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北京烤鴨

上期回顧

在上期臉哥給大家介紹的是老北京炸醬麵,北京炸醬麵被譽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北方家喻戶曉的麵食之一,先在老北京地區發揚,後流傳到各地,甚至外國友人也對其情有獨鍾。

1

前幾期臉哥給大家介紹的都是北京出名的小吃,這些小吃大部分都流傳在民間,是過去老百姓最愛吃的食物,這時有的同學就會好奇了,連老百姓吃的都這麼好,那麼皇宮裡的貴族們吃的都是什麼山珍海味呢?

其實,宮廷美食的好不僅體現在食物的味道上,還體現在食材的珍貴程度上,有些昂貴食材做出的菜餚,即使做法流傳到民間,老百姓也沒有能力做出來,至多有些大戶財主能夠享受一番,在老百姓之間並不會普及,所以,說宮廷美食代表了古代封建時代的“美食巔峰”也不為過,“味道好,食材貴”,是宮廷美食的特點之一。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北京烤鴨

2

既然提到了宮廷美食,今天,臉哥就給大家介紹一道區別於市井小吃的不折不扣的宮廷菜,這道菜不僅是古時貴族才能享用到 的“珍菜“,也是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的“老菜”,更是以美味享譽世界的“名菜”,它就是——北京烤鴨。

烤鴨起源於千年前的中國南北朝時期,在當時是宮廷專享食品,古代飲食專業書籍《食珍錄》中就記有炙鴨,而北京烤鴨是在明朝時期出現的,有掛爐烤和燜爐烤兩種流派。北京烤鴨有著肥而不膩,外脆裡嫩,色澤紅豔、新鮮細嫩,味道醇厚的特色,受到國內外食客的追捧。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北京烤鴨

3

關於北京烤鴨的出現,有這麼一個說法:在明初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愛吃南京板鴨,經常“日食鴨子一隻”。於是宮廷裡的御廚們就想方設法研製鴨饌的新吃法來討好萬歲爺,漸漸地,掛燒烤鴨和燜爐烤鴨便被研究出來。掛爐烤鴨以後來的“全聚德”為代表,而燜爐烤鴨則以後來的“便宜坊”最著名。

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也帶走了不少烤鴨高手。在嘉靖年間,老“便宜坊”烤鴨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衚衕掛牌開業,這也是北京第一家烤鴨店。而到了1864年,京城名氣最大的“全聚德”烤鴨店也掛牌開業,從此北京烤鴨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北京烤鴨

4

前面提到,北京烤鴨有兩大流派,一種是掛爐烤法,另一種是燜爐烤法,這兩種做法各有特色。

掛爐烤法是把鴨子內臟拿出來,然後往鴨肚子裡面灌開水,最後掛在火上烤。這方法既不讓鴨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讓鴨子的皮脹開不被烤軟,烤出的鴨子皮很薄很脆,成了烤鴨最好吃的部分。掛爐有爐孔無爐門,以棗木、梨木等果木為燃料,用明火。烤出的鴨子外觀飽滿,顏色呈棗紅色,皮層酥脆,外焦裡嫩,細品起來,滋味更加美妙。

而燜爐烤法特點是用闇火,是由爐內炭火和燒熱的爐壁燜烤而成。因需用闇火,所以要求具有很高的技術,掌爐人必須掌好爐內的溫度,溫度過高,鴨子會被烤煳,反之則不熟。燜爐烤鴨外皮油亮酥脆,肉質潔白、細嫩,口味鮮美。

相比兩種烤鴨方法,掛爐烤法如今更加普遍,也受認可度較高,尤其現在使用燜爐的烤鴨店很少,大部分的烤鴨店採用的是全聚德掛爐的烤制方法。不過就口感而言,兩種烤鴨方式各有特色:燜爐烤鴨口感更嫩一些,鴨皮的汁也明顯更豐盈飽滿些。而掛爐烤鴨相比之下更加酥脆。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北京烤鴨

5

烤鴨作為古代宮廷的美食,自然有很多講究,正宗的烤鴨首先選材很講究,鴨子是經過特殊“填食”餵養的,鴨飼料也是特製的,然後做法由專人用掛爐或者燜爐法烤制,保證味道,最後吃法也有講究,一般都是加一些蔥條,黃瓜條,用薄餅卷在一起,蘸點甜麵醬來吃。當然,也有蘸白糖,蒜泥的吃法,總之全看個人喜好。

現在的北京烤鴨已經成為了北京甚至中國的一道特色名菜,據說周恩來總理也十分愛吃北京烤鴨,如果有時間,各位小夥伴們也可以去品嚐一下,畢竟,這可是“國家級”的美食哦。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北京烤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