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10.24 我想你应该会记住这一天

10月24日,联合国日,是1947年联合国大会为纪念《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和联合国正式成立而确定的节日。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10月24日,1024是2的十次方,二进制计数的基本计量单位之一,程序员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就像是一个个1024。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10月24日,是历时14年,投入1000多亿,创造了400多项专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的日子。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港珠澳大桥历时14年,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技术在支撑呢?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铁之后的又一世界级基础工程。历时14年,投入1000多亿元,获得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00多项

等,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经历波折:向荷兰“取经”失败

在港珠澳大桥动工初期,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曾想购买荷兰的一项专利用于海底隧道建设。但是,荷兰漫天要价15亿,在屡次谈判后,总工程师及团队放弃专利购买,决心自主研发港珠澳造桥、造岛技术。通过自我攻坚、快马加鞭,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突破了各项难题,最终研究了一套新的属于自己具有自主研发专利的造岛技术。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海底沉管隧道关键技术一直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如若要从荷兰引进技术或合作,要支付很高昂的费用,且部分技术对我国施行封锁。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水下近50米建设深埋沉管隧道,在国际上被视为“技术禁区”。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港珠澳大桥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超长外海沉管隧道、海上人工岛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港珠澳大桥为我国交通行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港珠澳大桥:Nothing is impossible

港珠澳大桥除了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也成为许多做法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解决了便利通行的问题,让三地人和货物得以交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专利达400项之多,7 项世界之最。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中国再次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