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标榜自己有底线,却总在这些地方打脸

马路上随便抓一人来问:你是不是有原则的人?十个人里有九个人会说:当然,我可是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

这么说的人,心底里也真心这么认为。

人人都标榜自己有底线,却总在这些地方打脸

那就奇了怪了,世间那么多鸡飞狗跳的互撕,却都是因为至少有一方不断地突破了自己的原则底限,却没有获得预期的回报而引发。

而这些人独自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的时候,很清楚知道自己不能怎样,绝不会怎样。

遇到上司、客户、还未上手的女神、掌握经济大权的另一半,在升职加薪面前,甚至是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上突然空出一个座位面前,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要么认怂,要么扭曲自己。

人们管这种认怂和扭曲叫“破例”,在追求另一半未果的时期,这个破例,叫做“爱”,在职场上朋友圈,叫“情商”。

需要动用破例,基本都是因为有利所图,或是减少自己的利益损失。

这种状态下,利益的输出方往往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底限,而自己,只能将心中的底限一级一级地往下降。

人人都标榜自己有底线,却总在这些地方打脸

在“爱”面前,光认怂的力度是不够的,还得加上扭曲。

先来看看认怂是怎样的:

推测一个人“爱”不“爱”你,是简单的,先大致地了解一下对方的属性,在一个普遍个性标签化的时代,这很容易。因为对方的底限,往往都是:

“我从来回家了就不出门”

“我从来睡前就不聊天关手机”

“我从来就不喜欢看这类电影“

“我从小到大就是这样”

“我在所有人面前都是这样”

“我从来就是个被动的人”

“我从来就是慢热的”

……

还没勾搭上的时候,这些原则仍旧生效,那一般都是在给对方做规矩呢,

能制定规矩的,也一定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别以为ta多么有个性,人家只是觉得没必要为你破例而已。

而且,你越积极,越激发人家生长出更多的底限,多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还是是那么有原则的人。

“以前我生气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接电话的”

“以前我从不收低于500元的花”

“以前我从不主动给人发消息”

……

这是要告诉你,对你,已经很好了,为了你,已经破例了。

此时的你,要是傻点,还真会觉得旌旗在望,以为继续用自己高阶层的破例比拼对方举手之劳层级的破例,必能斩获,这个的实质,就是认怂;

人人都标榜自己有底线,却总在这些地方打脸

扭曲是怎样的?

嘴里咬牙切齿,表面上还得装得很雀跃,一如既往地暖心,不计较,不介意,

这个,就是扭曲了。

一招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才是这类人心中真正的处事法则。

人人都标榜自己有底线,却总在这些地方打脸

当然,并不是天底下的破例,都是这么的功利和虚假,

只有一种情况下,这个破例,才能弥久留香。

那就是:

双方的破例程度,是对等的。

只有这种破例,才会相互激发,互相成就对方,相互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全天下的怨男怨女们在抱怨对方变心了,不像当初对自己那么好的时候,大多都是不知道当初享受着不对等破例待遇时的心安理得,把剧情当成了人生,把客气当成了福气。

独自一人,仰望星空的时候,每个人骨子里都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人,

这个底限内核,其实都是不“劳”而获。

周围的所有人,都是如此,父母爱人,也无例外。

人人都标榜自己有底线,却总在这些地方打脸

每个人获得的所有,都是别人破例所为,针对不同层级的破例,回应相应的破例,才能情商与爱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