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季节性产品滞销严重,给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农产品滞销"已司空见惯,网上不断有农民把自己滞销的农作物破损、倾倒、毁掉的图片与视频,看后痛彻心扉:一方面;不仅农民自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奋斗成果付诸东流,造成了社会生活资料的无端浪费.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者却因季节性产品不能及时到位,去购买因资源短缺而提高价格后的同类产品,这种现象再持续蔓延下去,不仅会严重影响供需关系,也会丧失农民对土地耕种的信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个人说出自己微不足道的想法:1每年农作物种植项目与面积,要用精准的市场消费信息作为指导,不能盲目跟风、随波逐流,这方面要注意,农业方面的信息量大、分布广、动态性强,要注意其适时性、更新快的特点。所以及时的对农业方面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分析与研究再指导实践是完全必要的!2建议以乡级为单位建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各村建立农业综合服务点,主要任务是对农作物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包装、统一批发。而且,综合部、点都要配置相应的服务功能,包括:一,全过程跟踪服务功:从选种、育苗、除虫、施肥到防涝抗灾等都要有具体的意见与方案。二,有培训功能:帮助农民学会分析利用各种农业信息和市场信息,学会整合变化发展中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方面的信息,而且每年都要有不同的宏观分析数据提供给农民使用,这样才能避免盲目下种,一窝风抢种。三,指导农民建立自己的农作物品牌、教授工业与商业包装,并传播物流和电子商务方面你知识。三,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到村,务必能通过机动车辆,现在中原地区几乎得到落实,问题是往往村与农民的田地有距离,由于路远收割不便,农作物回到自己的村子,成本已经很高,用农民的话说,“挑回去不够功夫钱”,能到村已经不容易了,所以,进一步到田埂地头,方便季节性作物的在丰收季节的及时回收。四,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鼓励村村有网络相通,乡级单位要有建立网站,及时地把农作物的从播种、出苗、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发布到网络,让批发商心里有数,等收割季节能“对号入座”。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