訪者從一開始的擔憂自己會浪費時間和精力以及金錢到開始說,【要是早點去做心理諮詢就好了】

這樣的反饋多了,我開始不再去懷疑自己,懷疑心理學本身。只是開放的,去了解各個學派,各個大師,各種理論,各個研究。

雖然,老實說,很多時候,書本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其實很少可以用在與來訪者會面的過程中。

但一旦我遇上困惑,迷茫,卻總能在一些前輩的話語中,得到一些安慰和啟發。

我本身是一個悲觀的人,有時總覺得,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自毀的【模式】

但諮詢的過程中,卻發現,當我不斷的深度進入到來訪者生命中最黑暗隱蔽的地方,比如存在之虛無,比如無意義,比如死亡,比如焦慮,比如恐懼,比如無助,絕望,迷茫,創傷之中時….

來訪者開始迸發出一種很強的生的慾望,和行為以及創造力和想象力,似乎他們像是西西弗,此前一直在被動的推動的一個荒謬的石頭,但突然有一天,開始主動去推那個石頭。開始主動的去面對生活的種種。

主動和被動看起來改變不了最終結局,但感受卻完全不同。

我的一位來訪者,從一開始天天就像祥林嫂般訴說自己的不幸,焦慮和恐懼。到不再那麼焦慮後,居然主動去嘗試做一些事情讓自己焦慮,因為他開始覺得,焦慮可以引發動力。

他開始,可以主動利用自己的【負面情緒】了。

而我也開始慢慢真的相信,把來訪者帶到可以自由選擇的境地時,哪怕不做任何的引導,來訪者自己會帶著自己,去走出一條他定義的“好的生活”的路。

他會開始慢慢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誰,又不是誰,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如何行動。如何嘗試。

而那時的我,存在與否,其實只取決於來訪者是否需要。

來訪者自有“生”的力量,我只需耐心陪伴和等待,以及偶爾移除一些障礙。就可。

雖然說起來這般容易,但這一般需要很長時間。

於是有時我甚至在想,心理諮詢之所以一直沒有發展的很好,可能也是因為效用如此之慢的原因吧。

但沒事,我的偶像可是基督山伯爵,他教會我,美好的事情需要耐心等待和充滿希望。

那我耐心些,等待著也積極行動便可。

想起兩年前的我,面對諮詢,時常想逃跑,放下,懷疑。有很多的負面情緒,但如今,也慢慢生出了希望和堅定。

所以,這條路,希望未來的我也還在走著。邊做邊學也邊成長。

我知道,屬於諮詢的這條路,只能獨自行走。且註定,和其它職業不同,做到最後一般不會有世俗的加冕和歌頌。

但我卻知道,諮詢中發生的對話,彼此的互動,總會有人記得。也會不知不覺中,被諮詢過的人會開始影響著他身邊的人。就像漣漪一般,在擴散著。

而這也是我所期待的。

2.【我是人,沒有任何涉及人之事與我疏離】

和來訪者交流越多,我其實就更難給出一個【診斷】了。不僅因為來訪者一直處在變化當中,還因為,不論來訪者的經歷有多麼殘酷,多麼禁忌多麼離經叛道,我都會在其中找到某種與自己的聯繫。

我時常問自己,我和他們又有多少真正的不同。

這樣的時刻多了,我開始真正的發現我越來越開放了。

以前我以為,我理解不了,男同或者女同的心理。後來真的來了這樣的來訪者。我發現,關於愛情,我們最本質的困惑其實差不多。

我們並非無法互相理解。

甚至我的諮詢對象和困惑都開始拓寬到跨性別者,性問題,戀母情節嚴重等等。

我不再做簡單的道德評價,也不再簡單的貼一個標籤。

只是看到我是個人他也是個人的事實,一起討論,他內心的困惑和疑慮。

有些我能理解,有些無法理解的便鼓勵他用語言表述出來對自己的理解。

除去社會身份,除去我們貼的各種標籤,年齡也好,血緣關係也好。

本質上,內裡的我們還是都一樣,有困惑,有無奈,有幸福,有悲傷,有求而不得,也有期望。

這兩年,我開始發現諮詢之餘的我,會開始更多的去了解,爸媽,爺爺奶奶的過去。

去交流去溝通,才發現,以前的很多認識都太侷限。

當真實的去面對他們和自己時,那些自然的感情都開始了流動,不像之前,僅僅好像只是用同一種模式溝通。

人與人之間,其實坦誠以對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意義的關係了。

諮詢帶給我的,其實是慢慢消除了一些我身上本有的冷漠之氣。

還算不上溫暖,但可能在往這條路上走了。

3.【我開始想淋漓且豐盛的活著了】

我一直是一個剋制的小孩。以前的我,是一個不敢過多的投入感情的人,總擔心會受傷,會受不住的人。

小時候,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會在家鄉,因為我想去看看外面,於是和同學相處,總是保持疏離。

聚會很少參加,交流也能少就少。很多人以為我是內向,其實我想的是,如果註定要分離,那少點情感連接。離別就不會太傷感。

所以因為這個原因,我很喜歡諮詢的設置,一週一次,允許來訪者來,也允許來訪者不來,一切依靠來訪者自己決定。

且諮詢最後的結果大多指向分離。諮詢師大多隻會雪中送炭,一旦他繁華似錦了,諮詢師就可以安心退隱了。不去依賴也不允許依賴。多好。

但慢慢的,我開始發現,分離對我來說沒那麼難過了。

同時也因為,我總是希望我的來訪者可以活得自由而勇敢。

那我自己其實理論上也應該如此活著。這樣才會有更多經驗和知識的累積。

於是包括諮詢的關係,其他的關係,我都開始更加投入,開始抱著一期一會的態度去面對各種關係。

因為我知道分離了還可以再聚,不能再聚了還有回憶。

所以如果可以相見,就去享受美好的時光,拓寬彼此的邊界,也可以相約去看看星辰和大海。製造更多的美好的回憶,不留遺憾。

如果無法同行,自己一人也可以去享受清風明月。

我開始期望自己如樹般成長,豐盛且自足自樂。

其實我知道,也許這些改變,和諮詢並沒有那麼大的關係,也許我不做心理諮詢,我現在也是不一樣的模樣。

但已經開始了,就該好好對待。

我很喜歡孔子所說的,【慎始善終】,選擇了開始一段關係,選擇了開始一種職業,選擇了開始一份人生,說到底都是自己的事自己的時間。

所以不能偷懶的啊,得不斷的去改善去努力,去定義和塑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好的模樣。

諮詢兩年,我已有了這麼多的改變,我不由的期待,諮詢十年,二十年我的改變。

會不會已經組建了家庭,會不會,去到了別的地方。會不會遇到更有意思的事情,人和世界。

一切都是未知,那就走在看看。

我始終還是記得,第一次開始諮詢的點滴。那時已經天氣已經開始變冷,我卻每晚每晚去書店,為了找尋某些可能幫助到他的知識,也為了解答一些內心的疑惑。告訴他試著跑步看看,為了表訴的更加精確,作為一個從不跑步的人,也嘗試著跑步,去驗證,跑步大概多久,多巴胺會分泌一些。給他一個參考的標準。我總覺得要麼別建議,要麼,那些建議是自己已經親身驗證過,有用再給建議。

某一日,在我快要趕到書店門口的時候,他打來電話,巨開心的告訴我,他的變化和成長。也開心的表示,可以結束關係了。

他說,他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怎麼說感謝,也不知道自己這種好久都沒有過的暢快和開心該如何表達。

只是覺得諮詢是一件很好很好的事情。

他說:你要一直一直做下去啊。因為這世上可能有很多和我一般的人需要你。

那時,我思考了一下,抬頭看著天空,那時夕陽剛剛落下,一隊大雁正在往回飛。我身邊的路燈剛剛亮了起來。

鬼使神差的我說了句好。在他看不見的地方,還點了點頭。

從小被我哥哥教導的,你要麼別承諾,要承諾了,你就得去做到的我。

知道,這樣一句好,註定了,諮詢可能會一直做下去。

那時我還心裡有些打突,心裡沒有多少勇氣和堅定。

還不知道,兩年後的我,已把諮詢,研習諮詢理論和研究當作了習慣。

現在的我回顧兩年前的諮詢總覺得有些幼稚和不成熟。但好像也足夠有誠意。

希望明年,我也會發現,這一年我的諮詢也十分之幼稚。

原來成長,便是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以往究竟可以有多無知的過程。

謹以此文,回顧總結,這兩年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