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2018:被政策托起的港股IPO繁榮

​2018年是港股的豐收年。給港交所帶來這一成績的正是港交所於4月30日生效的上市制度改革。

收官2018:被政策托起的港股IPO繁榮

(圖/視覺中國)

《財經》記者 吳海珊/文 陸玲/編輯

2018年是港股的豐收年。

這一年,不論從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數量還是籌資額來看,香港都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根據港交所發佈的數據,截止12月14日,港交所IPO募集資金2778.5億港元,上市公司207家。

經《財經》記者在港交所上市日曆查閱,截止12月31日的半個月裡,還有11家公司在2018年裡在香港上市。加起來,2018年共有218家公司在香港上市。

而在2017年,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是160家。那年港交所在IPO數量排名上跌出了前三名。

繁榮的IPO

2018年,給港交所帶來這一成績的正是港交所於4月30日生效的上市制度改革。

港交所把這次上市制度改革成為“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根據新的上市規則,港交所允許三類新的公司到港交所上市:1、“同股不同權”類公司;2、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3、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的大中華及海外公司。

新上市制度的執行給港交所帶來大量的新IPO項目,並推動港交所登上證券交易所的頭把交椅。

根據港交所發佈的截止12月14日的數據,2018年有28家新經濟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IPO集資額1360億港幣,佔到了港交所同一時間全部募資額的一半。截止12月14日,港交所IPO共募集2778.5億港幣。

2018年,香港市場最大的IPO項目是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募資金額588億港幣。第二大IPO項目是7月份上市的小米集團,融資426億港幣,也是2018年全球第三大IPO項目。

小米之所以能夠在港交所上市,正是因為港交所新上市規則。同樣的得益於此的還有美團點評。2018年9月,美團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331億港幣。美團是香港第三大IPO項目,全球第七大IPO項目。

小米和美團兩家公司共募集資金757億港幣,佔到2018年香港市場集資總額的27%。

在此之前,同樣同股不同權架構的阿里巴巴,因無法在香港上市,而轉戰美國。

上市新規之後,共有6家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包括不在統計之列的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12月24日在香港上市。

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統計,在港交所的前十大IPO項目中,有三家是生物科技類公司:平安健康、藥明康德、百濟神州。生物科技公司的籌資額超過了金融業。前者佔全部籌資的13%,而後者佔8%。

2018年,還有2家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獲批。

後市之難

港交所的政策紅利雖然推動了IPO的繁榮。但是上市之後的日子並不好過。

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統計,由於市場情緒轉淡,2018年下半年,73%的主板上市企業獲得超額認購,而上半年為100%。尤其是在7月,33%的主板上市企業認購不足。

小米集團正是在7月上市的。

不僅如此,新股上市之後的表現也不太好。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統計,2018年前20大IPO中,95%的企業當前的股價低於IPO發行價。

富途總經理鄔必偉對《財經》記者表示:“2018年上市的大環境不太好,全年大概有93%的資產都是下跌的。”

2018年的港股,走出了一個一路向下的跌勢。恆生指數從2018年1月底的高位33484點,跌到目前的25504點。尤其是6、7月份之後,恆指加快跌勢。

連港股龍頭騰訊控股(HK0700)也下跌了30%左右。騰訊從2月初的高點475港幣跌至目前的310港幣。

“新股跌一點很正常,不如騰訊那麼穩定。”鄔必偉說。

因為這樣的行情,上市首日“破發”也成為港股市場的常態。

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統計,2018年港股市場有32%的新股首日破發,尤其是在傳統淡季8月,這一比例甚至達到63%。新股的破發造成了新股首日平均回報下降至1.2%。

而同期,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新股首日破發率則為28%。

其實,港交所在2018年也對上市定價規則做出了修改。不過這一改變沒有像上市新規那麼吸引人眼球。

2018年2月2日,港交所發佈了兩份指引信,其中一份是關於首次公開招股靈活定價的,目的是避免撤回機制所造成的成本及延誤,便利新股上市。

這份指引信主要包括:1、上市申請人可選擇採納靈活定價機制以釐定首次公開招股的股價,而機制並非強制性;2、上市申請人可將首次公開招股的最終發售價下調,其下調幅度不得超過指示性發售價或指示性發售價範圍下限(範圍的上下限從下限起計,須在30%以內)的10%。

不過,新股股價的下行,除了跟大環境相關之外,跟公司本身也有關係。

“前幾年對創業企業或者是新經濟企業,私募投資很活躍,給的估值相應就會高,現在這些公司發展到了成熟階段,要IPO的話,受各方博弈的影響,會形成相對比較高的定價。”安永中國區科技媒體行業審計服務合夥人李康表示。

“生物科技公司基本上不賺錢或者是虧損,所以上市以後也有可能下跌。”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何兆烽說。

儘管如此,在2019年可能仍然有不少的公司會繼續上市。

“我瞭解到的2019年要上市的公司還不少。這些公司到了中後期,估值較高,從二級市場直接融資相對容易一些。預計未來會出現一波集中上市潮。”鄔必偉對《財經》記者表示。

安永則樂觀預計,2019年香港IPO的融資額會達到200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