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何事男儿不读书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最成功的兵变莫过于“陈桥兵变”。

建立了中国“文化”鼎盛时期的大宋王朝,历经18位皇帝,延续319年历史。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亘古未有

陈桥兵变是指:

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后周”柴氏江山,建立大宋王朝的事件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七岁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继位,朝政由他的母亲掌控。这时传来辽军与北汉入侵的消息,太后不知所措问计于宰相。宰相范质不明真假,急令赵匡胤领兵御敌。但赵匡胤却以兵少将寡为理由不出战。不得已,范质给了赵匡胤兵权可以调动全国的军马,赵匡胤这才答应了下来。

公元960年2月2日,赵匡胤带领着兵马出了京城。当大军到了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的时候,部队便停了下下。

此时军中有人故意散布谣言,说当今皇上年幼,他们辛苦的功劳会被忘记。这天晚上一批将士把早就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假装醉酒的赵匡胤的身上,并且高呼万岁。


此时的赵匡胤半推半就的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求,但是对将士们约法三章: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

赵匡胤带着军队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京城,逼迫周恭帝禅位。轻而易举夺得后周柴氏江山,建立了赵氏延绵319年的大宋王朝

在这场兵变之中。没有狼烟四起,没有喋血宫门,更没有尸横遍野…几乎兵不血刃的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创建了一个新的大王朝时代

在中国历史上,与其它“兵变”事件相比,其它显得弱爆了,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通贯古今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且最圆满的宫廷兵变除玄武门之变外别无其他,可谓是一个兵变的艺术和善后处理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在尚是秦王之时,南征北战,秦王府猛将谋臣众多,随着功劳增大,野心也逐步膨胀。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在唐高祖李渊长安称帝之后,就被封为太子,李世民集团和李建成追随者之间的矛盾,就已经不可调和,终将爆发。

不过,李世民非凡人作风,而是步步为营,严密策划,不骄不躁,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了最优化的选择,最终夺得太子位,胁迫父亲退位做太上皇,自己顺利登基,成就了贞观之盛世。

实际上,在李世民决意与太子李建成撕破脸的时候,心里也有狐疑,不能确定是否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派出心腹到自己的大本营洛阳做好部署,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然后,经营贿赂后宫妃嫔太监,作为内应,遮蔽李渊耳目。同时,下了最关键的一步棋,就是收买玄武门禁军守卫常何,派出间谍到太子府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府,形成策应之布局。除此之外,暗自重金打造了几百军中死士,培植势力与党羽,活动于朝野,争取支持。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开启了兵变步骤。公元626年7月2日,当李建成李元吉策马到达玄武门之后,发现了局势不对,想要返回找救兵,已经迟了,李世民不会给他们机会,当机立断射杀了两人,并砍下头颅震慑东宫齐王府旧部,让尉迟恭进内廷逼迫李渊下诏赋予自己兵权,宣布李建成等人谋反。为了斩草除根,杀死了自己11个侄子,防止变量出现。之后,李世民开始了登基策划。先是让李渊封自己为太子,自己的谋臣武将控制了唐朝廷核心部门。两个月后,李世民就登基了。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计划周详,协作能力可谓惊天之举,而最终毕其功于一役,如愿以偿,取得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走向了人生的征程。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历史图文志


王耀武,国民党阵营中最有能力的一位将领,不仅能征善战、领兵有方,而且还精通为人处世之道,自己领悟出来的关系学一路逢山开山、遇水塔桥,从一个杂牌补充旅旅长抗战八年时间逐渐挤进了国民党权力中枢,官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年仅40岁,颖悟绝伦呀。但英明一世的王耀武也有看走眼的时候,1948年9月16日爆发的济南战役,大战第三天曾寄予厚望和委以重任的96军军长兼整编84师师长的吴化文突然兵变,致使济南城四面楚歌,王耀武打死也不相信身披累累血债的吴化文会临阵倒戈,最终兵败被俘,王耀武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杂牌军根本靠不住。

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冯玉祥一生多次易帜,人称“倒戈将军”,而吴化文的老上级正是冯玉祥,常年在冯部下任职并被送入北洋军阀开办的陆军大学深造。中原大战冯玉祥兵败出走后,老吴深得老上级冯玉祥的“真传”开始一路“摇摆”。先是到“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复渠下任职,官至济南警备司令。抗战期间一直游离在国民党和汪伪政府间,1939年日本进军山东韩复渠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逃被蒋介石枪毙后,吴化文投了蒋介石部并成为了蒋在山东的嫡系部队。1943年抗战进入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老吴经不住诱惑(说是奉老蒋密令)投了汪伪政府孙良诚部任第三方面军司令,曾参与了日军大扫荡。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改编了吴化文部为整编第84师,加入到了国民党王牌部队邱清泉第五军。

解放战争初期,吴化文到上海拜访了老上级冯玉祥,由于长年寄人篱下、任人摆布,希望为其指点迷津,老上级多年的军旅生涯经验为老吴总结了四个字,就是“保存实力”,老吴因此铭记于心,1948年的豫东战役,华野陈唐兵团兵临城下开封时,整编84师师长吴化文奉命跟随邱清泉兵团火速增援开封,为保存实力,老吴一路走走停停,等黄花菜已经凉了才到达开封郊外;支援兖州被围困的第十绥靖区李延年时也漫不经心,兖州被攻克时大部队才赶到泰安。但也曾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1945年底,蒋介石命令在安徽吴化文第五路军增援被围困的第19集团军徐良部时,老吴为自保按兵不动、贻误了战机,蒋介石密令王耀武将吴化文召只济南并就地处决,由于好友的何思源告密吴化文拒不赴济才免了杀身之祸,也为三年后的济南兵败埋下了伏笔。

豫东战役结束后,粟裕的华野几乎控制了大半个山东,蒋介石由全面防御被迫转入了重点防御,要求第二绥靖战区司令王耀武务必死守济南,为了争取更多的兵力守卫济南城,王耀武力荐驻扎在山东兖州一带的吴化文担任整编96军军长兼整编84师长,由于老吴底子不干净,参加过围剿、日伪军大扫荡等血债累累,王耀武认定老吴没有反水的可能性,委以了重任,负责济南西郊一带的防卫任务,并把王耀武最后的逃生路济南机场也交给了老吴守备。除此之外,为了让老吴安心作战,王耀武拨给了两个旅让其指挥,还准备了大礼让其部队吃好喝好。

但王耀武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吴化文早在抗战胜利后与新四军有过多次接触,由于局势尚未明朗而且蒋介石给予装备了大量的美式装备,老吴一直心存芥蒂并没有挑明与新四军的关系,直到解放军大军压境、炮轰济南西郊阵地后,老吴经不住打击才率部宣布通电起义。而吴化文的兵变王耀武第二天清晨才知晓,但为时已晚,西郊和西南郊的沦陷济南城无险可守,机场的丢失王耀武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十几万大军不是被俘就是被歼,一代抗日名将的军旅生涯就此结束。


赛门军略


关于兵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西安事变”最为出名。此次事变,是坚决拥护国共两党的合作,共同抵抗日军的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共同策划和发动的。

那时正是日军开始侵华的时候,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不顾民众联合抗日的心声。意图打击,歼灭共产党。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的拜把兄弟,张学良扣押了蒋介石。并且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可以说这次张学良扣押蒋介石,让蒋介石对张学良大为失望,甚至是想杀了张学良的心都有。为了调和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周恩来开始在张学良的邀请下,和蒋介石以及张学良谈判,最后达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的协议,至此,全体中国人民共同走上了联合抗日的道路。

可以说中共之间的联合,之所以能这么快达成协议。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功不可没。最终日本就是在中共联合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取得了的胜利。所以说“西安事变”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

当然历史上还有很多关于兵变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比如说唐玄宗时期的马嵬坡兵变。这一次兵变以陈玄礼为首的将领,要求唐玄宗处死奸相杨国忠和杨贵妃。还导致了唐玄宗由皇帝,变为了太上皇……
我们暂且就说这么多把,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兵变的故事。


史学达人


我来说一个几乎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未遂兵变”吧!这就是清朝末期的“百日维新兵变”,虽然此次的兵变计划腹死胎中,但是它的影响非常深远。

说实话,维新派的政变计划本身是一个好计划!趁光绪帝去天津检阅北洋新军之际,发动兵变,软禁慈禧,夺取权力。但是,错就错在光绪帝过于优柔寡断,兵变之前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又是谭嗣同、又是袁世凯、又是荣禄,知道的人太多了,终于传到慈禧的耳朵里去了,导致兵变计划泄漏,“百日维新”功败垂成!

假如光绪帝得知计划之后,暗自拿定主意,不动声色,谁也不打招呼。到了阅兵那天,单人独骑,疾驰冲入北洋新军大营,以皇帝之尊、一呼百应!树起“清君侧、归皇权”的大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军权在手、所向披靡!

果如此,则维新变法,事可成矣。光绪帝也必将成为年轻有为的一代英主。而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会为之一变!



临时客


红军时期国民党军队最大的一次兵变是“宁都起义”,冯玉祥西北军余部第二十六路军17000余人集体加入红军,发展成为著名的红5军团主体,极大的壮大了当时的红军力量,就此形成了林彪红1军团、彭德怀红3军团、董振堂红5军团这三大主力部队。



(开国上将李达)

1930年中原大战冯阎联军失败解体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各部纷纷被裁撤或收编,其中“第二方面军第5路军”孙连仲所部,于当年10月18日在河南新乡通电效忠南京政府,不久开赴山东济宁缩编为第26路军,下辖第25师、第27师和骑兵第4师,仍以孙连仲为总指挥,三个师长分别是孙连仲(兼)、高树勋和关树人。

次年春季,蒋介石秉承一贯的消灭杂牌军队手段,电令第26路军由鲁入赣,参加对江西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并委孙连仲为“江西清乡督办”。然而第26路军在红军机动灵活的战术面前,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加之西北军官兵不服南方水土,伤病情况急剧增多,厌战情绪非常严重,就连孙连仲本人也上火牙疾,不得不离队前往南京就医,此时该部驻扎于基本被苏区所包围的江西省宁都县城。

(赵博生烈士)


我党早年就在西北军开展过兵运工作,在第26路军内部尚存一定力量并颇具影响力,参谋长赵博生就是秘密党员,并争取到了主力第27师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的支持,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发动起义参加红军,1931年12月初,两件意外发生的事情促使了宁都起义的提前爆发:

第一是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其他案件的侦破中,意外获取了第26路军内部的地下党员名单(赵博生没有暴露),同时也掌握了有关起义的初步计划,敌“南昌行营”特务处立即电令第26路军指挥部逮捕所有名单上的党员,为催促执行,1931年12月9日特地派飞机向宁都县城空投了蒋介石的手令,形势危在旦夕。



(董振堂烈士)

第二是孙连仲离开前委托第25师师长李松昆暂代总指挥职,而李的威望远逊于孙,掌握部队能力有限;同时第27师师长高树勋也擅自离开队伍前往庐山游历,将该师大小事宜全权委托参谋长赵博生处理,确实是机不可失(高树勋抗日战争期间活埋石友三、解放战争初期也率部起义)。

起义领导小组迅即派员与红军取得联系,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命令董振堂、季振同两旅出动有力部队,控制了总指挥部的电台等重要部门,同时以参谋长的名义宴请第26路军团以上军官,将除李松昆(逃跑)以外所有反动军官一体拿下,几乎是兵不血刃,随后率领一个路军直属队、两个师直属队、六个旅部、11个整团共17000余人开入苏区,仅携带的武器就高达20000多件。



(高树勋)

起义部队在刘伯坚、左权率领的红12师接应下顺利到达安全区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5军团,以季振同为总指挥(后董振堂为军团长),政治委员萧劲光,下辖第13、第14和第15军,当时红军总兵力仅30000余人,宁都起义的部队一下子使红军主力发展到50000人,历史功绩非常巨大。参加宁都起义的军官中,建国以后有31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就包括二野参谋长李达上将。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后,红5军团担负了为全军断后的任务,被誉为“钢铁后卫”,前段播出的《绝命后卫师》中的红34师就隶属于红5军团。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后,红5军团改编为红五军随四方面军行动,大部分干部战士后来血洒西路军征途之上,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

(孙连仲)


度度狼gg


如果要说历史中有什么著名兵变的话,我很快想到了近代史中大名鼎鼎的西安事变,在这一场爆发于西安的兵变中,张杨两位军阀联手扣押住了蒋介石这位民国最为风云的人物,然后逼迫他提前开启了抗战的焰火。

西安事变的爆发大家都很了解,它是在1936年、抗战爆发前的一年爆发的,而在这一场轰动全国的事变爆发前,西安的局势主要是这样的:

因为蒋介石想彻底贯彻他“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所以他把在1931年就失去了自己老本营的张少帅以及东北军调到了陕西。


让他和陕西的当地军阀、人称小西北王的杨虎城联手展开了他所计划的安内战争。

张少帅和杨虎城的军队实力对比

虽说杨虎城和张少帅一样都被我们称之为军阀,但是他们的实力差距却还是很悬殊的。

张少帅在他人生最为巅峰的时候,他曾经是和蒋介石划分南北而称霸北方的大军阀,麾下士兵在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曾经达到了40万人的数量。

虽说后来发生的事情使得他实力开始遭受到了巨大的重创,但是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最终的他,手下还是有十几、二十万军队的。


而我们所说的小西北王杨虎城就没有张少帅那么庞大的军队规模了。

最开始的时候,杨虎城只是西北王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

在上个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爆发中原大战的时候,杨虎城和后来的山东军阀韩复榘以及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后来的西北军阀一同选择了向蒋介石效忠、反叛了冯玉祥。

最终在蒋介石击倒了他们的老上司冯玉祥之后,他们也获得了蒋介石允诺给他们的地盘以及地位。

后来韩复榘被蒋介石分封到了山东、成为了实力雄厚的山东军阀。

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等人被分封回了他们的西北老家,最终通过自己的发展,分别成为了青海、甘肃、宁夏这三个省份的主导者。


而杨虎城在那个时候从蒋介石手中接过了陕西的地盘,最终成为了陕西的军阀。

想必从以上这个介绍,大家就可以看出杨虎城和张少帅之间的差距。

原本的张学良是丝毫不弱于冯玉祥的,而杨虎城原本只是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将领,这其中的差别自是不用详细说明的。

在这两大军阀合兵的时候,张少帅手下有十几、二十万人马,而杨虎城手下的人马大概在六万人左右。

兵变的即刻爆发

因为他们二人一直觉得蒋介石给他们安排的这个任务是旨在消耗他们力量的原因,所以他们对蒋介石给他们委任的任务是非常排斥的。

再加上他们二人都一直有着很强烈的抗日意愿,(张少帅在918事变后虽然不曾和日本人爆发过战争,但是他表达在明面上的抗日意愿却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这才达成了他们二人后来合作兵变的基础。

在他们本身的不愿意之下,他们对蒋介石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就自然极力推诿了起来。

时间来到了1936年12月份,张少帅在杨虎城的说服下,初步和杨虎城达成了反蒋的决定。

然后为了贯彻他们二人之间达成的决定,张少帅就专门坐飞机赶到当时蒋介石所在的洛阳用请他到西安给士兵们训话的借口把他给”请”到了西安。

然后在爆发了各种冲突之后,他们在12月份12号凌晨的时候,调动着自己的人马把包括蒋介石、陈诚、卫立煌、蒋鼎文等国民政府军方大佬在内的人物给扣押了起来。

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在张杨二人扣押了蒋介石之后,国民政府方面的态度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兵变最后的发展结局

当时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以及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在内的人都极力地主张要用和平的方法来和张杨二人谈判。

而国民政府军方的第二号人物何应钦可能觉得这是一个除掉蒋介石、自己当老大的机会,所以他主张应该点齐所有中央军的人马,通过坚决的武力手段把蒋介石给“救”出来。

不过后来的事态发展并没有让何应钦得逞,在各方阵营的协调下,蒋介石被张杨二人放了回去。

而在此过程后,张少帅乖乖地和蒋介石坐飞机走了,然后就在接下来的很多年时间里被蒋介石幽禁了起来。

而杨虎城在被蒋介石送出国回国后,也被蒋介石的人抓到关押了起来,最终在被关押到49年的时候,被蒋介石派人处死在了重庆。

所以说这就是近代史中著名的兵变西安事变,虽然张扬两位军阀最终的结局都比较凄惨,但是这次兵变所带来的意义却也是非常积极的。


孤客生


沙丘之变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兵变,“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被饿死。

高平陵之变

三国曹魏时,司马懿趁宗亲曹爽大将军带皇帝出游在京城兵变,司马氏自此掌握曹魏政权。

河阴之变

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尔朱荣对皇族和百官公卿的屠杀事件,此后北魏政权成了尔朱氏的傀儡。

玄武门之变

唐朝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兄长太子李建成,后囚禁父亲李渊登上帝位。

马嵬之变

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出长安,士兵哗变杀死玄宗宠臣杨国忠,逼皇帝杀杨贵妃。

陈桥兵变

后周将领赵匡胤拥兵自重,在陈桥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皇室孤儿寡母的江山,建立了宋朝。

夺门之变

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的明朝皇帝明英宗回到京城时他的弟弟已经登基为帝,在他弟弟病重时大臣部将拥立明英宗再次登基,“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因此身死。

西安事变

蒋去西安督战,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发动兵变囚禁蒋。


历史区的哈士奇


在明朝末年有几次近乎影响国运的兵变,如祖大寿在京师城下东溃、刘兴祚弟弟刘兴治的东江兵变、孔有德的吴桥兵变。还有一些小的,如崇祯初年宁远、锦州兵变,蓟镇中协兵变,龙武营水师兵变,己巳之变中蓟镇中协再次兵变。我选择其中大的几次来说吧。

1、祖大寿兵变

1629年,皇太极潜师入关,在攻克中协边口后,迅速西进京师。明军各路大军纷纷云集京师城下,援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关宁军,并在11月20日与清军大战。

(己巳之变)

12月1日袁崇焕下狱。三天后,祖大寿率所部关宁军脱离战场,回向辽东,算上新到的两个步兵营,接近一万五千人。

这次兵变造成两个后果:一、主力部队脱离战场,让战局急转直下,京师一度陷入非常危急中。

二、关宁军和朝廷离心离德,祖大寿等一干将领不再令行禁止,只是听调不听宣。

(祖大寿)

2、刘兴治的兵变

己巳之变中,孙承宗到了关门安抚了祖大寿,一方面准备进军关内,击败清军;一方面准备东江牵制,袭扰后方。

(皮岛)

刚开局就遇到了龙武营水师兵变,周文郁好不容易安顿好了。知道哥哥战死与深陷东江矛盾的刘兴治兵变了。周文郁又去慢慢安抚。

这次兵变也造成了两个后果:一、东江内部的斗争公开化,血雨腥风再难停止。

二、孙承宗的战略牵制计划完全失败,明军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战机。

3、吴桥兵变

大凌河之战就是明军的凡尔登,消耗了明军太多鲜血。本来是袭扰清军后方的登莱军,在孙元化的指挥下一事无成,最后决定派孔有德从陆地上往援辽东。

(东江诸将)

在到达吴桥,因为军纪与地方行间供给的问题,孔部兵变,并杀回登州。之后占据登州,围困莱州,前后与明军边军作战一年有余。

此次兵变造成三个后果:一、明军东江系统开始逐步倒向清朝;二、清军的装备、战术水平实现了更新换代;三、皇太极的王朝越来越像一个联合政权。

(孙元化)

这几次兵变在根子上瓦解着明朝,明清战争此消彼长就是在这过程中渐渐实现的。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兵变,兵变的起因不同,结局也各式各样,有的导致了朝代更替,有的使皇权易位,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作为历史知识介绍,试举几例。

玄武门之变

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曾起兵反隋,建立了唐朝,李世民功不可没。但唐朝建立后,太子李建成成为文官势力的代表,秦王李世民成了武将势力的代表,太子勾结齐王李元吉,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偏袒太子一方,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兵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后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李世民剧照

马嵬驿兵变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4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从的将士怨恨愤怒,把矛头指向杨国忠,认为他是造成了安史之乱的根源。15日,吐蕃使节20余人杨国忠问没有吃的,士卒乘机箭射杨国忠,他急忙逃跑,在马嵬驿西门被士兵追上杀死,头颅挂在西门外示众,又逼迫杨玉环自尽。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杨玉环剧照

陈桥兵变

959年六月,后周世宗柴荣在北伐辽朝中患病,回到汴京,升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不久世宗病故,7岁的柴宗训棂前即位,是为周恭帝。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与北汉南下进攻后周,赵匡胤统军北上御敌,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发动兵变,赵匡胤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胁迫周恭帝禅位。从此开始了北宋时期。

赵匡胤剧照

吴桥兵变

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市),祖大寿被困城内。孙元化急令孔有德派兵增援,孔有德抵达吴桥(今沧州市吴桥县,当时属山东)时,部队给养不足,县人却闭门歇业。孔有德受李九成、李应元父子煽动,众人乘机掠夺哗变。孔有德杀回山东半岛,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史称“吴桥兵变”。

此外,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京保津兵变”、六一六兵变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