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設備開發,老手和新人都有參考價值的設計檢查確認表

自動化設備開發,老手和新人都有參考價值的設計檢查確認表

一、規劃

1)□是否真的有製作意義,目標是否切實可行

2)□技術規格(性能、大小、重量等)是否滿足要求

3)□製作費用、製作期限是否合適

二、功能

1)□是否可實現目標所設定的功能

2)□必要的功能是否都考慮到了

3)□是否考慮了機械所要求的動力源,信息源、信號線和控制機器等裝配問題

三、機構、結構

1)□機構與結構是否滿足功能要求

2)□是否採用了最合適的機構

3)□是否採用了最簡單的機構與結構

4)□力的作用線是否形成封閉迴路

5)□平衡性是否良好,結構是否美觀

6)□力線作用迴路上,結構尺寸是否與作用力大小成比例

7)□軸的迴轉方向以及手柄、襯套的動作及方向是否正確,是否明確做了圖示

8)□空氣、油液的流動方向是否正確,是否做了圖示標註

9)□是否考慮了振動問題(是否避開了共振點,對振動系統相異的部分是否已加以固定)

10)□對高速回轉部分的考慮是否周到全面(因噪音、離心應力、油的攪拌等產生的損耗和發熱)

11)□對於平面度不良部位的安裝,是否討論了用3點式安裝法

12)□對負荷問題是否不僅從驅動側方面做了考慮,而且也對零件的重力及慣性力方面的影響做了研究、考慮

13)□對配線、配管是否採用了合適的固定

四、與外部環境的關係

1)□是否抵抗外部條件的影響

2)□是否對高溫、低溫、沙塵、腐蝕性、振動等做了考慮

3)□是否考慮了伴隨溫度變化而產生的長度變化及間隙減少

4)□對大氣條件下的滑動部、調整螺旋部等的生鏽問題是否有所考慮

5)□是否有因積水而產生凍結破裂的危險性

6)□對周圍的影響是否允許(振動、噪音、發熱)

7)□是否安置在能夠利用的空間之內

8)□移動及動作時,與周圍是否有干涉現象

9)□所利用的設備(水、空氣、電力)是否可及時滿足要求

10)□對安全、防災等是否做了周密的考慮

五、形狀

1)□形狀是否滿足功能要求

2)□是否採用了最簡單的形狀

3)□其形狀是否具有加工的可能性

4)□其形狀是否便於組裝及拆卸

5)□零件形狀、孔形狀、凹部分是否合乎規範

6)□是否為適應操作的最佳形狀

六、強度

1)□是否保證了靜力學強度及疲勞強度

2)□彎曲變形是否沒有問題

3)□帶有電動機等強制振動要素的機械,其機械的固有振動頻率是否高於強制振動頻率

4)□力線作用迴路上,結構尺寸是否與作用力大小成比例

七、尺寸

1)□尺寸是否遺漏

2)□是否有重複的尺寸

3)□其尺寸是否可行(要考慮到加工性)

4)□對倒角(C)及圓弧過渡(R)是否做了指定

5)□是否檢討了C、R處的配合零件的相應尺寸

6)□是否儘可能採用了整數尺寸

7)□配合的指定是否合適

8)□(與相關零件的)關聯尺寸是否合適

9)□是否已採用製圖法對關聯零部件的相互關係進行了檢查(間隙、干涉、機罩的開閉、檢查、加潤滑油、調整等)

10)□是否正確記入了用於固定、搬運時的尺寸

11)□是否記入了可動部分的行程(動作範圍)

12)□銳邊、稜邊、形狀複雜、厚度變化大的零件,由於淬火等易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及裂痕,為了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是否對過渡圓弧的大小做了考慮

13)□尺寸的記入方法是否合適(考慮累積誤差)

14)□累積尺寸是否無誤

15)□是否標出了整體尺寸

16)□是否正確地表示了佔有空間的大小

17)□是否考慮了公差(尺寸的允許誤差)

18)□是否有不必要過嚴公差要求(幷包含配合公差)

19)□對錶面粗糙度是否做了指定

20)□表面粗糙度是否合適,是否有要求過嚴現象

21)□是否考慮了形位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圓柱度等)

22)□所設公差是否合乎製作誤差及組裝誤差要求

23)□是否考慮了加工基準面

八、重量

1)□重量是否滿足基本性能要求

2)□零件的重量是否限制在適合搬運的20kg以下

3)□20kg以上的零件是否配置了吊裝結構

九、材料

1)□機械性質(拉伸強度、剛性、硬度、比重)是否合適

2)□溫度變化時,是否也能充分滿足強度要求

3)□是否不至於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熱膨脹

4)□加工性能(切削性、焊接性、延伸性)是否沒問題

5)□對有導電性、導熱性要求的場合,是否指定了表面處理

6)□對鋼鐵材料是否考慮了熱處理問題

7)□是否考慮了儘可能從庫存品種選擇材料

8)□沒有庫存品的場合,所選擇的材料是否能弄到手

9)□是否無意中指定了特殊的材料(高價、無庫存、加工性能差)

十、加工方法——鈑金、焊接

1)□是否可以彎曲

2)□能否焊接

3)□焊接指定有否遺漏

4)□焊縫處是否對聯接螺母等有干涉現象

5)□是否考慮了焊接變形

6)□是否考慮了鈑金公差

7)□是否考慮了防止應力集中問題

8)□是否沒超出鋼板的規格範圍

9)□是否考慮了鋼板厚度的統一性,以及使用扁鋼及型鋼

十一、加工方法——切削加工

1)□機械加工是否可能

2)□是否考慮了用什麼樣的機械加工問題(用現有設備加工是否可能)(是否有未經驗過的機械加工之處)

3)□是否考慮了刀具的形狀及尺寸

4)□是否考慮了在凹處設置圓弧R的問題

5)□是否在凸處要設置倒角C

6)□精加工符號是否合適,記入有否遺漏

7)□精加工要求是否過於嚴格

8)□尺寸公差能否降低

9)□形位公差能否降低

10)□對滑動面、油密封及墊圈等部位是否採用了合適的表面粗糙度

11)□是否考慮了加工順序

12)□加工是否可從同一方向進行

13)□尺寸的指示方法從加工方法、加工順序的角度看是否合適

14)□是否夾緊餘量

15)□是否考慮了加工基準面的問題

十二、加工方法——熱處理

1)□材質是否合適

2)□對淬火的深度、硬度等是否做了指示

3)□是否指定了淬火的範圍

十三、加工方法——表面處理

1)□是否有必要進行電鍍或塗漆

2)□對電鍍、塗漆部位的指定是否合適

3)□是否注意到了生鏽的問題

4)□採取了哪些防鏽措施

十四、裝配、拆卸

1)□是否能組裝

2)□是否留有工具作業空間

3)□拆卸是否可能(對靜配合部分是否能拆卸)

4)□拆卸時,必須要更換的部件是否做了考慮

5)□油密封、防塵密封、O型圈等在組裝與拆卸時,是否不至於損傷

6)□是否能從部件單位進行組裝拆卸(對部件交換時的作業順序、拆卸餘量、拆卸空間是否做了考慮)

7)□是否考慮了組裝調整的問題

8)□是否妥善處理了由於加工、組裝等造成的累計誤差問題

9)□是否可按零件號碼的順序進行組裝

10)□是否能減少維修保養時的工具種類

11)□底維修作業上必要的一起能否連接得上

12)□是否已用圖示法對維修作業時的人體動作姿勢進行了確認檢查

13)□維修性是否良好

十五、檢查

1)□對指定的精度能否進行檢查確認

2)□是否研究了使用什麼樣的檢查器具的問題

十六、搬運、安裝

1)□是否考慮了放置場所

2)□是否考慮了怎麼搬運的事

3)□是否考慮了門的寬窄、通路、吊車、天棚的高度以及用手拿起的重量等問題

4)□是否考慮了拆卸輸送的場合下,對所有零件的搬運問題

5)□是否檢查了產品和零部件的包裝以及放置形式的問題

6)□重心得位置是否合適

7)□是否考慮了現場安裝

8)□地面是否足以承受載荷

十七、機械要素

1)□使用的機械要素是否滿足設計性能要求

2)□是否考慮了機械要素的通用性問題(特別是彈簧、齒輪)

3)□對購入零件的庫存品有無及交貨期問題是否做了確認

4)□沒有庫存品的場合,實際上是否能弄到手

十八、電氣要素

1)□電機的動力是否充分

2)□是否留有配線空間

3)□是否採取了對噪聲、干擾等的處理措施

4)□接地是否良好

十九、操作性

1)□是否考慮了人的體格和作業空間移動空間的問題

2)□是否考慮了最大操作力、最合適操作力的問題

3)□手柄等的操作方向與人的習慣是否和諧一致

4)□是否考慮了視覺角度等問題

5)□對明亮度、溫度、音響等方面的舒適性是否做了考慮

二十、安全性

1)□是否考慮了稜角割手以及碰傷、掉落、引火、爆炸、開裂、火災、人體捲入等問題

2)□是否考慮了避免操作員與高溫部接觸的危險性,以及具備了緊急脫離性能、升降性和安全閘等措施

3)□是否存在由於燃料配管及油壓配管的鬆動、損傷而產生的洩漏、或者由於電線短路而發生火災的危險性

4)□有否安裝有作業時的照明裝置

5)□帶輪、傳動帶等可動部是否設置了防護罩

6)□為了防止組裝差錯、調整差錯、操作失誤等問題是否設定了相應的防止措施

7)□是否設置了誤操作、不良情況發生時,機械可自動停止於安全部位的自動保護裝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