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发生了这些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家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教育分层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发生了这些变化

首先是教育机会。改革开放以前,教育因为文化大革命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倒退。1982年,中国孩子的平均受教育年龄是5.2年,31.87%的中国人是文盲,31.94%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小学教育,大学入学率仅为0.68%, 1978年的数据更是惨不忍睹。2015年,中国人的受教育年限达到9.08年,文盲仅为5%,13.34%的人口拥有大学以上的学习经历,大学生增长了12.66倍。从2015年到2018年,这个数据还在增长,每年1000万的高考考生为中国的人力资源增加了很多基础数据,绝大多数孩子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发生了这些变化

其次是教育质量。随着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教育质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师水平越来越高,教学手段越来越多。以大学为例,这些年大学盖了很多高楼,每一所大学都有漂亮的教学楼,,数以亿计的实验设备出现在大学校园,培养了很多大师,中国的大学老师开始在世界上崭露头角。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学校开始冲刺世界第一阵营。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清华24,北大39,中国六高校进入前50,创造了历史最佳的记录。

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发生了这些变化

最后是令人担忧的教育分层。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开始出现在各个场合,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共识。教育分层是从娃娃开始的,越是豪门越是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精力和关系去教育孩子;一方面是寒门子弟没有上好小学的机会,一方面是豪门子弟享受优质教育的同时还在外面上了很多辅导班;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和部分老师的唯利是图让寒门子弟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寒门子弟考上北大清华成了新闻。教育资源向少数人集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我们还是要呼吁教育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