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分析认为,养老目标基金的推出将有利于发挥公募基金专业理财在居民养老投资中的作用,目前,公募基金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同时,我国目前公募基金数量超过4000只,风格各异,因此,这一基金的推出也有利于形成专门养老投资的基金产品类别,便于投资者识别选择。根据征求意见稿,养老目标基金作为公募基金的一种,将采用FOF形式,借鉴美国做法,采用目标日期、目标风险等投资策略,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标题一:养老目标基金有哪些特点?

裴蕾:好,欢迎两位的到来,娄总,首先请教您一个问题,过去我们老百姓在养老投资这一块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这次推出这个养老目标基金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意义呢?

娄焱:首先我们是觉得这次的养老目标基金简单的来说它是专门针对个人投资者设计的,能够满足大家养老需求为目的的一类投资产品,之前我们也知道其实养老是一个大家都关注的话题,但是至于能够投资什么,咱们的家庭、个人很多配置资产的时候更多是75%到80%是在储蓄、银行的理财产品,另外20%会投到股票和基金上,基金的比例不到4%,实际上说明大家在缺乏比较好的配置理念或者好工具的情况下,更多把一些金融资产配在了比较无风险、短期的金融工具上面,实际上失去了很多这种获取稳健的长期收益的机会。

我们其实现在到了这个年龄,大家也会说同学聚会,或者是朋友聚会的时候,原来聊的是孩子教育、买房,现在也都在讨论养老比较多,我们也在想,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让大家可以把这个养老金的长期的钱和长期的投资理念结合起来,基金管理公司正好有这样专业的能力和优势,可以帮大家把养老金做一个大类的资产配置,在股票、债券或者一些另类资产之间做很好的配置,然后通过长期的投资,帮大家的养老金获取一些稳健的收益。

基于这个考虑,现在基金行业推出了这样的养老目标基金,实际上就是一站式的简洁的服务,帮助大家可以很快速的去买养老的产品,然后实现你的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这样的目的。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标题二:为何急需发展养老第三支柱?

裴蕾:我们现在看见其实社会各方都在呼吁要加强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但是现在也有一个数据,从2005年开始,其实我们国家每年都在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水平,但是今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10月份的时候就表示过我们国家现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是4万多亿,那么其实可以支撑的月数非常少,才16个月,这样两个数据,胡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意味着什么呢?

胡继晔:这里面的数据实际上指的是我们养老的第一支柱,我们现在养老基金应该是三支柱,第一支柱就是基本养老,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刚才娄总所讲的可能是我们第三支柱,我们的目标基金是我们第三支柱。那么第一支柱目前来看,虽然有这么大的结余,但是它是局部的省份有亏空的,也就是说当期收不抵支了,需要财政补贴。

所以这些累积结余只够发16个月的,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属于我们把全国都统筹起来结余数量很小,而且按我自己的测算,大概到2035年的时候没有任何结余,基本上收不抵支了。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支柱,第一支柱现在费率太高了,你再继续增加对企业是非常沉重的负担,所以主要要发展第二第三支柱,尤其是第三支柱,我个人认为第三支柱的发展,尤其现在推出这个目标基金,将来有可能为我们养老金的亏空,每个人为我们自己补上更丰厚养老金的这么一个待遇。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标题三:养老金融工具如何提供养老保障?

裴蕾: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接下来该培养一种这样的意识,要做一个长期稳健的养老金投入、投资,是不是这种意识方面大家要开始进行改变了?

胡继晔:当然,过去我们都是靠储蓄,储蓄占的比例太高,我们的意识一定要从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来过渡,储蓄是养不了老的。什么才能战胜通货膨胀呢?从长期来看,唯有权益类产品,才有可能从长期来看可以战胜通货膨胀,尤其从美国,美国是从1926到1966年,他们基本上像权益类产品平均收益率大概是10.7%,而非权益类的大概只有3%,包括国债,当然也包括存款。

娄焱:补充刚才胡老师的数据,我这里有一个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比如运作五年以上,满五年以上的债券基金还有混合型的基金,还有股票型基金,过去五年平均年化收益率,像债券型的达到7.82%,将近8%。混合型的基金是13.09%,股票型的主动型基金是14.8%,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印证刚才胡老师讲的打败通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裴蕾:基金能发挥什么样的优势。

娄焱:基金行业是这样,我们因为也在研究海外的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国际先进的经验,我们发现其实个人养老金是有几大属性的,首先它的资金具有长期性。其次它在投资的收益上要求的是长期稳健性。第三个它的投资主体又有一个生命周期性,这几个属性跟公募基金是特别的契合,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资金的长期性,因为养老金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公募基金从成立之初倡导的是长期投资这样的理念,实际上公募基金行业也是一个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践行者。从投资收益的稳健、稳定和保值增值这块来看,公募基金的投资和研究能力应该说这个专业性是得到认可的,能够为个人养老金的长期稳定的收益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那第三块就是投资主体的一个生命周期性,我们每个人年龄不同,然后我们退休的规划也不同,每个人风险收益的承受度也不同,养老金存和取的节奏也不同,根据这些情况公募基金行业一个是在产品设计上创新,我们推出这种目标日期的和目标风险的养老目标基金,这也是美国的一个做法。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在利用IT的开发,包括现在整个大数据的挖掘,我们可以给这些个人养老金客户提供一个量身订作的养老投顾服务,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基于公募基金的特点,在美国也可以看得到,截止到2016年底,美国的DC计划和个人的退休账户这两个养老最大的族群,一共将近15万亿美元的结余里面,50%以上都投在公募基金,都是我们公募基金在管理,公募基金是美国的养老的退休钱最最重要的一个管理者。

回到中国自身的情况来看,因为我们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企业年金到2016年底委托机构投资的钱有2.2万亿,这里面也有超过60%是公募基金在管理,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所以通过这些对比,我们看到公募基金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优秀的投资业绩,还有很好的客户服务能力,跟个人养老金的三个属性,资金长期性、投资收益的稳定性,以及生命周期性是非常好的契合,所以我们希望公募基金在将来个人养老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

裴蕾:确实是这样,不仅像您说的是在美国,其实这些年我们的基金在居民养老金融需求上的探索一直没有停下来过,你看我们到2016年末的时候,我们市场上其实有9家的基金公司已经是发行了13只养老主体的基金,还有就是三家基金公司发行了5只目标日期基金,其实这个探索一直在进行当中,这次养老目标基金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呢?跟之前有什么不同呢?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标题四:养老目标基金有哪些不同投资策略?

胡继晔:用一个通俗的说法,到底什么是目标日期基金,什么是目标风险基金,大家都玩过相机,相机有一个傻瓜模式,所有人拍照的时候大部分用傻瓜模式,目标日期基金就是这个傻瓜模式,这个傻瓜模式是什么呢?比如我在2040年退休,娄总2045年退休的话,我就买一个2040年退休的基金就可以了,娄总买一个2045年的基金,我就按照这个时间就可以了,因为就是说我从2040年开始领养老金了,这叫目标日期基金。另外一种所谓叫目标风险(基金),目标风险(基金)的话就更是,比如我认为应该买风险更低的,以国债为主,或者以指数基金为主。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娄焱:主要是股票资产的比例不同,我们就按高中低三档,主要是股票资产的比例就会从高到低,这样你如果本身觉得我个人风险偏好是比较高风险的,那我就选那个相对高风险的目标风险基金,这样股票资产比例比较高,也意味着你未来的投资收益比较高,所以对于各类投资者,如果你知道自己的风险偏好是什么,你就去买目标风险基金,如果你不知道,那至少知道自己的年龄,知道大概什么时候退休就买目标日期,这样就特别简单地帮助投资者,之前可能太专业了,现在可以一键买进去,能够及早进行你养老金的规划和投资了。

标题五:养老目标基金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运作?

裴蕾:那么对于这个指引当中提出来的形式问题,用母基金的形式,因为之前美国也是用FOF的形式推进,用这个形式的目的是什么呢?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娄焱:因为我自己也一直负责产品研发,所以对产品还是非常有兴趣的。因为我们也知道,养老金投资它的一个核心是资产配置,因为我们各类资产,包括股票债券任何单一资产都有牛熊市的周期,通过资产配置可以降低组合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波动,提高收益,是这样一个想法。那FOF呢就跟这几个特点特别的契合,因为FOF这种形式实际上就是首先是资产配置,因为你通过对不同类别的基金技术投资做大类资产配置了。第二层次又对子基金进行了一个分散投资,所以它实际上是个双重保险,双重的风险管理,第一层通过大类资产配置降低的是一个系统性风险。第二层通过子基金的选择降低的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些非系统性风险,所以通过这两层的风险管理,FOF可以降低波动性,然后提供比较稳健的收益。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用 FOF这种形式来在养老金投资当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我这边也有一个数据,实际上在美国到2016年底,FOF的数量从1990年的20只增加到2016年年底的1445只,而其中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两类FOF达到1.26万亿元,占了70%左右。

另外从资金来源来看,就是有88%的目标日期FOF和43%目标风险FOF的资金来源都是养老金账户,所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FOF也成就了养老金投资,养老金投资也成就了FOF的成长。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标题六:养老目标基金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

裴蕾:其实这是一个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的,对于平衡它的风险和收益方面,胡老师还有什么样的补充呢?

胡继晔:关于风险和收益,尤其我们大家都知道所有人在面对投资的时候,会有一种投资的选择的焦虑症,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所以不管目标日期基金还是目标风险基金,第一先把你选择的焦虑症打消掉;第二由于我们把所有的比如FOF这种模式,使得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把他们自己的专业水准专业性发挥到了极致,所以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

裴蕾:把这个指引做下来之后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问题,不管你从投资策略上选择目标日期策略还是目标风险策略,其实都可以很好地解决现在当下遇到的一些困惑。我们投资人在面对基金公司的时候来做这样一个选择,对基金管理人肯定还是要有一个了解的,所以对于我们的基金管理人来说,需要具备一个什么样的专业的素质,来做到全方位的服务呢?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标题七:养老目标基金对基金管理人有哪些要求?

娄焱:其实现在基金管理公司越来越多了,差别也比较大,尤其是对于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来说,如果你选择了不同的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可能十年二十年以后,你的投资收益差距会非常巨大。所以在选择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的时候,我们在征求意见稿里也能看得到,证监会也对这方面做了非常严格的控制,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里我也提几点可能要关注的事项,首先,就是公司的成立年限和管理经验,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基金管理公司,如果你成立的时间长一些,你的管理的团队、投资的投研团队。

胡继晔:至少有牛熊全经历的。

娄焱:对的,并且投资的风格也已经形成了,已经穿越牛熊市的考验,这样的公司在管理上可能更放心一些,这是我觉得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说它的主动权益的基金管理规模,你像它总规模很重要,但是另一方面就是权益类资产,股票基金的规模,因为刚才胡老师也在说,实际上当你投资的时候,你最后拉长了看,对你的养老金产生贡献非常大的是股票基金,权益类的。所以在在个人做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加大对权益资产的比例,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个比例上要有,因为这个才是你将来产生收益的重要来源。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其次呢,可能时间要长一些,这样才能够更加稳定,就是你的波动小。所以对于一个基金管理人来说,主动股票基金的管理规模体现了这个公司核心的能力,这个很重要。

第三个当然就是业绩了,大家最关注时间长能够拿到一个什么样的长期回报,所以你要考察这个公司,不是短期比如这个月谁在第一名,你要看三年五年甚至十年。

胡继晔:马拉松长跑,而不是跑百米。

娄焱:对,前100米跑得快不代表什么,这是第三点。第四点就是风险管理能力,确实我们的钱本来都是养命的钱,所以你一定要投到一个放心的公司去,它的风险管理能力原来有没有出现过风险事件,它的风控流程、制度、文化是不是很健全,这个很重要。

第五个,客户服务的能力,因为现在当个人的第三支柱打开以后,基金公司面对的是海量的个人老百姓客户,我们现在服务的是5000多万客户,但是整个行业当然更多,可是一旦第三支柱引进以后,我们服务的是海量的(客户),这时候我们是不是有能力为这些老百姓做好理财的投顾服务,他账户的查询、存取,这很重要,所以你要选管理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的公司,它主动的股票基金以及整体的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业绩比较好,又风控能力强,客户服务能力好的公司。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胡继晔:我再补充一点,尤其比如目标日期基金,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针对不同的客户他们的风险特征,比如说我快接近退休的,那么我的资产配置肯定要债券的会更多一些,像你这么年轻,你的账户里面配置可能股票更多一些。这是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将来这个主要还是要看各个基金管理公司的技术能力,针对你的每个人的风险特征来进行一个你的配置。

另外一个,有时候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将来在他的投资里面也可以要配置一些被动型的,比如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不管你这个里面到底哪些股票,优之或者劣之,比如沪深300,我就是沪深300指数,虽然我是被动的配置,但是我能够取得长期跟股市相当的收益。

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