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當時都吃什麼樣的美食?你吃過哪些?

123孫上上


我出生於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全國很多人還沒有解決溫飽,吃飽飯是最大的追求。我家在南方水稻產區,主糧是大米,由於糧食不夠吃,所以,經常吃稀飯。那時候,每頓能夠吃上米飯就是最高興的事,所以,米飯是我小時候最好吃的食物。我現在一日三餐還是吃米飯。

到了八十年代,全國實行改革開放,農村實行分田到戶制,我們一家人能夠吃飽肚子,但餘錢不多,沒有多餘的錢買葷菜吃。這個時候,雞鴨魚肉等葷菜就是最好吃的食物,家裡每個月能夠吃兩三次豬肉就不錯了。

對了,這裡要補充一句,在上個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肥肉也是最好的食物,家裡買到肥肉後,趕緊用來熬油,油渣更是香噴噴、酥酥脆的美食,好吃得不得了!

到了九十年代,最喜歡吃的美食是方便麵和餅乾,既好吃,又不容易壞,攜帶起來還方便。


食品技術信息


一路走來,想想以前吃的和現在吃的大不一樣,和更早比起來當時覺得已經很美很幸福了。

小時候,也就是六十年代末吧,剛記事時,當時還叫生產隊。一到收秋,跟著家人去分紅薯,用小木獨輪車運回家中,洗淨就蒸,不等熟透就拿個先啃著,那好吃得很,特別是裡面有一種皮很黃,類似黃梨顏色的紅薯,當地人叫“老日紅薯”,不管是蒸或烤,過程中流出很多甜汁,吃起來又面又甜,和吃糖沒啥差別,印象很深,可惜早就斷種了。

七十年代最好吃的我認為是黃餅,用純玉米麵做的,比吃紅薯進了一步。把玉米麵做成類似現在的火燒,放到燒熱的平底鍋上烤熟,中間加上熟透的軟柿子,那好吃得沒法說,現在說起來光想流口水。

八十年代初,最好吃的叫“大蒸饃”,也就是現在的手工饅頭,現在人聽起來沒感覺,不就是饅頭嘛,但在當時一提起“大蒸饃”,那可不是平常就吃得起的。

當年的走親訪友,串親戚,大蒸饃可是主貴東西。你走親戚提著一籃子蒸饃,主人按規矩收下十幾個,剩下七八個讓客人捎回去,叫做“回”。

但你想走卻走不了,為啥?主人立即派家人趁這禮物走他的親戚,等你見到自己的籃子裡剩下幾個的蒸饃的時候,天己經不早了。

回到家中家人就會告訴你:今天你舅來咱家走親戚了(不一定是舅),拿的禮物就是你提的這藍,哈哈,聽著是不是很搞笑?其實在當時沒人笑,很平常的,我家也是經常這樣辦。你想當時蒸饃平常都吃不起當成禮物,親戚大都是三五里,轉起來很快的。

這段寫得有點多,想讓看到的給年輕人講講,年輕人都沒經歷過,權叫“憶苦思甜”吧。

八十年代後到九十年代,已經實行改革開放,農村已經包產到戶了,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強,到如今早已解決了吃的問題。

那吃的都有什麼美食?美食也有也沒有,你看現在的人大魚大肉吃膩了,山珍海味吃煩了,就又瞄上了樹葉野菜。一句話總結:

不管好賴,吃多了都不美。

不管好賴,吃不到流口水。





觀觀園1看海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時間不是讓人不痛,也不是讓人忘記痛,而是讓人習慣痛。在共和國即將成立七十週年的之際,我們一直在奮鬥的路上,我們能做的,只是在路上不停的回眸!既然如此,我們索性就把時間可能的回溯,看看那些曾經陪伴過我們上海人生活的那些年代!

首先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糧食定量供應,一般每人每月26斤。當年全國只有上海發行過“半兩”的糧票。“半兩”的糧票用處甚多,可以買一根油條或者一碗小餛飩;或者一碗雞粥,雞粥只是一碗白粥,澆上一點雞油和醬油!當時每碗5分。或者一塊“奶油”蛋糕(其實是蛋白蛋糕)…

要購買米,光有糧票不行,還得帶購糧證,到家裡附近的指定的糧店才能購買。每人每月26斤的定量中,規定了供應大米和秈米的比例,這個比例每月在糧店公佈。糧食不夠吃的,會把自家的大米定量讓給別人,交換得到對方的糧票。比如一斤大米可掉換一斤半秈米。基本上,一切食品,包括餅乾,都是要收糧票的。

買肉憑票,上海每人每月“配給”豬肉1.50元,當時豬肉均價約每斤1元。認識賣肉的,讓他在操刀時候有所“傾斜”,當時如認識菜場賣肉的絕對是上海人“扎臺型”的榮耀。所以,一般家庭主婦買肉時,僅僅斬3角肉切肉絲,至於吃紅燒肉或吃蹄膀只能到春節吃年夜飯時積蓄點肉票和鈔票再吃吧。

購買熟食的話,0.5元的一張肉票,可以買到比如說0.80元的熟肉(紅腸、叉燒之類),這也是合理的,因為熟肉經過加工,售價裡含有加工費,應該“折”或“淨肉”收取肉票。但熟食店裡的雞頭鴨腳是不收票的,但是香菸和老酒也都要票。買魚要魚票;買蛋要蛋票;買豆製品要豆製品票…只有蔬菜和醬菜不要票。雞鴨鵝每年大節日(春節,國慶)供應一次。按戶口分“大戶"和“小戶”,供應的份量不同。每當這個時候,小菜場裡下半夜三點鐘開始排隊,也有用磚頭、破菜籃子當作人參加站隊的。要買到禽類過節,大致得花6-8小時,腳也要凍僵。家裡人多的,還可以替換,有時家裡人還要分工,你去排買雞鴨的隊我去排買魚的隊。當時上海每個小菜場都人頭潮湧,興旺繁榮,誰能不抓住這個一年一度難得的機會比較好的打打牙祭?這種肉食供應狀況,從六十年代還延伸到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逐漸好轉。所以,當時一般上海人都識相,非不得已,絕不到別人家裡吃飯。

說到營養,當時牛奶是要憑醫生證明訂購,每天早上送或自己去取。奶粉則憑嬰兒出生證明。看望病人可以買聽“樂口福”,上海人走親戚,看朋友流行買“蛋糕"。早餐,一般上海人習慣吃泡飯、過飯的,可以是隔夜的剩菜或者醬菜。有時想開葷,去買兩根油條(每根4分糧票半兩),剪開成段放碗裡,醮點醬油,一家人嚐個鮮。點心店裡坐下來吃的有:生煎饅頭每客4個,0.12元;咖喱牛肉湯:2角(清湯,無肉的5分);大湯糰每個4分;豆漿:淡漿3分,鹹漿5分,甜漿5分…小餛飩0.12元;大餛飩0.20元;陽春麵8分排骨麵2角…熱天供應冷麵,清冷麵每兩6分。加澆頭有各種品種,另計。

大體說來,當時上海的食品供應,都是憑票或憑證的就是有錢也不能買。

從建國初至1992年,我國還屬於計劃經濟時期。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要求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後,直到1993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糧價放開後,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進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產量顯著增長。從那時起,長達近40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也就是說從九十年代開始老百姓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了,從此,中國的老百姓迎來了享受美食的春天!


趙耀俊53116982413


還是,1949一1978年好啊,吃的好,穿的時毛,什麼都不用拿錢買,全是國家供給制,


77536800369


六十年代美食?觀音土,野菜,棉花殼,樹皮等,吃得浮腫,以至於餓死幾千萬老農民。這段歷史不應該屏蔽,應該公之於眾,讓人民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美化過去其心歹毒!


清新飄逸103034271


六十年代,半飢半飽,半菜半草,生活強熬。七十年代,形勢轉好,玉米高梁,細糧很少,春節包餃。八十年代,大米白麵,肉類雞蛋,年節一樣,不在期盼。九十年代,人狗平級,同等待遇,小孩挑食,零嘴不斷。二零年後,吃啥啥夠,不想魚肉,不再節省,吃完填溝。有些老人,精打細算,細水長流。


寒冬9300574292975


這些年代我都經歷了,也沒什麼特殊好吃的,但吃起來放心,不象現在,飯店怕地溝油。超市怕有毒和過期食品。


扶正2


六十年代,吃菜咽糠,紅薯葉,南瓜湯。七十年代,從胡蘿蔔到紅薯,米麵玉米和高梁,肚子能吃飽,天天叫萬歲。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糧票,布票,針線票,火柴票及各式各樣的日常生活票消失了,肚子完全能吃飽。現在看到飯店倒掉的餐廚垃圾,要是在六十年代,不搶的人腦打成狗腦才怪。


城之內9


六七十年代我們吃的不管飽不飽吃的每沒一口都是美食!!!都是綠色的!不是特色的!心裡平衡的!!!!!


4125684059742花兒朵


六七十年代,吃的有機食品,是最好的美食,現在難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