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兩年前,生活20多年的老房子伴隨著剷土車發出的轟鳴聲,倒塌在一片廢墟中。就在這個時候,關於家的記憶也就定格在這一瞬間,成為難以忘卻的記憶,那個從小生活的家可能就真的沒了!

為了能夠更好順應時代發展,建設新延安,近些年市政府大力開展城改建設運動。而我們這個坐落在火車站附近的小村莊,因地位地理位置突出,成為城改建設的重要部分,一條繞城公路從村中穿過,我們村整體拆遷。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被拆遷的房子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村子已成一片廢墟

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某某地被拆遷,如今真實的發生在我們村。這個古老的村子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不久之後又將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泥濘不堪的鄉村小道被柏油馬路代替,那一孔孔窯洞,一排排平房被高樓大廈代替,那些從小嬉鬧的地方只停留在記憶中了。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即將被拆遷的窯洞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外婆家的小院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搬家時看到的英語筆記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這或許是延安城鎮建設的一個縮影,又或者是中國城鎮建設的一個縮影,新時代,新的發展,新的面貌。

延安,這個位於陝北黃土高原中南部的小城市,單以轄區面積和人口來算,它很小,常駐人口225.28萬人,總面積37037平方千米,所以它小,邊陲小鎮。但在某些方面它又很大。它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就生活在這一帶。它曾是中國的紅色首都,也是目前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佈局最為完整的城市,所以它很大,舉世聞名。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獨家:延安寶塔山夜色美(資料)

背井離鄉,在西安不知覺生活了2年之久,如果算上四年的西安讀書時光和南方發展的一年,離開延安已經整整7年了。這7年裡,除了逢年過節回家,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外生活,以至於回到家,感慨延安發展變化之快,那些我記憶中的低矮平房已經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代替了。如今,就連這個我生活20多年的家也變成一片廢墟。

家鄉的文化印記或許在我看來,它好像正在消失,如今只能伴隨著兒時的記憶去尋找了。

如果說起黃土高坡最具特色的民居文化現象是什麼,那一定是半山腰的一孔孔窯洞。窯洞是陝北居民的代表性建築,智慧的結晶,就地取材,依山傍勢,冬暖夏涼,彰顯出人與自然和諧氣息,體現著陝北民眾的平和、寧靜的心態。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兒時就是在這個院子裡玩耍嬉鬧的

外婆家的屬於青磚窯洞,而爺爺家的則是崖面式窯洞(近些年翻修,青磚構造,但依舊在半山腰)。外婆家的窯洞承載著我兒時最好的記憶。從小外婆就很疼我,而我也喜歡睡外婆家的火炕,吃著炭火飯。夏天窯洞裡特別清涼,不需要空調也可以很舒服,而在冬天,灶火將窯烘得暖暖的,特別是在做飯的時候,窯裡盡是水汽,飯香味。可如今,怕是再也看不到了,僅僅存留在那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之中。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爺爺家的窯洞就像這樣在半山腰

青線線那個藍線線,藍個英英的採,生下一個藍花花,實實的愛死個人...這首在西北廣為流傳的《蘭花花》是陝北民歌中的傑出代表歌曲。陝北姑娘蘭花花(姬延玲)那種對舊社會腐朽、父母保守的不滿以及對情人的思念在歌曲中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被無數陝北後生,陝北女子動情的演唱。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陝北姑娘 (作者 攝戒視覺)

從小生活在延安,聽著陝北民歌,說書長大。陝北由於其突出的地理位置,自古戰爭頻繁,致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迫害,常年累月的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貌。而我們陝北人正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頑強的生存,養成樂觀豪邁、勤勞勇敢、老實淳樸的性格。站在黃土高坡,扯開嗓子吼,吼出我們對於幸福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現如今,國家大力度的生態建設,生態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要想看到影視中的陝北民歌表達方式恐怕是很難了。陝北大地的基色已經由黃色轉變為綠色了。家中依舊留有磁帶,刻錄著的是那個艱苦年代的陝北歌曲。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黃土高坡上的民居

生活在這片紅色革命的土地上,從小我們吃什麼,喝什麼。吃著白麵饃饃(過去的年代吃著玉米麵做成的窩窩頭),酸菜熬洋芋,洋芋擦擦,吃著陝北特有的粗糧做成的蕎麵餄餎,黃饃饃,油饃饃,吃著黃燦燦的炸油糕,飯前飯後喝一碗熱乎的小米粥,豆錢錢飯,玉米仁仁飯,和雜麵。

要說陝西這地神奇,陝北,關中,陝南在飲食文化上有著巨大差別,或者說陝北的飲食文化獨具特色。大多數人對陝西飲食文化的印象或許更多的是關中地帶的。陝北不一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烹飪習慣以熬食為主。手抓羊肉,羊雜碎、大燴菜等等都是陝北的特色菜餚,這樣的飲食習慣是受歷史因素影響的。在陝北這塊大地上,自古就是少數民族(匈奴,契丹)和漢族的融合之地,至今或多或少保留著遊牧民族的飲食習慣。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正在吃飯的一家人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陝北農村生活

外公是地道的子長人,憑藉出色的手藝(戳綠豆涼粉,樓洋芋粉條)在延安柳林得以紮根。外公做的綠豆涼粉,煎餅是陝北代表性風味小吃,遠近聞名。媽媽說,自從外公因突發疾病去世後,就再沒有吃綠豆涼粉。外公去世的時候,我年紀尚小,外公那一手絕活,家裡人並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再過一兩代,怕是就見不到了。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從小我們穿什麼?在很多影視中,陝北鄉民(男人)出現在熒屏的形象是頭扎白羊肚手巾,身著光板老羊皮襖和大襠褲,腳蹬千層布底鞋,抽著大旱菸。在上個年代就是這樣的,家中依舊存有外公的照片,地道的陝北老漢。聽媽媽講,有一個西安的畫家在我們村採風,就是以外公的形象作畫(素描)。在我記憶中,在中學以前,都是穿著千層布底鞋上學,很多時候還被城裡的孩子恥笑,說那是什麼特步。如今,幾乎看不到人們穿布鞋,生活條件好了,布鞋或許就消失了。

家鄉文化印記,忘不了的那一抹黃土情,忘不了兒時住過的窯洞!

抽著旱菸的陝北老漢(來源於網絡 作者佚名)

今個可拉達串可了(今天去哪裡玩),這就是我們從小說的話,也就是陝北方言。有時候,我覺得在影視中的陝北方言聽著特別奇怪,沒有關中方言好聽,或許是不習慣家鄉話在影視中的展現。在西安讀書的四年,幾乎很少有人聽出我有陝北口音。但不管在外地生活有多久,依舊鄉音不改,一旦回到家鄉,無縫切換陝北方言,因為這是我最親切的表達方式。

陝北方言,區別於關中方言,我們所說的陝西話更多指的是關中話。陝北方言屬於晉語,至今保留入聲,大部分的陝北人在說普通話的時候前後鼻音不分,鄉音很重。陝北方言有其獨特之處,保留不少古語,例如“逍遙散誕”、“賤髒”,“身子”。甚至有些外人難以的話。就比如“現在”,我們叫“兒個”,“房頂”,我們叫“堖畔”,“吃飯”,我們叫“xie飯”,是不是很有趣。

就在這鍵盤敲擊的聲音中,兒時的記憶一幕幕回憶,雖然小時睡的炕沒了,也不穿布鞋了,身邊沒幾個說延安話的,但時代在發展,這些正在消失的家鄉文化印記或許正以另一種方式予以記錄和傳承。想起那一句唐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不論時間過的有多久,它們都會存在我的腦海中,我的心中,忘不了那一抹黃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