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起一间房,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幸福感?

一、

前些日子,老家的房子的重新装修了下,但我的房间却依旧没有动,因为我长期在外,并不经常回家。

于是每次回去,总是有一间落灰甚至杂乱的房间在等着我。而我,想着只是回来个两三天,所以并没有想过要用心地去整理和布置。

但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不管是老家还是在外租的房子,都非常想设计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会时常在网上看别人温馨漂亮的房间,并一边暗自幻想着自己以后的房子将会是什么样的。

有一阵子我疯狂地想要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屋子,我希望能结束劳走奔波的状态,希望每天在整洁舒适的床上醒来,希望我的房间能有让我有化个美美的妆、泡着咖啡翻着书的欲望。

买得起一间房,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幸福感?

那一刻,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对于房子这么执着。

那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住着别人的房子,无论怎么安慰自己,内心深处总是会想,这不是我的东西,就算装修得再好,到头来也不属于我。

在繁忙的大城市中,每天奋力追赶着的,不止是梦想,还有公交车。

这个陌生的城市不属于每一个人,于是大家开始想着能把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握在手里就好了,而最能让人安心的,无非就是那一处栖息之所。

二、

中国人对于家的概念感和仪式感很重,以致于一生都在为之努力、悲欢和痛苦。

这种根深蒂固的情结像颗种子,随着每个人踏出社会而发芽,在每个夜深人静时,在你的脑海里肆意摇曳,催促着你产生越来越强的责任感和焦虑感,而后又在时针时秒的滴答声中,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没人能逃脱过这个坎,也没人会没出现过这个念头。

我那位早早结束学业出去工作的朋友,自己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等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对对方的硬性条件是要有房,她说自己一个人在外过怕了,那种每天辛辛苦苦到晚,回来还要推开一间狭小且乱的屋子的日子,让她在无数个深夜感到崩溃。

买得起一间房,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幸福感?

而人们就是这样,只有自己的东西,才会用心地对待,才有认同感。

尽管日子是自己的,他们也不会大费周章地去整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出租屋,寄人篱下的焦躁感让他们时刻不得安心。

三、

还有那些在城市中奋力生存的人,总是想证明点什么,空手而归是最大的屈辱。

谁不想风风光光地将面子磨得油光锃亮,享受乡里邻居赞赏的目光,谁不想给爱人和孩子一个安稳的家,而房子就是这一切欲望和安全感的最好证明。

房子就像是根,管你在外如何漂泊流浪,只要回来了,就有了归属感,能安心得倒头大睡,天大的事都能抛在枕头上。

买得起一间房,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幸福感?

就连曾经不屑的我,也开始自觉地认命,我觉得自己俗不可耐,觉得自己市侩庸俗,但我就是想要房子,坦坦荡荡地想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