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哲學,或是說八十年代後的哲學,在討論些什麼,與古代的哲學有什麼區別?

諶海飛

近代談的多的無非就是馬、列。但是這點我不想多談。這裡我主要想說一下現代哲學,開頭就從民國以來,中國大學的哲學系談起。

X黨撤退之前,中國僅僅只有清華、北大、南大(南京中央大學)有較為完整的哲學體系。其餘如燕京(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之一)、輔仁(輔仁社、北京公教大學、私立北京輔仁大學、私立北平輔仁大學、國立輔仁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只有哲學系,但是沒有完整的體系。

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在五四左右,在思想、哲學上是被西方影響比較大的時期。那時候談“哲學”是潮流。譬如新文化運動,但是這時候興起的不能叫哲學,只能稱得上是“新思想啟蒙運動”。牟宗三先生有個很有意思的稱呼叫做“tinker”(思考者),而非是“哲學家”。並舉了胡適之的例子。胡適之以哲學起家(《中國哲學史大綱》),做了這麼一本科普類型的哲學書以後,就從哲學史改作了思想史....然後直接去搞白話文運動去了...這是恨奸詐的套路哈哈哈。

然而民國之後幾年,哲學到底研究了什麼呢?其實主要就是對西方哲學的引進,這裡談的是“引進”,意思就是照本宣科而已,燕京的張東蓀後來倒是有一本《多元認的認識》,但實際上是沒什麼獨立性的,主要還是受制於當時的時代和融匯程度;清華的金嶽霖主打研究方向是西方的經驗論,換了個名頭叫(新實在論),雖然換湯不換藥,但是金對於問題是有獨立的分析和思考的。這種套路,說通俗點就是:通常大家都說“今天我吃了飯”,然我說“飯被我吃了”一樣,魚目混珠而已。同時清華還有王浩、北大有胡世華。胡是學的符號邏輯,多遊走在萊布尼茨、羅素這塊。-----但是這塊技巧方面實際上是多過理論,尤其靠近的是數學....學著學著實際上就容易脫節....

那麼總的來說,清華主要走的是實在論、經驗論,可以算作是萊布尼茨、羅素的傳統,而北大就比較複雜:有古典哲學系統的如亞里士多德至聖多瑪的神學、杜威的實用主義,也有談黑格爾的。最後都講不精...直接作成了中國哲學了..當時其實還有臺灣大學的諸學者,對西哲是很有想法的,但就不多說了。


然後是下個問題,民國以後,談的多的是西哲,那麼和中國哲學(古代哲學)的區別,這個命題很大,眾說紛紜:有說我國古代沒有哲學的,也有說古代有哲學的。我這裡是講不清的,但是我比較傾向牟宗三先生的說法:中國有哲學,並且與西方哲學最大的區別就是一是主“生命”,一個是主“自然”。

中國文化,能往哲學上靠的,就是儒、釋、道。儒家講性,道家講玄,佛家講空。實際上是從“人”出發的,實際上就是講生命。比如孔子談的“仁愛”、道家講的“周易”;以及隋唐時期消化佛教又延伸出的東西。

但在古代社會,對於邏輯、數學等,沒有系統化、學問化---社會不重視,政治不需要。

所以很多人以此認為中國是沒有哲學的,這個觀點是錯的,中國哲學講的是“形而上”,只是往下的少而已。但西哲正好相反,往上走,神學其實是很單一的,但是往下走就五花八門了,有經驗主義、實在論、邏輯代數等等。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 柏拉圖的傳統

  • 康德的傳統

  • 萊布尼茨、羅素的傳統


以上。

無聊到巔峰

我們所知道古代的哲學家有老子,孔子,周文王,還有近代的馬克思,毛澤東。那麼我們現在是不是沒有哲學家,那麼我們現在的哲學家是誰呢?曾仕強?金庸?還有那些天天給大學講課的人。中國人的偉大,不在於他在世做了些什麼。,而好多時候恰恰是他走了,人們才會記住他的偉大。或許這樣是對的,因為易經都說了,世間萬物都是在變的,那人活著也是會變的嘛。所以說你的那些觀點,你的那些學術啊,只有在你死的時候才能得以確認。你只要活著你就是一個迷茫你就不能被確定是哪一派的?或者是哪種學術的,不能確定。不管怎麼說那些演說家,當代的那些演說家。確實很厲害,他們給當代人洗腦。能給當代人洗腦的人確實是很厲害的人。就像我們2000多年前的那麼你係打左,孔子等,然後後人才會記住了他。


楊彧vs楊羽

坦白講.80年代後沒有哲學或者講沒有深入社會生活的哲學.只是分化出研習哲學的派類.比如有人苦研西方哲學.有人迷茫或堅信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有少數學人想超然於這兩種.但無法超越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哲學.毛主席的思想毛主席的哲學是超越外國超越中國歷史的.可惜沒有人深刻研究以及更好的發揚.很多人愛毛主席.但很多人不知道.只有毛澤東的哲學思想可指導解決人自身與社會及國際問題的


嚴作森

′哲學是神學的後裔,隨著物理及現代科學的發現,神學己走下神壇,哲學又與心理學糾纏在一起,心靈與物質的關係問題分出不同的哲學門派,到底哲學是什麼而又研究什麼,是一個大問題難問題,儘管哲學家們勞心費力,但仍然難以擺脫相互撕咬、己是人非的不穩定、不易懂的發展狀態。因此,哲學的問題是個難有甚至沒有答案的問題。有人說,現在哲學己死,也不無道理。


wei2016ge

真正有用的哲學就是真理學,亦稱玄學或神學,不管是國內國外、還是過去和現在以至於將來,哲學的內容都是相同的,即:一個人與社會和諧相處而達到人生最高修養的行為準則。這個準則已經被我們的老祖宗在七千多年前制訂出來了,他們用曲字把這個準則記錄下來,周文王在臨終時將這個準則稱為中,孔子將中稱中庸。老子對中評論說:“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