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以後做什麼能夠對職業發展、薪資提升有幫助?

下班以後做什麼能夠對職業發展、薪資提升有幫助?

下班之後的時間,有的人刷劇打遊戲,有的人保持學習狀態……有的人辛辛苦苦幹了好幾年,還拿著微薄的薪水,有的人卻好像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有人問為什麼同學之間畢業5年差距這麼大,不就是下班之後的這4-5個小時造成的嗎?量變引發質變,幾年之後,真的會不一樣。

我在一家不提倡加班的公司上班,所以我每天6點準時下班,之後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本篇回答,我將來說一下我下班後做的事情以及我如何分配時間,達到時間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我對自己的下班後的時間支配分為:

1. 閱讀

2. 學習

3. 輸出

一、閱讀

人為什麼要閱讀?很多人因為閱讀這件事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不去做。但事實恰恰相反,閱讀給人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我記得在外網上,有位網友曾經對於“人為什麼要讀書”這一問題給出了非常精闢易懂的回答,他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其中大多數因為時間久遠,我已經忘卻了,但其中有一些已經成為了我的血肉。我想,閱讀對於我,應該也是這樣的存在。”

我們閱讀,並不僅僅是為了接受知識、通過考試,找尋更好的工作機會。更加重要的是,在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找到我們如何更好生活的歸屬。

當你遇見困難或者選擇而猶豫不決的時候,你曾經讀過的某一本書裡的某一個觀點,正好可以解決你眼下的困境,或者幫你解開內心的不快,讓你變得更加豁達、愉快,這才是閱讀能給你帶來的最大好處。

人的一生,過得好不好,或許受到金錢、家庭以及人身境遇的影響,但上帝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無論發生什麼,最重要是看你有沒有悟性,能不能看得清楚前方的路。

而閱讀,正好可以幫你增長悟性,擦亮雙眼。

二、學習

我們小的時候,總是不願意去上學,我們為什麼要被迫去接受書本上硬邦邦的知識?為什麼要接受痛苦的應試?

長大以後才知道,在學校接受教育,最終目的不是讓我們學習知識,而是為了讓我們掌握學習知識的能力。即使日後離開學校,我們也能依靠這種寶貴的能力,增長才能,不斷進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踏入職場的我們,應該學點什麼呢?

給大家三個有用的方向:第一個是增長你目前職業的相關技能或者在這個方面擴展,比如你原本是個平面設計師,但是你不斷學習,後來拓展成為一個UI設計師;第二個是你想轉行,就學習新領域裡的東西,有人說這個很難,其實一點也不難,大不了你出點錢去外面報個班就都解決了;第三個是你 感興趣的,有人說,我真的不知道應該學什麼。那就請你學你最感興趣的東西吧,別管有沒有用,請學習吧!

三、輸出

每個人輸出的方式不一樣,比如我是個寫東西的人,那我就喜歡用寫作來輸出;有些人是設計師/插畫師,可能會用圖片來表達,請用你想用的方式就可以了。

拿我自己舉例子,下班後,我一定會留出一些自己寫東西的時間,可能是整理讀書筆記,寫一些感悟;也許是寫一些自己的經驗體會然後發佈到網上,不一定有人看,但就是給自己一個交代和產出。

寫東西這個事情雖然一氣呵成最好,但是也不要太強求,如果今天寫不完,就先放一放,明天繼續寫。

接下來說說時間分配的問題。

首先是閱讀,閱讀的成本是很低的,不一定要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看。所以我會利用地鐵上來回總共兩個小時的時間來閱讀。我的讀書工具是kindle,看到好的觀點或者句子我會標註下來,然後每天回家之後整理導出在自己的文檔裡。

在地鐵裡閱讀,多少都會受到一些人群擁擠或者站不穩的情況,會有點分心,但是時間久了,習慣就好,閱讀也會變得很高效。

再來是學習,我每天給自己的學習時間,是45分鐘。比如我學習PS,那我就在網上買視頻學習,15分鐘一課,45分鐘能學2課,邊學邊記筆記,有時會停頓重看一遍某個操作,完了再用20分鐘回顧以下筆記,今天的學習計劃就完成了。

有些小夥伴可能回家之後就只想休息了,根本幹不進其它的事情。其實也可以晚上早點睡覺,早上起來學習,效率會更高。全看你自己啦!

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