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南区这个镇,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发祥地,袁世凯曾在此练兵

提起津南小站,天津人没有不知道的,作为天津的古镇之一,小站镇自元代起就有人居住并形成聚落。小站一带在过去没有统一地名,咸水沽人管这里叫南大洼,葛沽人管这叫潘家坟。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今天的名字。

天津津南区这个镇,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发祥地,袁世凯曾在此练兵

小站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小站练兵",二是因为当地特产"小站稻"。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清末李鸿章建立的淮军,这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前身。清同治末年至清光绪年,淮军将领周盛传在小站一带编练淮军,为了加强防务,他在当时的新城(在今天的塘沽)修筑炮台等工事。别忘了,1840年和1860年的两次鸦片战争,洋人都打到大沽口了,所以这地方不防守是不行的。

现在津南区还有马厂减河,当时为利于交通,周盛传从新城到马厂之间,修了条道,叫"马新大道",马新大道沿途,每五公里设置一个小驿站,十公里设置一个大驿站,以供路人休息。

天津津南区这个镇,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发祥地,袁世凯曾在此练兵

今天的小站,就是当时的一个驿站,而且此地地势较高,开阔平坦,于是光绪元年(1875年) ,周盛传把13个营从马厂迁到此处,并以驿站为中心修建了18个营盘,与新城炮台互相照应,而部队的大本营就在马新大道沿途驿站的一个小站,于是就被称为"小站"了。

今天小站各种以"营"为地名的村子,如前营、后营、正营等等,就是从18个营盘衍化出来的,而"盛字营"和"传字营"两个村,就是以周盛传名字命名的营盘。除此之外,"卡子房"是当时的哨所,"马房圈"自然就是当时养马的地方了。

周盛传除了在小站建镇,另一个贡献就是小站稻的成功拓植。以至于到了后来日本鬼子侵华,一度将小站稻作为高级军粮使用,只能自己吃,不让老百姓吃。

天津津南区这个镇,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发祥地,袁世凯曾在此练兵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李鸿章的淮军和曾国藩的湘军精锐参战,结果被日本人打败,周盛传的部队全军覆没。于是1894年末,清政府在小站一带,照西方军队的方式训练新军,进行军事改革。

天津津南区这个镇,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发祥地,袁世凯曾在此练兵

1895年11月,光绪帝把编练新军的任务交给袁世凯。这就是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开始,"小站练兵"奠定了袁世凯后续形成军阀集团的基础,也练出了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 、曹锟等等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的人物。但不得不说,中国新式陆军的改革和缔造离不开袁世凯。

天津津南区这个镇,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发祥地,袁世凯曾在此练兵

小站镇,可以说是近代北洋文化的发源地和大本营,今天的小站,仍是津南区重要的工业重镇和农产基地,也是研究天津,乃至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