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機構改革方案“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出爐!(附機構設置表)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這次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也是貫穿改革全過程的政治主題。

■改革範圍覆蓋黨政軍群各類組織機構,是職能體系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變革。

■改革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下決心解決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障礙和弊端。


導讀:


日前,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標誌著我區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10月24日上午,自治區黨委召開全區機構改革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對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機構改革是社會高度關注、幹部群眾高度關心的一件大事。根據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我們對廣西這次機構改革進行全面梳理,勾勒出“任務書”、“施工圖”和“時間表”。

(請橫過屏來看)

廣西機構改革方案“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出爐!(附機構設置表)


廣西機構改革方案“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出爐!(附機構設置表)


廣西機構改革方案“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出爐!(附機構設置表)


廣西機構改革方案“任務書”“施工圖”“時間表”出爐!(附機構設置表)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政治決策,是推進黨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是對黨和國家職能體系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變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從戰略全局和事業長遠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這次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確保廣西機構改革的正確方向。

——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更好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迫切需要。

——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推進富民興桂事業的迫切需要。

——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是順應社會主要矛盾歷史性變化、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

——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是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更好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

深化機構改革,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的重要論述和關於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推進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全面開展自治區、市、縣機構改革,優化職能配置,理順職責關係,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提高效率效能,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機構職能體系,促進各方面改革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發揮改革整體效應,切實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紮實推進富民興桂事業、奮力譜寫新時代廣西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我區機構改革總體時間安排

按照中央要求,這次改革的總體時間安排是:今年年底前,自治區機構改革基本落實到位;市縣機構改革方案要在12月底前報自治區黨委審批,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自治區本級新組建部門要爭取在11月底前完成轉隸組建工作。相關職能調整到位之前,有關部門要按原職責落實工作任務。新組建部門要實行集中辦公,以新部門名義對外開展工作。11月15日前,自治區新組建部門掛牌將全部完成。

機構改革的四個鮮明特點

總的來看,這次我區機構改革有4個鮮明特點,這也是自治區黨委對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的總體考慮。

——強化“四個意識”,堅決對錶中央要求。自治區黨委自覺把抓好這次機構改革作為強化“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一次實際檢驗,強調對中央明確要求的改革“規定動作”,不打折扣、不搞變通、堅決落實。

——聚焦發展所需,凸顯廣西特色。在中央改革大框架下,緊扣我區作為沿海沿江沿邊的少數民族自治區這一最大實際,結合我區發展基礎、發展現狀和階段性特徵,在中央允許的權限範圍內,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

——突出問題導向,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發展需要什麼、基層期盼什麼、老百姓關心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著力解決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真正通過改革改出行政效率、改出公平正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注重克服地方主義、部門主義,下決心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中設置、保留、調整哪些機構,配置什麼職能,都是堅持從事業發展需要出發,通盤設計、統籌考慮。市縣改革劃定統一標準,做到標準面前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

機構改革的四大任務

根據中央要求,自治區黨政機構限額為60個,其中副廳級機構佔比不能低於15%,即不得少於9個且必須設滿;中央原則上要求各地預留一定的限額,為長遠發展留有餘地。為此,自治區黨委作了充分考慮和研究,既著眼於全局和長遠,又立足我區實際、圍繞發展所需考慮機構調整和設置。

改革後,自治區設置黨政機構58個,其中黨委機構16個、政府機構42個;正廳級機構49個,副廳級機構9個;正廳級機構比改革前減少了5個,副廳級機構增加了6個,黨政機構總數增加1個,同中央和國家機關保持總體對應,也體現了廣西特色。

這次機構改革的主要任務,集中在4個方面。既對黨的工作機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又大力度調整了政府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進行了大部制功能整合,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突出政治要求,堅決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落到實處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既是這次機構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首要任務,是貫穿改革全過程的政治主題。這次機構改革,在體制機制上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出了許多重大的、實質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有:

一是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對應中央要求,新設了一些黨的議事協調機構,對部分機構的規格進行了調整,部分職責進行了劃轉,更好地加強對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佈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保證黨中央令行禁止。同時將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廳,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外事辦,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審計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育廳,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農村廳。這樣的設置,打破了所謂的黨政界限,把同一件事弄到一塊去幹,既增強了黨的領導力,又提高了政府的執行力,能有效防止機構重疊、職能重複、工作重合。

二是加強歸口協調管理職能,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明確黨委組織部統一管理黨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黨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電影工作,歸口領導廣播電視臺;黨委統戰部統一領導民族宗教工作、統一管理僑務工作。這也是對相關領域、行業、系統工作領導的有力加強。

三是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這方面改革已經先行一步,基本落實到位。

這些改革措施,從制度安排層面優化了黨的組織機構、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具有綱舉目張的統領作用。

——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深化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是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又一“重頭戲”。這次機構改革在轉變政府職能上推出了許多重大舉措,在許多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

一是在完善政府宏觀管理上有重大突破。為更好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這次改革優化了發改、交通運輸、審計等部門職責,重新組建了科技等部門,組建了農業農村、金融等部門,這些都是完善宏觀管理的重大改革,有利於更好的發揮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的作用。

二是在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上有重大突破。組建自然資源部門,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組建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汙染排放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責。這些改革舉措,必將推動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

三是在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上有重大突破。為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老百姓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這次改革組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統一行使市場綜合監督管理和綜合執法等職能,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的歷史性突破。同時,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整合組建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綜合執法隊伍,切實解決多頭多層重複執法問題,減少執法層級,推動執法力量下沉,這對建立健全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四是在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有重大突破。著眼於加強重點領域民生工作,在教育、民政、人社、生態環保、文化旅遊、衛生健康、退役軍人事務、應急管理、市場監管、扶貧開發、醫療保障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領域,加大機構調整和優化力度,組建了一批新機構,為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體系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機制保證。

五是在建設法治政府方面有重大突破。將司法、法制部門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門,將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門。這有利於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司法部門職責,統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事務管理和普法宣傳,推動政府工作在法治軌道上規範運行。

六是在更好發揮廣西特色優勢上有重大突破。這次改革,中央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我們充分用好地方自主權,根據廣西當前和未來發展需要,在機構限額內,因地制宜設置了15個機構,其中完全自主設置的有6個。

組建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就是為了北部灣經濟區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打造沿海發展新引擎。

組建大數據發展局,就是為了更好地推進數字廣西建設,充分利用中國-東盟信息港這一平臺,完善三位一體、聯動發展的大數據發展體系,加快培育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壯大新動能,力求贏得高質量發展主動權。

組建自治區海洋局,就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海洋優勢,培育壯大海洋產業,不斷提升向海經濟競爭力。

組建自治區林業局、人民防空和邊海防辦公室、中醫藥管理局等機構,也都是為了充分發揮我區特色優勢,更好地加強相關工作,做強做大相關產業。

——統籌推進其他各類機構改革,形成黨政軍群協同聯動新格局

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是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鮮明特點和重大創新,也是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實現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的必然要求。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既要突出抓好黨政機構改革,又要同步推進其他各領域改革,強化改革聯動效應。

深入推進人大、政協和司法機構改革。人大、政協的改革主要是完善了部分專門委員會設置,組建了個別新的機構,這有利於人大、政協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司法機構改革已經作出專項部署並在深入推進,要繼續鞏固擴大前期改革成果,進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深入推進群團組織改革。重點是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解決“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問題,進一步優化機構設置,完善管理模式,創新運行機制,更好發揮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紐帶作用。

深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這次改革,全面清理了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在去行政化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改革後,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不再保留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部署要求加快推進,確保如期完成。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要區分情況實施,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公益屬性。

——精心謀劃、壓茬推進市縣機構改革

市縣機構改革是地方機構改革的重要內容,同中央和國家機關及自治區機構改革一起,從整體上構成一篇大文章,中央的“上篇”提綱挈領,自治區的“中篇”轉承轉接,市縣的“下篇”落地落實。市縣機構改革與自治區機構改革同步部署、壓茬推進,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三個關鍵。

一是市縣機構設置總體上要上下基本對應。凡是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明確改的,都要對錶去改;沒有改的,對應部門單位不能隨便改,做到上下貫通、執行有力。自治區政府部門職能劃入黨委機構的,市縣要相應劃轉。涉及應急管理、退役軍人事務、醫療保障等重點領域新組建機構,要上下一致落實到位。要加大機構職能整合歸併力度,加大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合併設立或合署辦公力度,既允許“一對多”,也允許“多對一”。

二是用好自主權。市縣機構限額相對較少,要把好鋼用到刀刃上,真正把為數不多的自主限額用到地方發展最急需、最迫切的工作領域上。

三是著力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要抓住機構改革的契機,進一步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儘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使基層有人有權有物,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真正讓基層政權有足夠的能力發揮作用。

機構改革組織實施的三個關鍵環節

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既要弄清楚為什麼要改、改什麼的問題,還要理清怎麼去改的思路和路徑。按照自治區統一部署,組織實施機構改革過程中,要注重抓好三個關鍵環節和步驟:

——科學制定“三定”規定,切實優化機構職能職責。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在改職責上出硬招,不光是改頭換面,還要脫胎換骨。機構改革中,要把轉變和優化機構職能職責作為關係改革成敗的關鍵,強化部門內部職責和業務整合,對於劃入的職能和機構,不能簡單“攤大餅”,要同現有機構職能職責統籌規劃、科學設計、有機整合,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反應,切實體現設立重組各個機構的戰略謀劃和整體考慮。自治區新組建部門和改革涉及的其他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起草“三定”規定草案並按程序送審報批。各市縣黨委機構編制部門也要加強指導,做好本地區涉改部門“三定”規定的審核把關。通過制定“三定”規定,使部門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和職能配置更加科學合理。

——按時間節點做好班子配備、機構組建和人員轉隸、新組建部門集中辦公和掛牌等相關工作。儘快配備新組建部門領導班子,調整改革涉及部門的領導班子。新組建部門要如期完成轉隸組建工作。相關職能調整到位之前,有關部門要按原職責落實工作任務,確保責任不缺位、工作不斷檔。新組建部門實行集中辦公,以新部門名義對外開展工作。

——強化機構編制管理剛性約束。各級各部門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在核定編制總額內,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加大部門間、地區間編制統籌調配力度。要規範管理合署辦公機構、掛牌機構、議事協調機構、設在機構、臨時機構、派出機構,規範領導職數職級管理。機構改革期間,涉及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調整要嚴格按規定程序報批,嚴禁借改革之機擅自提高機構規格、調整和增設內設機構、增加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嚴禁在編制數據上弄虛作假,嚴禁上級業務主管部門違規干預下級機構設置和編制配備。要加大機構編制違紀違法查處力度,嚴肅追責問責。

確保機構改革蹄疾步穩有序推進

這次機構改革牽涉面之廣、力度之大、影響之深、涉及部門人員之多、觸及利益關係之複雜前所未有。各地各部門必須強化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認真做好改革攻堅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和組織準備,以堅定的決心、周密的組織、有力的舉措,堅決把機構改革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穩,確保改出成效、改出動力。

——樹牢“四個意識”,堅決服從大局。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思想高度統一、認識高度統一、行動高度統一,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自治區黨委統一領導下有組織、有步驟、有紀律地推進改革。要堅持黨性原則和全局觀念,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促改革、盡責任,服從組織安排,接受組織考驗,正確對待利益格局調整,堅決克服地方和部門利益的掣肘,以實際行動當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幹家。

——壓實領導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全區機構改革工作在自治區黨委統一部署下進行,由自治區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負責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黨組(黨委)對本地區本部門機構改革任務承擔主體責任,要把機構改革工作抓緊抓細抓實。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當好第一責任人,既要掛帥,更要出征,部署重要工作、研究重大問題、協調重點。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同配合,齊心協力做好改革工作。這次會議後,各地各部門要立即啟動、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高質量完成改革任務。

——做好思想工作,保障平穩過渡。要密切關注幹部思想動態,深入細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以實際行動擁護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確保改革期間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幹勁不減。要關心愛護幹部,認真聽取幹部訴求,說明情況、講透道理。合併或新組建的部門對來自不同單位的幹部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同語同聲說“一家話”,同心同德幹“一家事”。

——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有序推進。機構改革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必須始終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要嚴明政治和組織紀律,把講政治放在首位,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不搞變通、不拖延改革。要嚴肅幹部人事紀律,嚴禁借改革之機,突擊進人、突擊提拔和調整交流乾部。要嚴肅財經紀律,依法依規管理和處理機構變動涉及部門的資金資產、債權債務,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得借改革之機隱瞞挪用資金或虛列支出、轉移套取資金,不得突擊花錢、巧立名目發放和私存錢物。要加強監督檢查和整改問責,重點督查方案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情況,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列出清單、明確責任、掛賬整改,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確保改革方向不偏離,改革任務不落空、不走樣、不變形。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要做好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工作,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及時回答幹部群眾關心的問題,真正釋疑解惑。要主動宣傳改革的總體思路、主要原則和重大決策,全方位多形式加強正面解讀。要及時跟蹤報道改革進展情況,壯大改革主流聲音,凝聚改革正能量。

背景資料:自治區歷次機構改革情況

改革開放40年來,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廣西的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推進,先後於1983年、1995年、2000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集中進行了六次較大規模的機構改革並取得顯著成效,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我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各項事業的發展。這6次機構改革,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

——第一次改革:1983年。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重點解決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官僚主義嚴重、幹部老化等問題。改革後,自治區黨委工作機構由12個調整為8個。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機構從60個精簡到40個。

——第二次改革:1995年。這次改革主要是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為目標,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改革後,自治區黨委精簡了部門內設機構和人員,工作部門設置7個,另設部門管理機構1個。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機構由原有的65個改設為47個。

——第三次改革:2000年。這次改革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調整和撤銷直接管理經濟的專業部門,加強宏觀調控和執法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水平,進一步完善行政運行機制,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後,自治區黨委設工作部門10個,部門管理機構3個。自治區人民政府共設工作部門、部門管理機構等45個。

——第四次改革:2004年。這次改革重點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著力解決行政管理體制中影響改革和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為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自治區人民政府組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發展計劃委員會改組為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建經濟委員會,全部撤併了上輪改革時留下的隸屬部門管理的工業、商業行業管理辦公室等。改革後,自治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由原有的59個減少為42個。

——第五次改革:2009年。這次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礎上的繼續和深化,主要任務是以大部制體制要求和健全宏觀調控為改革目標,新組建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增掛中小企業局牌子),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建金融工作辦公室等。改革後,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置工作機構41個。

——第六次改革:2014年。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重點,著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強管理服務職能,確保政府全面正確履行職能,進一步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改革後,自治區人民政府設置工作部門40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