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不迷信

研究發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不迷信

一般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確能夠看到它“應驗”,也就是說,壞人最終得到了報應,而好人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於是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就更加篤信這種說法,自己身上發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情,便跟報應之說聯繫在一起。那麼是否真的是冥冥之中超自然的力量顯靈了?果真如此,超自然的力量又在哪裡呢?

研究發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不迷信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種超自然的力量存在於一個人的心裡。它是一個人的良心、是一個人人格的組成部分,“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就是這個道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心懷善意,那麼必將多有善行,這類人往往家庭和睦、事業順利、人際關係和諧,他也必定很少與人發生衝突和矛盾,很少碰到不順心的事,即使碰上不順心的事,也會比較容易得到親人和朋友的支持,即心理學上所說的社會支持,因此他的心理也會經常處在一個平和、安寧的狀態,而這種心態又有利於他處理生活中的不順心,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研究發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不迷信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心身合一”,這一理論已經得到了證實,即心理和身體是相互影響的。保持心態的平和會有利於多種心身疾病的治療和預後。一個經常處在緊張焦慮狀態的人,他的心血管系統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如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重等。試想,一個常做壞事的人,勢必經常處在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罹患心身疾病的可能性將遠遠大於不做壞事或常做好事之人。常做壞事,身體長期處在緊張狀態中,久而久之,報應就出現了。

研究發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不迷信

“南方名醫”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