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不為人知的感情 最難忘那片花開似海的沙漠

三毛不為人知的感情 最難忘那片花開似海的沙漠

三毛(陳平)

在臺北士林區榮民總醫院的A072號病房,三毛一面安靜的讀著書,一面在書上做著批註。到午夜時分,她打了剛才那兩個電話,很可惜。電話那頭主人不在,大約在凌晨兩點左右,她把那本還沒有看完的書平平整整地放在床上,然後起身進了病房的浴室,就再也沒有出來。

第二天,港臺各大媒體幾乎都報道了1991年1月4號三毛自殺的新聞,除了無盡唏噓,但更多的還是疑惑,因為他自殺的方式太不可思議了!

醫院衛生間點滴架高度只有1米6,一個成年人想要在這個高度上吊自殺幾乎是不可能,三毛的身高是1米63,一個人可以吊死自己,但絕對做不到勒死自己。據三毛的家人回憶,三毛被發現時竟然是坐在病房的馬桶上,而且她雙手合十作祈禱狀,面容安詳,這樣的死法確實令人詫異。

三毛自殺的衛生間裡,馬桶的兩邊是有扶手的,她哪怕是有一丁點的求生意念,隨時可以扶著扶手站起來保住性命。

三毛是用一種近乎可怕的冷靜從容,注視著自己的生命一點一點的消失。

通靈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臺灣相當流行,三毛為了和去世的丈夫荷西獲得靈魂上的溝通,曾一度沉迷其中。

1985年前後,三毛一度喪失記憶,神經錯亂,這一年恰恰是荷西離開人世六週年......

她很害怕“六”這個數,相戀了六年,相愛結婚也只有六年。

1955年還在讀初二的三毛,因為受到數學老師的羞辱和體罰,一度休學在家。這段時間的三毛有嚴重的自閉傾向,並且一度認為自己能夠通靈,還預言說自己將來要嫁給一個西班牙人。

1967年,在結束了痛徹心扉的初戀後,24歲的三毛再次休學,隻身遠赴西班牙,在馬德里文哲學院裡開始了異鄉的讀書生活。

有很多人西班牙男孩子約過她,當是她心中還有傷,三毛做了一隻不太負責任的一隻飄飄然的花蝴蝶。

荷西·馬利安葛羅出生在西班牙南部,自從見到三毛後荷西每隔一兩天就會來找三毛。

一天,他竟然向三毛求婚了,當時她還在讀高三!

荷西:“我還有四年的大學要讀,我還有兩年的兵役要服,等到這六年過去的時候我就娶你”。

三毛:“既然你說的這個話,那麼我們就疏遠一點,不要常常見面好了”。

荷西聽話地走了,走的時候他是倒著跑地,手裡捏著從來不戴的一頂法國帽子倒著跑,一面跑,一面揮手,一面就叫echo(三毛)再見,echo再見......

三毛:“我永遠不能忘記他跑的時候,忽然,像羽毛一樣的茫茫雪花就在天空裡面一塊一塊的飄下來,隔著我們兩個人越來越遠的時候,那個雪花就在我們中間漫天飛舞起來,那時候我一直忍住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因為我覺得他是一個很難得的一個對我這樣真誠真心相愛的人!我幾乎要忍不住狂喊他的名字,要叫他回來”。

分別之後,倆人都信守承諾,從此再也沒有聯繫過。

三毛行走著流浪,也邂逅一段又一段無果而終的愛情,三毛反而越來越感覺到孤獨。

1971年,28歲的三毛突然就厭倦了這種生活,這時候她過去的老師邀請他到臺北文化大學教書,這樣她就成了一名哲學系的教師。

在網球場上,三毛結識了一個45歲的德國教師,這個中年男人溫文爾雅,對三毛關懷備至,很快兩人就墜入愛河,要結婚了。

在他們準備結婚的前一天晚上,這個德國人心臟病突發,死在了三毛的懷裡。

剛要結束的流浪,卻突然沒有了停泊的理由,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三毛吞下了過量的安眠藥自殺,最後被搶救過來的三毛沒有絲毫停留,再一次背起了行囊。

三毛再一次流浪到西班牙,在這裡她想起了荷西,高中男孩的六年之約也恰恰在這時候到期了。她寫信給荷西,告訴他自己來了。

三毛不為人知的感情 最難忘那片花開似海的沙漠

荷西與三毛

荷西終身只愛兩件事,愛三毛,愛潛水。

三毛再遇荷西的時候,她被荷西溫柔的手臂環抱起來,不停地打轉,一個長得高大留了滿臉大鬍子的荷西出現了。

三毛說:“我從來沒有寄過照片給他,他家有一面牆都是我放大的黑白照片,我還要誰呢?我這一生”。

跟荷西好上以後不久,三毛有一天突然向荷西提出,她要自己獨自去撒哈拉沙漠旅行,弄明白三毛的決心之後荷西就消失了。

過了沒多久,三毛收到一封信,荷西告訴她自己在撒哈拉沙漠的一家磷礦裡找到一份差事。三毛只要去了沙漠,他就會安排好一切來照顧他。荷西為了她放棄了自己最愛的大海,荷西的深情,再一次深深地打動了她。

三毛給朋友們留下了一封信,裡面寫著:“走了,結婚去了,珍重也不再見!”

1973年三毛和荷西,在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公證結婚,荷西手裡捧著一個大紙盒送給三毛。

是一副完整的駱駝頭骨,兩個骷髏的眼睛是一對大黑洞,骨頭很完整的結合在一起,一大排牙齒齜牙咧嘴的對著三毛,這可真是一份意外的豪華的禮物,三毛喜歡極了。她把駱駝頭骨放在書架上,當成她的寶貝。

他沙漠裡走了好久,才找到這一副完整的頭骨,荷西自己也很得意。

事後三毛也說,她當時的期待未免有一點俗氣,在沙漠裡結婚,手裡還想拿一把花,公證結婚那時因為沒有花,三毛就拿了一束芹菜作為代替。

三毛和荷西在沙漠,三毛曾說過有他在,即使在沙漠裡也遍地是花海。

1975年,三毛卻不得不暫時告別荷西,並且永遠離開了那片花開成海的沙漠。

因為戰爭西班牙政府不得不開始緊急疏散在撒哈拉的西班牙婦女與兒童。10月22日,三毛先一步離開阿雍,也就是現在的阿尤恩,來到臨近沙漠的大伽納利島等候荷西。經過十天十夜音訊全無的等待,三毛終於等來了她的荷西。

在這十天的煎熬中,三毛終於意識到自己有多麼愛這個大鬍子。

1975年11月1日,三毛在給父母的信中寫道:“爹爹、姆媽,你們的女婿是世界上最最了不起的青年,他不但人來了,車來了,連駱駝頭骨、化石、肉鬆、紫菜、冬菇全部運出來。荷西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勇的好男子漢,我太愛他了。我當初嫁他,沒有想到如此,情感是荷西在努力增加,我有這樣一個好丈夫,一生無憾,死也瞑目!”

在他們撤離的時候,阿雍已經亂作一團,人人搶著上飛機要逃命!可是荷西去把這些頭骨、香菇、抹布,這些常人眼裡的破爛三毛眼裡的寶貝,帶著獨自到了海邊,等了整整兩天兩夜才看見軍艦來了。

可是船員卻不肯帶荷西走,因為他們看見荷西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恰好有一條船卡住,非潛水員不能開。荷西說我下水去替你們弄,你們不但要帶我走,我所有滿滿一車的東西也要上。

就這樣,荷西奇蹟般地出現在三毛眼前,他們抱頭痛哭,哭完荷西又變戲法似的,掏出一大堆錢交給三毛,他居然在兵荒馬亂的時候把帶不走的東西全都賣掉了。經歷了沙漠的歡聲笑語和戰火的洗禮,三毛終於死心塌地的愛上了荷西。

1976年因為健康原因,三毛回到了臺灣。在臺灣休養期間,她參加了詩人余光中發起的讓現代詩與音樂結婚的民歌運動。余光中交出了著名的《鄉愁四韻》,而三毛寫了這首《橄欖樹》。

很多人都曾經追問過,歌中的橄欖樹到底象徵著什麼?

橄欖樹盛產於西班牙南部,而那裡正是荷西的故鄉。

但是對於這首最能代表自己的歌曲,三毛卻很不以為然。她說:“如果流浪只是為了看天空飛翔的小鳥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罷”。

三毛喜歡的並不是流浪本身,而是流浪中可能找到的那顆可以依靠的橄欖樹。

三毛不為人知的感情 最難忘那片花開似海的沙漠

​ 三毛與荷西

《橄欖樹》、《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駱駝》這些都是三毛最受人推崇的作品。而在他們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荷西。

1979年,三毛跟著荷西來到了拉芭瑪島,小島上如畫的風景反倒讓三毛心生不祥之感,加上常年的頸椎痛,胸口不適發痛,這些毛病使三毛自認大限將到,還特意去找了律師立遺囑。

這一年也是三毛跟荷西結婚六週年......

荷西用加班費為她買了一隻老式女表,並且對她說,以後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讓它來替你數。

三毛覺得這樣的話有點教人心驚。

1979年9月,三毛的父母到歐洲旅行,特地繞道小島來看他們夫婦,之後三毛因為要送父母返臺來到倫敦。

夜裡1點鐘突然有人來找三毛,像是有某種心靈感應,三毛竟然連連對著男人說,是不是荷西死了?你是不是來告訴我荷西死了?

不幸的是。她的感應是對的。

荷西突然死亡這對深深愛著他的三毛來說,是一個不可能承受的這個打擊,這個打擊深深地透進了她的靈魂。

三毛見到荷西屍體後看見荷西的雙眼裡面流出鮮血來,當時她一面擦自己的眼淚,一面擦他的血。

三毛說:“那時我好像是他唯一的女人,他也是我唯一的男人”。

毛把荷西安葬在他們經常去散步的墓園裡面,在埋葬完愛人之後,三毛寫下了這樣的話“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

荷西過世後,在父母的扶持下,三毛回到臺灣定居,結束了長達14年的異鄉生活。

在服喪期間,三毛有過極其強烈的自殺慾望,後來經過好朋友瓊瑤七個小時的苦苦相勸,直到三毛答應絕不自殺,瓊瑤才放心離開。

從那以後,三毛逐漸重新回到書案寫作。

1981年,三毛把懷念荷西的散文結集出版,一本是《夢裡花落知多少》和一本《背影》。

此後三毛開始在臺灣做環島講演,白天演講臺上的三毛興奮得有些近乎歇斯底里。但是每當夜晚來臨,她又開始獨自品嚐失去荷西的錐心之痛。總以為這樣的日子過不下去了。

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就是她遊歷和情感的記敘,與荷西一道生活的歲月裡,三毛的文章充滿歡樂。即便是面對著大風沙的侵襲,她也是積極和樂觀的。

沒有了荷西,也就沒有了可愛快樂的三毛。

荷西死後,三毛的文章一下變得灰暗起來,文字不再有笑容,代替她的是無盡的悲傷,尤其是她後期的文章,裡面總是透著一股死亡的氣息。

三毛不為人知的感情 最難忘那片花開似海的沙漠

​三毛(陳平)

而她本人就像是失去了依託,失去了那棵可以依靠的橄欖樹。

照片中的她總是捲縮著,直到生命的最後她也就是這樣捲縮著走向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