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理学境界有多高,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

自宋儒倡研理学、讲究孔孟心法的动心忍性,见之于事功,用之于行事之间的,除了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王阳明、清朝中兴的名臣曾国藩之际,到了蒋公中正时,他的修养心得有两句名言:"穷理于事物始生之际,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

推开蒋公的功过等不谈,如果公平谈论儒家理学修养的心得,老实说,这两句名言的造诣,当世再也无人可及了。 如果蒋公在世,我便不能如此说,因为会被人误会为谀辞。我相信将来学术文化史上自有定论。

蒋介石的理学境界有多高,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

记得当年在大陆,我曾经去庐山住过,那里有座寺庙叫天池寺,旁边有个深谷,可以说万丈悬崖,看下去令人头晕目眩,很少有游人到此。那里有块石头就像舌头一样,突出山壁,石头的大小,正好两只脚可以踏在上面。

据说这块石头只有两个人踏过,一个是王阳明,他站在这块突出的小石头上,向万丈深渊下面望去,试试看自己恐惧不恐惧。另外一个人是谁呢?是蒋公中正,他一生研究王学,所以到庐山时,也到那块石头上站一站,就是想看自己面临这样的险境是不是会动心。

蒋介石的理学境界有多高,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

他在世的时候一天静坐三次,每次大约两个钟头。他不盘腿坐,就是平常这样坐着打坐。尤其对于邵康节的研究,属于他自己总结的心得。他在传记里提到过,二十几岁时替母亲抄写《楞严经》、《维摩诘经》,佛经看过很多,靠老太太的督促,对于佛学有一点了解。

关注我,私信回复“南师”

领取南师全集。复旦大学出版社版本,共12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