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劉慶邦先生新城區開講

11月26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屆聯合會主辦,自治區作家協會、內蒙古昭君文化研究會、新城區委宣傳部協辦的《北疆講壇》邀請到著名作家劉慶邦先生作題為“文學與生命”的講座。講座吸引了眾多領導幹部及居民前來聽講。

著名作家劉慶邦先生新城區開講

著名作家劉慶邦先生新城區開講

劉慶邦先生曾當礦工、礦務局宣傳部幹事,《中國煤炭報》編輯、記者、副刊部主任。現為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著有長篇小說《斷層》《遠方詩意》《平原上的歌謠》等五部,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走窯漢》《梅妞放羊》《遍地白花》《響器》等二十餘種。短篇小說《鞋》獲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神木》獲第二屆老舍文學獎。根據其小說《神木》改編的電影《盲井》獲第53屆柏林電影藝術節銀熊獎。曾獲北京市首屆德藝雙馨獎。

劉慶邦先生比較重視語言,在他的小說中,語言樸實、準確、自然,有味道,有他自己獨特的個性及烙印。劉慶邦先生對自己的寫作,有著多數作家缺少的較為明確的職業定位,那就是“關注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這一轉型期農民工的生存狀態”。這實際上是極具風險的,但令人欽佩,在《紅煤》後記中他寫了這樣一句話:“煤礦的現實就是中國的現實。”做煤礦報道記者這個職業,讓劉慶邦開闊了眼界,讓他能站在一個較高的角度去回望生活。當談到為什麼要堅持時,他說,“礦區大都在城鄉接合部,礦工多數來自農村,他們脫下農裝換上工裝,就成了礦工,收入比農民高,但代價也更高,他們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徵都還是農民類型的,他們對中國的貢獻是巨大的,這個由七百多萬人支撐起來的群體,為中國提供了67%的能源,但他們的內心世界卻被忽視了,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話語權……我曾經看過一份礦工與礦主籤的合同,上面白紙黑字寫著:“若出現意外,一隻指頭賠償50元”。

劉慶邦先生在講座中也以他獨特又親切的語言風格為聽眾講述了一段段樸實的故事,講述在新中國剛成立時期他的家庭狀況,講他那為一家老小不餓肚子而奔波的母親,講他那雙腿癱瘓的弟弟……

聽眾們都聽得入了迷,彷彿一同回到了當時那段艱苦又堅韌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