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食利者是社會之癌

純食利者是社會之癌

食利階層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難以治理的頑疾,是當之無愧的人類社會之癌,在說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這樣打個比方:人類社會好比人體,食利階層就好比癌細胞,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就在於正常細胞是吃飯幹活,癌細胞是隻吃飯不幹活,而且吃的還很多,久而久之,營養都被癌細胞吸走,這個身體就相當於是無可救藥的癌症晚期只能等死了。而在現實生活中,廣大勞動人民就是正常細胞,食利階層就是癌細胞,一旦食利階層數量擴大到無可挽回的地步,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處於崩潰的邊緣。

食利階層有多種形態,有時候很難界定與分辨(就好像是癌細胞最早先也是正常細胞,分辨也很困難),比如舊社會的地主,清朝時期由國家供養的旗人,地主和旗人在封建社會最開始都是促進社會積極發展的正常細胞,但隨著旗人與地主數量的快速擴大,旗人和地主逐漸放棄勞動,而是坐享其成,可以看作是正常細胞因為輻射問題導致的癌變,因此成了阻礙社會發展的因素,是社會之癌,同樣的,一個企業家在最開始努力創業,也可看做是正常細胞,但企業家的兒子作為富二代不思進取,再加上家長沒有教育引導,導致富二代以後只能靠存款利息生活,可以看作是正常細胞在分裂複製時發生的複製錯誤產生的癌細胞,以上便是(食利階層)癌細胞產生的兩種主要方式。

和人體一樣,人類社會也有類似於免疫系統的自我防衛機制來清除癌細胞,比如說市場行情波動導致富二代的爸爸破產,富二代只能喝西北風,再比如說地主因為自然災害收成不好成為流民,餓死在逃荒的人群中。但當人體中的(癌細胞)食利階層過多時,也就是人體患癌時,自我免疫系統就不管用了,這會就需要化療(政府進行改革),或者動手術切除腫瘤(政府直接派兵去抄食利階層的家產,把食利階層就地槍斃),如果癌症晚期,癌症擴散到全身的話,化療也會失敗(明末東林黨,清末戊戌變法),屆時機體就可以宣告死亡了。

不同時期都有不同形式的食利階層,因此要想預防癌症,人類社會需要有健康的習慣,比如多吃水果蔬菜(多用政策引導和輿論宣傳)等,同時也應該不斷提升癌症治療手段,最新的醫學研究表明,可以採用靶向藥物精確打擊癌細胞而不傷害普通細胞,不過目前搞研究過於前沿,實踐階段剛剛起步,成本高昂,無法普及,因此人類社會的抗癌之旅還很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