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個小區的居民厲害了 把樓道門廳改造的和家一樣

杭州这个小区的居民厉害了 把楼道门厅改造的和家一样

最近,每個剛走進杭州西湖區蔣村湖畔花園夕照苑4幢2單元的人都會驚訝:“這哪是小區的過道呀,就像家一樣!”

只見這裡門廳敞亮,窗明几淨,門口擺放著綠植,牆壁上掛著《連連有魚》、《家和》的畫作,走道上還擺放著實木沙發、茶几。有別於許多老小區樓房的門廳,這裡顯得溫暖而明亮。

家住該單元的居民王先生說,以前的大廳燈光昏暗,樓道經常橫七豎八停著自行車和電瓶車,牆壁上到處可見快要掉落的牆皮,水管裸露著,牆壁上到處是汙漬。

杭州这个小区的居民厉害了 把楼道门厅改造的和家一样

樓道改造前。

“在外打拼不就是為了生活更有品質嗎?美好生活先從改善居住環境做起。”王先生與鄰居一溝通,大家一拍即合,說幹就幹。

9月開始,王先生從11樓一層一層走下來,每家每戶敲門,說明來意。大家建起了微信群,眾籌裝修費用。樓道改造,不僅僅是錢的問題,自行車隨意停放的現象也迫切需要解決。但自行車擺放需要空間,門廳通往地下室玻璃門緊鎖,哪來安置的地方?通過召開單元業主會議,到相關部門反應情況、與物業協商等方式,9月18日,2單元居民與物業業委會達成共識,歸還公共空間,並於9月28日正式開始樓道、門廳裝修。

裝修中,一件件讓人感動的事情接連不斷,每家每戶交500元,但裝修公司光裝修費就花了8500元,還要購買樓道燈、拆門、保潔,錢哪夠用?王先生便在群裡喊了一句,“在家的來樓下搬雜物啦”。沒想到,不到幾分鐘就有不少居民下樓,七手八腳地搬起來。後來聽說資金不夠使,還有人主動提出自己幹。大家拿著水桶、桶裡裝著洗潔精、洗衣粉,用鋼絲球擦拭著門框,一位87歲高齡的大爺,拿著鐵錘就幫忙拆門,兩位居民手被玻璃劃傷,簡單包紮一下,一句話沒吭繼續埋頭幹活,整個門廳一派熱火朝天……

杭州这个小区的居民厉害了 把楼道门厅改造的和家一样

樓道改造後。

如今,短短一月不到,原來的髒亂差的樓道門廳儼然換了一幅模樣。通往地下空間的四個門有了新名字,還掛上了門簾:禮讓門、福到門、福來門、家和門。每家每戶自行車和電瓶車也都做了統計,並且實現掛牌停車。每天進進出出,居民紛紛感嘆:“看著清爽乾淨的樓道,心情都好了。”

眼下,2單元的居民們正在商議每個月利用樓道空間開畫展。其它單元的居民看到這裡的喜人變化,也開始取經學習、改造樓道。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個單元帶動多個單元,多個單元帶動整個小區,美麗家園、美好生活已近在眼前。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張橋剛 記者 沈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