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98岁老汉,80年专卖“稀罕物”,靠此给3个儿子盖房娶妻


文字记录百姓故事,镜头扫描多味人生。大家好,我是头条号“城乡扫描”,感谢你点击阅读我的图文作品!好高骛远是人生的大忌之一,就拿赚钱来说吧,最怕的就是大钱赚不来,小钱不想赚。其实靠赚小钱,照样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四村,98岁的闫世相老人,一生就是靠赚小钱,养大了儿女,还给3个儿子盖房娶妻的。图为闫老汉坐在家中休息。

闫老汉卖的都是城里超市和农村商店里几乎没有的“稀罕物”,说具体一点就是小百货,闫老汉从事的职业也就是被人们称为的“货郎”。闫老汉从17岁开始入行,那时是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特制的箱子,里装满各式各样小百货,走街串巷兜售。闫老汉经历了从挑着扁担,到推着小车,再到赶四集摆地摊,这一干就是漫长的80年。图为闫老汉在本镇黄墩大集上,和老主顾交谈。

这是闫老汉的小儿子闫夫江。说起父亲的人生经历,闫夫江一脸的自豪,他说:“我很敬佩父亲。虽然他一生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撑起了我们闫家。父亲很能干,他凭着自己的本事,不仅自己成了家,还帮着我的几个叔叔介绍对象,帮他们盖房子,也帮我们兄弟三人盖了房子,娶了媳妇,还把我姐姐风风光光嫁了出去。”


闫老汉家里有一个“百宝箱”,“百宝箱”里的一些东西堪称“稀罕物”,从妇女喜爱的针线,男人喜欢的玉石烟袋嘴,到孩子喜爱的泥口哨、铁皮口哨、小皮球、砸炮、泥人、弹弓等玩具,应有尽有。有些小物件,如今在超市里的确买不到,比如说改锥、顶针等。图为闫老汉在回忆自己80年的货郎生涯,他90岁的老伴躺在炕上,不时帮助他补充一些情节。

这是闫老汉准备出售的镀铜顶针,也许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是干啥的,在此“城乡扫描”不妨给大家普及一下:顶针又叫顶真,是以前民间常用的缝纫用品,一般为铁制或铜制。箍形,上面布满小坑,使用时套在中指用来顶针尾,以免伤手,而且能顶着针尾使手指更易发力,用来穿透衣物。顶针各地的叫法不同,有的地方叫推杆、镶针、中针、托针等。

2014年,当地一家媒体到黄墩镇赶大集,无意中发现时年94岁的老货郎闫世相。经过深入采访后,用一个整版的篇幅,讲述了《94岁货郎闫世相》的故事。报纸发表后,闫老汉一下子成了十里八乡的“网红”。莒县、五莲、东港区的很多摄影师都追随到大集上,用长枪短炮记录下老人赶集卖小百货的瞬间。这张报纸也成了闫老汉最钟情的收藏品。图为闫老汉展示他珍藏了4年报纸。


随着岁数的增大,老人的耳朵也背了,这两年才没有上街摆摊。但老人闲不住,几乎天天要把他的“百宝箱”拿出来翻翻,借以怀念过去80多年的人生时光。一个人,把一件不起眼的事,一做80年,的的确确不简单。可闫世相老人做到了,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平民英雄。请读者朋友们给98岁的闫老,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