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匯儲備近期緣何有所下降?


我國外匯儲備近期緣何有所下降?


在6月和7月連續增長之後,我國外匯儲備在最近兩個月略有下滑。截至2018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870億美元,較去年同比下降0.6%。

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下降?專家認為,這主要受匯率折算和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兩方面因素影響。在當前全球金融市場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外匯儲備規模波動是正常的。

首先來看匯率變化。匯率變化主要指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由於美元是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加上我國外匯儲備貨幣分散化程度較高,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都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

“如果美元走強,歐元、日元等主要非美元貨幣相應貶值,在統計外匯儲備規模時,我國外匯儲備中的這些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的美元數量就會相應減少。”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說。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自2月中旬觸底反彈,特別是在4月中旬之後表現出強勁走勢,年初至9月底美元指數上漲3.3%,這使得其他主要非美元貨幣相應貶值,從而造成經匯率折算後的儲備規模有所下降。

其次來看金融資產價格變化的影響。這主要指外匯儲備所持有各類債券市值的變動。趙慶明介紹,這些債券採用盯市價格進行折算,而盯市價格是隨著市場波動不斷變化的。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受美聯儲持續加息的影響,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10年期國債和5年期國債當前收益率都已經突破3%,相應的,美國國債的市場價格下降。因此,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也會引起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

事實上,從市場風險角度看,無論何種資產配置結構都會面臨市場波動的風險。市場風險具有不確定性,資產價格既可能上漲,也可能下跌。當前全球貿易摩擦升級、地緣政治經濟局勢等不確定性因素繼續發酵,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也較以往上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也多次表示,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下降是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客觀看,外匯儲備規模變化繞不開美元匯率及利率的變化。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認為,美聯儲加息的步伐並沒有停止,而且年內還可能再次加息。受此影響,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還將持續上漲,美債價格仍將可能走低。同時,這也會帶動全球債券市場波動,影響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債券價格。

“我國外匯儲備中債券部分的賬面價格也會受到影響,考慮到外儲中債券佔比較大,因此這方面的賬面影響仍可能會發生。”管濤說。

但與此同時,專家指出,外匯儲備有所下降是正常事情,無需過度解讀。“從過去兩年的實踐經驗看,匯率有漲有跌,儲備也是有增有減,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必要對當前的外匯儲備下降過度敏感。”招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謝亞軒說,美元不會持續走強,人民幣也不會持續走弱,畢竟經濟的基本面擺在面前。

謝亞軒表示,近期美債長端利率快速上升,如果人民幣匯率沒有彈性的話,就會迫使國內長端利率也同步上漲,這會給企業和居民負債帶來很大影響,也會對經濟運行穩定構成很大的壓力。“確保匯率具有彈性,能夠保持國內流動性穩定,保持國內短端和長端利率穩定,保護國內經濟平穩運行。”

“我國經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抵禦外部風險能力,穩健的基本面將繼續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在波動中保持穩定。”王春英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