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廣義的“中原”是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以及河南鄰近的安徽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省東部及山東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這裡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河南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河南有鄭州(豫A)、開封(豫B)、洛陽(豫C)、平頂山(豫D)、安陽(豫E)、鶴壁(豫F)、新鄉(豫G)、焦作(豫H)、濮陽(豫J)、許昌(豫K)、漯河(豫L)、三門峽(豫M)、商丘(豫N)、周口(豫P)、駐馬店(豫Q)、南陽(豫R)、信陽(豫S)17個地級市和濟源(豫U)1個省直管市。

中國古代在河南建都的城市有鄭州市、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商丘市、南陽市、濮陽市、許昌市、登封市(縣級市)、夏邑縣、偃師市(縣級市)、虞城縣、淮陽縣、新鄭市(縣級市)14個市縣。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綜合交通樞紐,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 ,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是“中國八大古都” 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早在3600年前,這裡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鄭、韓5次為都。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開封古稱東京、汴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後梁、後晉、遼朝、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被譽為八朝古都。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六大古都之一。 夏朝第六位君主姒廑將都城從老丘(今開封國都裡村)遷至西河(今安陽湯陰西河)約35年。商朝第十二任君主河亶甲,自囂遷於相(今安陽東)9年。 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盤庚,在位第十四年,自亳(今河南商丘)遷都於北蒙(今安陽市殷都區),將“北蒙”改名為“殷”。盤庚在位第十五年,營建殷邑。 商朝中期和後期在此建都282年 。安陽殷墟是中國目前為止最早有文獻可考、併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安陽是甲骨文發現地,周易發源地,有殷墟和中國大運河衛河(永濟渠)滑縣段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商丘為六朝古都:帝嚳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興之都、商朝開國之都、周朝宋國之都、漢朝梁國之都、南宋開國之都。商丘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中國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4600餘年的建城史,是炎黃、燧人氏、神農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國重要的古都,建都時間最早,跨度最長,前後共歷1500多年。商丘為上古帝王之都,約在公元前24世紀,顓頊曾建都於商丘。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春秋時楚設宛邑,楚國屬地,全國冶鐵中心,屈原扣馬諫王地,秦楚丹陽之戰發生地,秦設南陽郡治宛城,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范蠡、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歷史名人。三國時期,南陽是諸葛亮躬耕之地、劉備“三顧茅廬”發源地。南水北調,源起南陽淅川。南陽淅川是世界最大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區之一。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起源地,盧、張、範、姚、秦、顧、孟、駱等姓氏均發源於此。作為“中國雜技之鄉”,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012年2月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帝都”。

被稱為中原大地的河南,總共有幾個帝都

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夏朝曾建都陽翟(今許昌禹州)。東漢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東漢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漢朝末代都城。

登封市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王朝定都陽城,即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則因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而得名,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併為登封縣,

夏邑縣,簡稱慄,古稱慄邑,河南省商丘市下轄縣,素有“中國孔祖之地”之稱。夏邑是中國上古古都,華夏祖地,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便有人類生息繁衍,是慄陸氏建都地,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夏商時代屬虞舜之後的虞國,秦置慄縣,周朝屬宋國,漢朝屬梁國,北魏時稱“下邑”,金末取“華夏之邑”之意,改稱“夏邑”,相沿至今。

偃師,洛陽市下轄縣級市 ,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地區,偃師因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東征伐紂在此築城“息偃戎師”而得名,先後有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七個朝代在此建都。

虞城縣,商丘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東部,虞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公元前21世紀,夏禹封舜子商均於此,號“有虞”,後稱虞國。虞城西部的綸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商湯滅夏後都亳(今虞城縣谷熟鎮西南),建立商朝。秦設虞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縣。

淮陽是周口市下轄縣,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曾三次建國、五次建都,據傳原始社會時期,淮陽為太昊伏羲氏和神農氏之都。 夏屬豫州境。禹受命將堯姓封於陳。殷封虞遂於陳。西周初,武王封胡公滿為陳侯,陳為周十二大諸侯國之一。春秋末,楚滅陳。戰國末楚頃襄王遷都於陳,陳為楚都。

新鄭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屬鄭州市,西周時期,新鄭為鄶國。公元前770年,鄭國將國都從鹹林遷到今新鄭溱洧水間,仍為鄭,歷395年,稱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為了區別陝西之鄭縣,將韓之鄭縣改為新鄭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