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就在于这条“隔离带”——军民融合座谈有感

隔离带——这个词瞬间闪入我的脑袋

下午,李总带着副总和监事,来谈实验室军民融合的有关考虑。

介绍完基本情况后,话题不好深入了:他们希望知道能为军队做什么,我们提出了几个方向建议后,他们还是追问究竟能做什么。

由于还有会要开,着急忙慌送走了他们。我禁不住思考,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问题出在哪里?

恍然似乎明白了什么:企业追求的是资金投入产出比、是利润,他们不能在没有明确项目的牵引下开展研究,所以只提供方向是不够的,必须有实在的项目。

隔离带——这个词瞬间闪入我的脑袋!这条带,把军方需求和企业能力隔得十万八千里,企业再有先进技术和优秀产品,也难以研制军民融合产品。

成因及解决办法

隔离带的出现,根本在于军民二元分离的传统体制原因,不是单纯靠一个网站就能解决的事。我认为需要做这么几件工作:

  • 军方需求的项目化、基金化运作。借鉴美国军方的快速创新基金( ),由军队最高层级的军民融合办公室汇聚全军可向社会公开的需求,设立创新基金,鼓励社会参与。
  • 建立起军地沟通协调渠道。发挥国防动员系统的军民融合协调部职能,在军分区、人民武装部设立地区军民融合办公室,承接立项申请,负责向军方各单位承担军民融合职能的部门联系。
  • 开办军民融合研究机构。作为社团组织,广泛招募人才,研究军方需求,调研企业能力及发展,向军地提出咨询建议,辅助各级关于军民融合的决策。

以上述举措,消弭需求不明的隔离带,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向更可靠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