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敲鐘門票首降 知道它為何要敲108響嗎?


寒山敲鐘門票首降 知道它為何要敲108響嗎?


明天,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去聽寒山寺鐘聲了,今年可謂盛況空前,提醒大家一定注意出行安全。今年迎來了票價首次大幅下降,作為蘇州的跨年標誌,寒山寺更的鐘聲更是馬上要迎來它的四十週年。

每年元旦前夕,辭舊迎新之時,等待著從楓橋寒山寺中傳出來的宏亮鐘聲,似乎成了蘇州人的習慣,更作為蘇州最具影響力的傳統民俗盛典,亮相紐約時代廣場。而今年寒山寺敲鐘迎來價格首降,門票從原來的320元每人降至100元每人。今年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也將迎來第40屆。作為與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同齡,象徵好運與祈福的寒山夜半鐘聲,更顯得與眾不同!而這一切,居然和一位老者有關。


寒山敲鐘門票首降 知道它為何要敲108響嗎?


1979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於此同時,寒山寺第一次響起了108響鐘聲,敲鐘的正是性空,而他正是成為每年一屆的寒山寺聽鐘聲活動的倡導者之一。性空法師1994年任寒山寺方丈,2007年榮任法主和尚,在修復寺廟、佛事活動、保護文物等方面嘔心瀝血。那麼,寒山大鐘為何因他而起,又為何在1979年的時候敲響呢?

事實上,寒山寺鐘聲最早要從唐代說起。無論春霧秋朋,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時辰無差地傳出這口巨鐘的“嗡……嗡……”之聲,報導著新的一天的到來。民間稱之為“分夜鍾”。


寒山敲鐘門票首降 知道它為何要敲108響嗎?


民俗專家柯繼承稱,最初寺廟半夜打鐘,就是提醒人家,子夜了。那個時候的子時是11點到1點之間 ,後來慢慢地慢慢地就傳下來了。

而到了1979年,寒山寺第一次響起了108響鐘聲。108響,8秒一次,最後一次正好午夜12點。對應全年12個月、24節氣、72氣候,合為108次,象徵一年輪迴,除舊迎新。柯繼承說,一個人人生每一年,都有許多煩惱。概括起來呢,大約有108種煩惱,打一個鐘聲,就消掉一個煩惱。新年開始,打108下,就預示著這一年,平平安安倖幸福福。


寒山敲鐘門票首降 知道它為何要敲108響嗎?


事實上,1997年香港迴歸當天,平時只在元旦敲響的寒山寺鐘聲,也特意為香港迴歸慶祝鳴鐘。 應該說,寒山鐘聲已經成為了一種隆重的祈福儀式,在國人心中地位不俗,那麼為什麼,寒山鐘聲在1979年敲響,與改革開放同齡,又有啥故事呢?

據說,元旦聽鐘聲源自於唐代寒山拾得的傳說。傳說中在建寺初期,蘇州運河裡飄來一口大鐘,跟船一樣大,禪師拾得跳上大鐘隨波逐流,一下子竟然漂到了日本,於是他在日本建寺掛鐘,敲打大鐘後,竟然和姑蘇寒山寺的鐘聲遙相呼應。但如今寒山寺鐘樓裡的大鐘已不是那口唐代古鐘,繼1979敲響跨年鐘聲後,還經歷了迭代。


寒山敲鐘門票首降 知道它為何要敲108響嗎?


對應108響鐘聲,2007年這口108噸重的寒山寺大鐘應運而生。作為世界最大銅鐘,這口大鐘高8.588米,直徑長5.888米,僅僅鐘體就佔了三層樓的高度。鐘面上刻有《妙法蓮華經》全文,共七萬多字。鍾底是九部飛天圖及六銑口裙邊。 而這樣一口大鐘也給鑄鍛公司帶來不小的難題。考慮到火車運輸可能造成鐘體劃傷,廠家通過水路從長江和京杭運河運往蘇州寒山寺,為了防止意外,廠家還為這口大鐘投注了1500萬元的全額保險。這個龐然大物一上岸,就讓所有人明白了它的分量,2007年在起吊過程中,一度讓碼頭的地面開裂。

不過鍾自巋然不動,敲鐘人已經不在了。去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委員、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曾任寒山寺方丈的性空長老圓寂,世壽97歲。然而, 祈祝國家國運昌盛,風調雨順的呼聲卻紮根每個人心中,寒山鐘聲在平民票價的到來,也敞開懷抱,迎接著更多蘇州以及海外遊客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