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湾区 │ 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


聚焦大湾区 │ 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


本期焦点

  • 广东-香港-澳门湾地区面积广阔,人口众多,GDP总量可观,发展潜力巨大。大湾区倡议是一次通过整合基础设施与技术来确保协同增长的尝试。
  • 在实体互联互通层面,长达36千米的港珠澳大桥和高速铁路便是例子,它们满足了近7000万人的交通需求。
  • 在北京、广东和香港特区三地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大湾区最终将会成为东方的“硅谷”。

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中国国内风险投资公司的数量从2005年的319家大幅增加到2015年的近1800家,在10年里增长了5倍多。投资总额也从631亿元人民币飙升至6653亿元人民币,增幅超过10倍。从具体资金来源来看,国有资本发挥了突出作用:国有企业占35.3%,私营企业占14.4%,个人占12%,混合所有制企业占5.2%。这种早期由国家资助初创企业的普遍现象与上世纪50年代硅谷的情况类似。《小企业投资法》是为风险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待遇而制定的。

由于初创企业的高风险性质,在没有安全稳定的资金流的情况下,银行要在几年后才开始支持初创企业。因此在初创阶段依靠政府资金是至关重要的。长远来看,大湾区的技术型合资企业需要拓宽风险投资渠道,以增加融资空间。近年来,这方面的发展较为顺利。2018年上半年,全球47%的私人风险投资资金流向中国,首次超过美国。

图: 中国新增风险资本投资额

聚焦大湾区 │ 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持

科技独角兽公司可以从离外市场获得融资

香港特区的高效资本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成功的技术型合资企业的融资需求将会增加,特别是在产品商业化的阶段。大湾区企业应利用香港金融市场的深厚性和开放性。香港特区在过去三十年一直是中国通往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门户。尽管内地经济迅速开放,但这一重要角色至今未变。目前,有1000多家内地企业在香港特区上市,总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占香港特区总市值的60%以上。香港证交所最近实施的同股不同权制度让科技企业主可以更容易地进入资本市场,而不会削弱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阿里巴巴目前正在重新考虑再赴香港上市。

撇开股市不谈,内地企业在香港特区通过发行人民币和美元债券来筹集资金。2017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行的债券达到创纪录的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中国市场的增长是由国有投资企业的投资需求、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以及中国在全球信贷指数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所驱动的。

结论

大湾区在深圳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科技企业,比如专注于无人机研发的大疆创新、专注于电信行业的华为技术公司以及专注于游戏/移动应用的腾讯控股。此外还有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承包公司,雇佣了100万名工人装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硅谷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源自于倡导创新理念的文化。私营企业一直是其不断成功的推动力。培育民营企业需要明确的激励机制,同时要在可靠的监管环境下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这将在那些已经建好的宏伟的基础设施上决定大湾区最终是否会走向成功。

目前星展聚焦大湾区,已经详尽分析了大湾区的地域优势、科技创新情况以及资本市场,如果您还有任何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通过参与下方投票让我们知道,我们会及时为您送上最相关的新鲜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