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曾被稱為“千乘”,“千乘”是什麼意思?

廣饒縣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齊國,秦朝實行郡縣制,設立縣制,屬齊郡。自西漢時期有“廣饒”之名,是聯合國地名組織評定的“千年古縣”。歷史上,廣饒縣還有樂安、千乘、琅槐等古稱。

這裡談一下“千乘”。首先,“乘”是多音字,因此這是一個容易讀錯的地名,應為“qiān shèng”。其次,為什麼命名為“千乘”呢?在春秋戰國時期,“乘”是個戰爭中的常用字。《管子•乘馬》中記載,“一乘者,四馬也。”古代“一車四馬”稱之為“乘”,以至後來以“乘”代指“四”。因此,由四匹戰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

廣饒縣曾被稱為“千乘”,“千乘”是什麼意思?

廣饒縣曾被稱為“千乘”,“千乘”是什麼意思?

“一乘”成了古代常見的作戰單位,包括四匹馬、一輛戰車、配屬甲士三人(乘車),步卒七十二人。其中兵車上的“甲士”身份比較高,至少是“士”,大多是卿大夫的家臣,介於大夫和庶民之間,是最低級的貴族階層,有的享受俸祿或食田。三位甲士各司其職,居中的甲士是馭手,負責駕馭馬車,同時作為御者,隨身佩帶短劍。左側的甲士稱為“車左”或“甲首”,是兵車指揮,手持弓箭,負責遠距離攻擊;右側的甲士稱為“車右”,手持戈矛,勾刺殺敵,負責近距離攻擊,併為戰車排除障礙。兵車上備有有柄格鬥兵器——戈、殳、戟、酋矛、夷矛,合稱“車之五兵”,供參戰甲士在作戰中使用。車下步卒七十二人的身份較低,多為庶民或奴隸。另每輛兵車配備二十五名輜重後勤人員(另一說,五輛兵車配備一輛輜重車)。所以通常來講,“一乘”包括一輛兵車、四匹戰馬和一百名兵士。當然,“一乘”的規格也隨著戰爭規模以及國家和時期的不同有所差異。

評價諸侯國的實力有很多指標,兵車的多少是很重要的衡量標準。歷史上根據諸侯國的兵力將其稱為“千乘之國”或“萬乘之國”。

廣饒縣曾被稱為“千乘”,“千乘”是什麼意思?

據《元和郡縣誌》記載:“齊景公有馬千駟,畋於青丘。”春秋時期的齊國國土以濟水流域為主。青丘在“齊地之北”,即今廣饒、濱州一帶,這裡也是齊國飼養和繁殖馬匹以及狩獵、練兵的首選之地,為彰顯具有“千乘”的實力和威望,將此處命名為“千乘”。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包括齊國在內的“戰國七雄”均達到了“萬乘之國”的規模,而宋、衛、中山等相對弱小的國家也發展成為“千乘之國”。

於是,廣饒這座千年古縣在歷史上也就有了“千乘”這個既富有文化內涵又彰顯霸氣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