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当年差一点就更名为“浦东大学”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出于高校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股高校合并和改名之风。由于专业学科性质和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上海海运学院避免了被合并的命运,但更名是势在必行的事了!这主要有下列原因:

一是更名之风到处蔓延,海运学院不能免俗。在那段时期,不要说在上海与海运学院差不多性质和规模的学院都更名大学,如铁道学院改名铁道大学、机械学院改名华东工业大学、水产学院改名水产大学等等,就是同属交通部的四所老校,也都由学院升格为大学。在这种情况下,海运学院作为地处上海的百年老校,不更名就有落后时代或本身存有问题之嫌疑了。

二是更重要的是不及时更名就意味着办学层次低人一等。本来,无论在中国或是在外国,大学和学院没有本质区别,可能也就是专业面或办学规模有所不同。好的学院可能比一般大学还好。如北京著名的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等“八大”学院;上海的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等,再比如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工学院、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等。但在中国,在一窝风升格、更名的情况下,你如坚守,不仅得不到理解,学院师生员工有意见,而且,在中国当时的语境下和人们的潜意识中,学院就是比大学低一个档次。加之新建院校一般都冠名学院,如不及时更名,就会被社会误认为是新办高校,甚至是民办高校呢!

上海海事大学当年差一点就更名为“浦东大学”

三是更名可以带来发展的契机。因为,当时教育部对学院更名大学,有一套评价指标,达到了才能更名。这就意味着,同意更名就等于学校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条件暂不具备,正好可以以此为时机,向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争取资源,加速发展。在上海市和交通部的大力支持下,加上天时地利,学校的努力争取,上海海运学院终于于2004年5月,正式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当年差一点就更名为“浦东大学”

上海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前身)

说起学校更名,还有两件往事值得一提,都是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后期。一是把上海运学院改名为浦东大学。这是一部分思想活跃的老师的倡议。主要想法是呼应党中央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认为,上海的高校都集中在浦西,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经济、文化和科技必将也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想仿照深圳建立深圳大学的做法,以上海海运学院为基础,设立浦东大学。一批中青年教师为此奔走呼号,四处游说,千方百计想促成此事。其中,当时外语系的左飙教授出力最勤。据说,此事已获得上海的高层领导的重视,但是,不知何故,最后无疾而终。我猜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新区和特区的具体情况有别吧。另一件与更名相关的是,为了恢复曾经一度中断了上海高等航海教育,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友会,曾多次正式向交通部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发函,要求将上海海运学院改名为吴淞商船大学,或者将学校的商船学院改称吴淞商船学院。不知何因,这个要求也未能实现。后来,新校落成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作为中国航海高等教育之源的纪念碑落成校园,学校的化学品运输多功能教学实验船命名“吴淞”号,也是对“吴淞”老校友的拳拳之心的补偿和慰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