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如何高效地推動課堂進度?


數學教師如何高效地推動課堂進度?

給你一個學期,讓你教完一本數學教材,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可以想怎麼教就怎麼教?too young too navie!

上慢點吧,不大容易。一個學期通常按20周計算,期末考試用掉1周,兩次階段考合計用掉1周,法定節假日至少用掉1周,樂觀估計還剩17周;一週按7節課算,總共約有119節。一本教材,以八年級上冊為例,根據教師用書上提供的參考課時,整本書的正課所需共57個參考課時。平均下來,你有兩節課的時候,來完成1個參考課時的內容。看起來挺充裕,但這是極其理想的結果。真實的工作中,課堂時間被“磨損”的機會多了去了,不說別的,光是因為大課間學生被拖延回課時,我就平均每週被“磨掉”至少30分鐘的課堂時間。

上慢點不行,那上快點可以了吧?還是不行,你得問問學生能不能跟得上。對於我們自己而言,要把一個章節的邏輯梳理出來,不到一節課的時間就可以做到,但是學生聽了肯定是雲裡霧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需要把知識點揉碎,配上案例和習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體驗和練習,這意味一筆不小的時間成本。有的學校分了快班和慢班,遇到快班的學生還好,稍加點撥學生就能反應過來,但是學校對快班的學生往往會有更高的期待;遇到慢班的學生就有點想哭,很多時候力氣花了,學生還沒反應,有時好不容易懂了一點,過兩天再提起,又忘光了。

由此可見,提高課堂進度的推動效率,對我們來說是一件不可忽視的任務。

教學有兩大任務,一個是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點,另一個是幫助學生建立應試技巧。前者關乎學生實力的提升,後者為了適應當前現實,相比之下,前者更為基礎和重要。

從本質上看,我們在教學中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溝通影響學生採取行動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是我們與學生持續溝通時間最長的平臺,因此自然應該是我們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點的主陣地。

從這個角度看,課堂進度的推進效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在同一個知識點的學習用時更少,像我過去常常遇到的窘況,就是自己辛苦兩節課講完的內容,同事只花了一節課,而且效果還更好,明顯效率比我高;另一個是同一段時間能兼顧的學生更多,有的教師一節課下來,還有一大堆學生沒掌握,只能另找時間補,而有的教師一節課就能搞定一大半的學生,自然效率更高。

那麼,怎樣高效地推進課堂進度呢?

第一個思路,是幫助學生優化思考。

數學的學習,歸根到底是知識點的學習,而學習知識點的過程,其實也是對知識點的思考過程,因此幫助學生優化思考,有助於提高課堂進度的推動效率。

學生要學習的知識點不止一個,它們之間也並非相互獨立,如果只是一味地學,很容易變成知識點的堆砌,思考反而會受到阻礙。更好的選擇,是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結構化的梳理。這點我們可以助學生一臂之力。

數學的教材通常是以章節為單位,來分批承載知識點的;而具體的內容編排,只是教材提供的學習思路,儘管是專家們苦心研究的結果,但如果一味遵守,未必能適合我們的學生。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提取章節的所有知識點,參考教材提供的編排思路,自己有邏輯地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自己的編排思路。

有一次聽一個同事的課,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節。按理說,這節課的重點應該是瞭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但是整節課下來發現,學生一直在做引出概念的應用題,到了最後五分鐘,同事才提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至於判斷概念的練習,只能靠拖堂或下節課了。

同事的做法,的確是遵守了教材的編排思路,但照課堂實操情況看來,不花兩節課是搞不定的。學生花了很長時間思考的應用題,只不過是為了引出概念,而概念本身並不複雜,這無疑是喧賓奪主的做法。其實,如果把整章的的知識點有邏輯地串聯起來,就會發現,要想加快課堂進度有更好的選擇,比如把應用題的難度降低到學生覺得白痴的地步,甚至不需要應用題,因為學生之前有接觸過方程的。

我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點的梳理邏輯如下:

小學的時候,解應用題基本靠列算式;上了初中,解應用題很多時候都會用方程,因為方程能解決的問題更多。

方程的類型很多,我們現在學其中的一種,就是一元一次方程。怎麼理解呢?“一元”就是指一個未知數,“一次”意味著未知數最高次數是1,“方程”意味著它是等式,即有等號。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見到方程,我們常常會有一個衝動,就是把它解出來。什麼叫解方程?其實就是求出未知數的大小,而未知數的大小稱為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原理是什麼?等式的基本性質,具體來說有兩條,一條和加減有關,另一條和乘除有關。

如果全靠直接用等式的基本性質來解方程,有時工作量會很大,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一些解方程的基本技術,包括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併同類項和化係數為1。 學會了解方程,就可以用來解決應用題了。應用題最難的地方,無非是根據題意列方程,所以我們會先把重點會放在這裡。

我當時按照這個邏輯來推動課堂進度,發現有許多內容都可以精簡,練習的時間更加充足,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考也更加自然順暢,要是以前遵守教材,結果常常是學生方程解得糊里糊塗,應用題最後沒多少時間,只能匆匆帶過,哪裡還談得上效率!

如果把知識點有邏輯地串聯,屬於宏觀層面的處理;那麼微觀層面的處理,就是優化對單個知識點的思考。

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的核心思考過程,可以描述如下:

我遇到了一個問題,用過去的知識無法解決,或者可以解決,但解決的成本太大。這時,我經過一番思索,獲取了新的思路,總算成功地解決了問題。問題解決後,我需要對思路進行封裝,保留有用部分,剔除無用部分,從而形成一個知識點。然後,我通過一系列的刻意練習來鞏固知識點,直到能熟練地用它來解決更多的問題,實現知識點的遷移。

針對上述過程,我們有三個策略進行優化。

第一個策略,是花時間解釋問題。

許多時候發現,明明題目不難,可是學生就是對著題目發呆,連好的學生也如此,可是當我一講,他們馬上就大叫:“哎呀,這個條件我剛才沒看到,要不然早就會了!”其實學生不是沒看到,而是沒有逐字讀題的習慣,所以壓根不知道題目提供了什麼。

課堂也是一樣,有時教師辛辛苦苦地組織了一堆探索活動,學生熱火朝天地搞完以後,還是糊里糊塗的,不知道自己做這些幹嘛,純屬聽從老師的吩咐。有時學生則是陷入了探索過程中,糾結某個細節,老師在上面總結了半天的知識點,一個都沒聽進去,這也是犯了把手段目標化的錯誤。

更好的做法,是在開始活動前,先花時間和學生解釋本節課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讓學生帶著核心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這樣更容易事半功倍。這一點教材不一定做的很合適,最好是自己結合學生的情況來設計。

比如最近教的三角函數,北師大版的引入方式,是通過如何科學地判定梯子陡不陡這個問題的討論,過去按照這個思路教,感覺學生還是不明白三角函數的本質所在。後來翻看了人教版,發現它的引入方式,是通過30°和45°的對邊與斜邊之比,來引出任意銳角的正弦,顯然邏輯性更強。

於是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嘗試用這種方式和學生解釋:

我們這一章有個新概念,三角函數,那什麼是三角函數呢?

先看這個“函數”,記不記得我們上次是怎麼理解函數的?函數是一種用來表示兩個變量之間關係的工具。那三角函數用來表示那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呢?

回想一下,對於直角三角形,我們研究過它的兩個銳角的關係是什麼?它們互餘。那它的三條邊之間有什麼關係?對,就是熟悉的勾股定理。

你看,一個是角和角的關係,一個是邊和邊的關係,那麼直角三角形的邊和角是不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嘿嘿,這就要學三角函數了!

這樣解釋完,發現學生在理解正切、正弦和餘弦的概念時,都能帶著邊角關係的意識,做題時思路也更加清晰,速度也相對更快。要是以前,我還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解釋什麼是三角函數,課堂進度自然慢的要死。

第二個策略,是調動更多感官學習。

我們經常反對滿堂灌,滿堂灌最大的弊端,或許是它只能調動學生的聽覺來學習,效率再高也有限。其實除了聽覺,學生還可以通過視覺和活動來學習,如果教師能夠都調動起來,常常可以起到“1+1+1>3”的課堂效果。

比如在講動點問題時,比較偷懶的做法,是自己幹講,最多板書畫個草圖,讓學生自行點在圖中的過程;更好的選擇,是藉助幾何畫板,向學生展示運動的過程,這樣能幫助更多的學生理解問題,效率自然更高。

還有畫三視圖,我以前是直接讓學生做課本的習題,發現有的學生是真的想象不出左視圖的樣子,怎麼講都不行;後來發現一個同事帶著自己兒子的積木來上課,哪個學生不會,直接擺出來一看就明白了,感覺自己被秒殺。

第三個策略,是刻意練習流程化。

知識點從形成、鞏固和遷移,都需要足夠的刻意練習,可以說,這是學生把知識點內化的必經之路。

不過,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利用練習時間。有的學生想一會題目,就喝一口水,或者搞點其他小事,偶爾可以,但一直如此可就影響效率了。有的學生一碰到不會的,就立馬找四周的同學討論,其實也不妥,不僅自己的思路被打斷,還耽誤了別人專注思考的時間。

因此,更好的選擇,是把每一次刻意練習流程化,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問題終將被解決,這樣學生就能安心地調整自己的注意力,專注於練習。

課堂上的刻意練習時間主要有課堂練習和課前小測。我的做法是,把任務寫在黑板上,確保學生能隨時查閱,不需要多問;同時把練習時間分為獨學、討論和點評三個階段。獨學階段要求專注於解題,儘可能減少其他事的干擾,像喝水最好提前做,遇到困難先做標記跳過,延遲處理;討論階段要求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困難,解決完的可以繼續研究題目;點評階段要求專注於聽講,跟上我的思路。學生剛開始也是不適應,過了一兩個星期就慢慢找到練習的節奏,注意力更集中,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優化思考能讓我們幫助學生有效縮短學習知識點的時間,如果想要在同一時間兼顧更多的學生,我們可以做的是,優化學生的行動。

一對多是我們目前課堂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不是對多個學生,而是學生的學習進度很難兼顧。關注了快的,就擔心慢的跟不上;關注慢的,又擔心快的被耽誤了。分層教學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從數學成績水平的角度看,一個班級的學生可以分為優秀層、及格層和後進層。整個年級也是如此,有的學校沒有分層,每個班的三個層次都相對均衡,這給課堂的兼顧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而有的學校分了層,快班的後進層幾近消失,而慢班的優秀層也幾乎沒有,課堂的兼顧工作難度反而降低。

我的選擇是,以及格層學生的學習進度為課堂進度的主線,也就是說,只要及格層的學生基本能跟的上,我就會把課堂進度往前推。這時就會產生兩個問題:對於優秀層的學生來講,課堂進度是相對較慢的,他們難免會多出一些閒置的時間;而對於後進層的學生來講,課堂進度又相對太快了,他們跟不上也是大概率的事情。這時,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優化這兩個層次學生的行動。

對優秀層的學生,我的做法是培養他們超前學習的意識,讓他們珍惜自己的學習速度,力爭用同樣的時間,比別人做更多的事情。有的人可能奇怪:“這個道理優生還不懂?”還真不懂,我就見過不少優秀層的學生,十分鐘的課堂練習,他五分鐘就做完,然後就坐在那裡無聊地發呆,或者找旁邊的同學聊天;過去建議他多找點事情做,他還振振有詞:“我都做完了還要做別的?早知道做慢點!”

就這個超前學習的意識,培養起來也沒省多少時間。個別溝通和集體溝通我都做過,即便優生認同這個道理,到了課堂上還是反覆提醒,才慢慢適應過來。不過,當他們適應過來後,課堂練習時間,我就可以更安心地關注及格層和後進層學生的進度,效率相比之前也提高了。

後進層的學生往往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主動的,另一種是消極被動的。對於前者,我的做法是鼓勵其主動請教別人,要麼是同學,要麼是老師,同時發動班裡的優生,儘可能確保有人幫助他們解答困惑;對於後者,我的做法是鼓勵其調整學習習慣,做好每一件有助於學習的事情,為此,有時可能需要採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優化了學生的思考和行動,課堂進度的推進就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嗎?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和學生的師生關係。

有的教師傾向把權力集於一身,學生做什麼完全由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學生配合的時候,課堂的進度還算快;學生少有牴觸,進度就會受到影響。此時為了進度順利,這些教師往往會選擇採取措施把學生壓下去。他們的課堂進度全靠自己的力量來推動,就像火車一樣,火車整列的動力都來自於車頭,有句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就是這個意思。

有的教師更願意選擇與學生建立雙贏的合作關係,課堂的行動不是由誰說了算,而是遵守一定的原則。他們如果對學生提出一項要求,就會花時間與學生解釋,避免學生產生誤解而牴觸。如果學生的做法更好,他們也會尊重學生的選擇。他們唯一嚴格對待的,就是違反原則的行為,而不是針對某個學生。

這些教師的課堂進度推動,除了來自於自己,還有學生內心自發的驅動力,就像動車組,每節車廂都有自己的動力,這樣一來,不管是10節車廂還是100節車廂,連在一起的速度都不會下降。而火車呢,一個火車頭帶10節車廂和帶100節車廂,速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