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APP個人開發者現在都怎麼樣了

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時代已經過了,遙想當年,喬布斯推出的iPhone4手機轟動一時,甚至有不少人為了買這樣一臺手機去賣腎。谷歌也不甘示弱,在2008年10月份推出了第一臺Android智能機。從此開創了iOS和Android兩大智能手機陣營,而以換殼為王的諾基亞時代也很快退出了歷史舞臺。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之所以智能一方面是由於系統本身的智能,另一方面也源自於手機應用APP的智能。在iOS和Android兩大操作系統發展的初期,市場上急需補全生活中各式各樣有可能應用到的APP,當時的時代除了給了互聯網公司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給個人APP開發者帶來了機會。

由於APP開發在相對於早期傳統應用開發所需要的人力成本低,國內外湧現了一大批的個人開發者。他們通常一個人包辦了從APP產品設計、研發、上架再到推廣盈利。而且不少人從中賺到了第一桶金。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案例,有一個朋友在2013年的時候開發了一款娛樂算命APP,功能很簡單,就是將手指按下屏幕然後假裝掃描指紋,再隨機給出一些命理話語,有點欺騙色彩。而它的盈利模式就是簡單粗暴的廣告。放在今天,或許人們來下載都不會下,但是這位朋友當時靠這款簡單的應用卻賺到了兩三萬元。還有另外一個朋友,當時也是研發了一款壁紙APP,功能也是很簡單,就是一個看圖片的應用(更多的是美女圖),盈利靠的也是廣告,據說當時也賺了不少錢……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案例。因為當時應用市場中APP沒有現在那麼多,很少同類化的問題,另一方面人們剛接觸智能手機都喜歡嚐鮮。

而到了今天,我們似乎很少聽到APP個人開發者這個詞了,那是為什麼呢?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無論是iOS還是Android,應用市場中的APP數量已經是指數級別的增長,大量的大中小互聯網公司的發力也使得APP不僅僅是數量上而且質量上也是飛躍性的發展。個人開發者投入和產出根本沒法和企業競爭,個人開發者更多的只能在一些小的工具類和小遊戲應用領域中去努力,並且毫無優勢。慢慢地,也就只能放棄了。而應用市場方面也給了個人開發者不少打壓,目前越來越多的應用市場只允許企業用戶上架。也有一些允許個人開發者上架的應用市場,但幾乎都會對其開發的APP類型有所限制。個人做電商APP?對不起,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審核必須提交營業執照。做WIFI類應用?對不起,需要使用企業賬戶才能提交上架。另外,還有軟件著作等等……

這麼看來,個人開發者的路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其實目前還有不少個人開發者還在頑強的堅持著,他們的求生慾望超乎你們的想象。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現在往往不是專職做這件事情。他們像普通的IT從業者那樣,白天在企業里正常的上班(晚上說不定也在加班,程序猿小哥的苦相信大家都懂),也會抽時間來做自己的APP,為的也許不是金錢,更多是為了那份自豪感。他們混跡在各大論壇,尤其是像酷安這種APP社區,每天都與用戶直接對話,不斷地改進自己的APP。由於不考慮盈利,他們更加註重用戶體驗,更加註重自己APP是否真的能幫助到用戶,正是因為這份執著,他們也擁有不少粉絲。而盈利方面,大部分是來自於會員費、廣告、或者打賞,即使很多APP做得很優秀,但是收入普遍不多。

雖然個人開發者已經不像過去那麼流行,但是由於心中對APP的熱愛,我相信在很久很久的將來,這樣的一個群體依然會一直存在……

那些年的APP個人開發者現在都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